新浪新闻客户端

穿太岳 矮房古庙记述晋商苦乐

穿太岳 矮房古庙记述晋商苦乐
2020年11月19日 08:12 山西晚报

  原标题:穿太岳 矮房古庙记述晋商苦乐

  

  晋商万里茶路平遥段的寻访,是跨越中蒙俄三国的长路上较为艰险的一段。

  古城、镖局、票号寻访结束,2020年11月13日下午,重走晋商万里茶路采访团一行在平遥县茶叶协会会长李鸿晋的带领下,一路翻山越岭,最终于华灯初上时分,成功穿越1962米高的太岳山巅,寻访到了昔日晋商们买铁货、运茶货等频繁来去的万里茶路平遥段的平沁古道。

  平遥县自古商贾之风盛行,到明代中叶,平遥商人更是足迹遍布全国,乃至蒙古、俄罗斯、欧洲多国。“在完整保留明代建筑时,现代文化开始扎根。当其他城市完全现代化时,中国产煤大省山西仍然保留了‘老传统’。”美国《纽约时报》评选出2011年全球最值得旅游的41个地方时,旅行家丹·莱文推选平遥为最佳的理由犹在耳边。平遥这座世界古城,连同其县域也保留了无数流传至今的遗址建筑、古道遗迹,再加上由此传承的文化和精神,使得平遥闻名中外。

  寻访 从世界的古城旁开始

  走过晋商万里茶路的第一站祁县,“弘扬晋商精神、重走万里茶路”采访团一行来到了闻名世界的平遥古城。游山西、读历史,此次活动由中共山西省委宣传部、中国晚报工作者协会指导,中共晋中市委、晋中市人民政府、山西日报报业集团主办,中共晋中市委宣传部、山西晚报社发起并承办。

  古城之内,日昇昌票号、城隍庙、镖局等,众多的古建遗存,都与当年纵横欧亚两万余里的晋商有关。而古城侧畔,沿着平遥县来去于沁源、长治方向的昔日古道上,同样保留了大量明清时期晋商活动过的遗址、遗迹等。

  中午时分,采访团一行走过古城,在平遥县各方和晋商专家的带领下,沿着古道赶往平遥、沁源县交界处的太岳山中,寻访古道。

  据平遥县文史爱好者武俊海、阴粹在《万里茶路之平沁古道初探》中谈道:平遥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使得平遥自古商贾之风盛行并绵延不绝、世代相传。到明代中叶,平遥商贾足迹已是遍布全国,清代乾、嘉年间,以平遥商帮为劲旅的晋商更是称雄大江南北。他们把南方的丝绸、茶叶等带回平遥,再运往陕、宁、蒙、甘等地,又把北方的皮毛、药材等经过平遥贩卖到南方。同时,大量的平遥牛肉和如今被称为山西三宝之一的推光漆器等,也被销往大江南北,直至新疆乌鲁木齐(即当年的迪化)、西亚、俄罗斯。

  探究 马帮旧址边的辛酸往事

  那么,这条沿着平遥古城,经东泉镇到林坡村,再过大片的森林,最终至太岳山在平遥、沁源县最高峰的羊头山顶的线路,是否就是昔日晋商万里茶路的平沁古道呢?沿途又有哪些遗址遗迹和人事作佐证呢?

  因道路不通,车辆几次绕道才来了东泉镇,山中的道路越来越窄。不过,在近年来当地和国家的不断投入下,这些道路均已铺油。车行一个多小时,到林坡村口,带路的平遥县茶叶协会会长李鸿晋下车招手,示意大家有“发现”。

  从这个路口,沿着山村的羊肠小路上去,距离此百余米远,是一处修建的如同二层歇山顶式的旧式门楼。穿过门楼,山坳处的两个村子赫然呈现大家眼前。村中的房子,大多年久失修,原本石头铺就的街道,也早已被荒草“占领”。爬山、钻洞,顺着山沟上行300多米,荒草簇拥中,一座土墙、灰瓦的老旧民房出现在山西晚报记者面前。

  李鸿晋一边拿出手机拍摄,一边兴奋地说,“这儿就是昔日晋商来去平遥、沁源、太原、晋中、长治之间时,经常歇脚的车马店。”平遥县文史爱好者武海俊指着断壁残垣间的几间稍矮的平房说,“这些是驴、马的房子,那些质量好、更高大结实的房屋,则供商人和伙计歇息”。

  就此,听闻重走万里茶路采访团到来,特地赶来做向导的平遥县东泉镇南岭底支部书记王国峰也表示的确如此。这儿的村民,世世代代居住在这里,到了明末至清中后期,村中本来安于种地的人们,因来去商贩的增多,也纷纷建起了车马店、当铺等,服务来去的商贩,赚取了不菲的收入。

  据记载,清代中后期,平遥古城早已成为山西、乃至全国最大的商品集散地之一,有“填不满、拉不完的平遥城”之说。清嘉庆、道光年间,平遥城内茶商形成规模,包括晋商票号鼻祖日昇昌也经营过茶叶生意。平遥茶号基本以红茶、黑茶为主,采货地则主要在湖南、湖北、江西、福建一带。比如平遥北营村朱姓一家,就在平遥城内设总庄,在湖北汉口设分庄。经营红火时,他们直接在湖南、湖北两地购买茶山,开设茶场。平遥票号诞生以后,茶商每年春季从票号大举融资,促进茶业发展。除朱姓开设大型茶庄外,平遥县其余有据可查的茶庄还有保大长、泰和长、隆新魁、祥泰隆百货庄、乾锡永鸿记茶庄等。“祥泰隆”老字号,至今保留着产业,在内蒙古一带生意红红火火。

  祥泰隆是曾经活跃在内蒙、宁夏一带230多年的老字号,总号在阿拉善盟的首府定远营,即今阿拉善左旗的巴彦浩特。阿拉善一带至今有谚语:“先有祥泰隆,后有定远营”。

  祥泰隆的东家,是平遥县东泉镇西赵村董氏家族,其黄金时期始于董氏第十三世裔董得峰,董得峰曾在蒙八旗任正六品千总武职。晚年,他给五个儿子分家时,把祥泰隆分给了四儿子董振镛,董振镛是贡生出身,有胆有识,经营祥泰隆期间,聘用当时山西孝义县精明商人赵廷仁为大掌柜,大刀阔斧改革号规,建章立制。他在阿拉善盟所属八个苏木(区)都建立了分号。据说,号内学徒三年期满时,熟悉蒙语及风土人情与否,便是“一票否决”的考核条件,而且学徒只收平遥人。全号做到上下联动,齐心协力,生意越做越红火,信誉度越来越高,经营地域则不断扩大,直至外蒙、俄罗斯、东欧等地。

  祥泰隆茶叶每年销量巨大,也引起了当地“各路神仙”的关注。为了生意上的便利,祥泰隆东家及掌柜当机立断,同阿拉善王爷合伙经营茶叶生意,各出资白银15000两,成立“乾锡永鸿记”茶庄,由祥泰隆派员经营,收益按“五五分成”。据说,祥泰隆每三年为一个账期,分红时每股一般可得白银3000—5000两。就连出徒优秀顶二厘人力股者,每个账期也可分红600—1000两白银。而清代平遥一位正七品“知县”,年奉银也才有45两白银。

  当年,平遥人中曾有句歇后语:“秀才经商——改邪归正!”难怪昔日晋商培养后人不重“五经”“四书”的甚解,只重“书法、珠算、礼仪”,历代俊秀多入经商一途。

  穿越 古庙无言记述晋商苦乐

  离开林坡村,采访团一行在专家和平遥县各方的带领下,继续向太岳山中探寻。

  沿途,平遥县文史爱好者武俊海介绍道:明清时期晋商从福建和湖南沿线置办茶叶等货物运抵河南,从太行八陉之太行陉进入我省晋城,然后从长治—屯留—沁源—平遥,也可从长治—沁县—沁源—平遥,还可从长治—武乡—平遥等几条线路进入平遥。晋商们回到家中,稍加收拾,继续北上,开始他们的中蒙俄之商旅。

  他表示,此次采访团穿越的平沁古道,便是沿沁县和沁源进入太岳山茶房岭,至平遥一带的古道。过林坡村,再向太岳山深处,前面的柏油路已经没有。所幸,平遥方面的茶协人员和文史研究者们事先知晓,为我们借用了底盘高悬的改装过的硬派越野“牧马人”。

  同行的人员,分乘两辆越野,一头扎进茂密的山林,沿着沟壑、轮胎压着山沟两面的土坡。行驶一段,前面似乎连越野可以穿越的路途也不见了。山西晚报记者随着专家下车徒步行走,李鸿晋、武海俊却似乎更加高兴了,一问之下才知道,路途尽头便是山顶,山顶一侧,则是此次大家探寻的最深处:羊头山茶房庙。庙下的山林里,就是昔日的平沁古道。

  原来,昔日晋商从南方进入河南,回到山西,经晋城、长治到屯留张店村,然后从沁源县郭道镇,至绵上镇(旧时曾归介休管辖),至赤石桥村—庄儿上—涧崖底,过境汾州府平遥县黑城,再从茶房岭,便可到达东泉镇,进入平遥城。民国版《沁源县志》记载:沁源南北干路,北通平、介,南通河南,平、介商人,昔时多取道于此,赴河南等省。清时此路颇为重要。

  呼呼的初冬寒风中,采访团一行裹着冲锋衣、拄着木棍,徒步两公里左右,看到了一处破败的旧砖瓦房。同行的专家表示,这儿叫茶房岭,这处残破的建筑,就是茶房庙,是目前平遥境内发现最大的茶房庙。清光绪时《重修茶房庙》碑志记载,清乾隆时期,这儿已经重修过一次,光绪年间由直隶州州判刘克钦组织第二次重修。直至前几十年,沁源人还沿着这条古道,把檩、椽等用骡马驮到平遥东泉镇一带贩卖。

  明清时期,茶叶等货物进入平遥城后,再向西北转运,经山西吕梁到陕北、甘肃、内蒙古等地进入当时的俄国,也可经京陕官道向东北方向到太原、朔州、大同、内蒙古或太原、石家庄、北京、内蒙古及天津等地,远至俄国。平遥商人“万里茶道”多是沿平遥城、吕梁、陕北进入甘肃、蒙古草原,到达鄂尔多斯、包头方向。这条线路去往大西北、俄国口岸是比较近的。

  据当地的学者介绍,“万里茶道”平遥县段目前发现的除以上路线外还有:本县朱坑乡上店村至平遥古城入境段约30公里;自平遥古城至洪善镇洪善村出境段约17公里,其间共经过城、村、庄、堡、铺、庙22个主要茶道节点,涉及与茶道有关的文物点近80处。现在这条路沿线,依旧是遗迹遗址众多,包括茶房庙、车马店、典当行、马帮旧宅等。

  从15时许,到当日20时许,采访团一行在专家、茶叶协会人员等带领下,穿林海、过山谷,历经五个多小时,才安全返回平遥县城。如今大家借助越野车,有先进的通讯工具,有足够的食物、饮水,还有专人带路,尚且历经艰难、几次前行无路,可见当年的晋商经营事业之艰辛。

  采访中,当地文化专家介绍道,一位王姓镖师,为给商家护镖,兄弟多人全部遇难,所保货物也被劫匪抢去,家中仅留下孤儿老母。其母亲痛心之余,留下誓言,家人后代从此不准学武。此后,其后人大多刻苦努力,成为当地教书先生,其家训一直流传至今。

  曾经辉煌的晋商,也正是以血的代价,凭借着艰苦创业、诚实经营,最终才打造出享誉全国、影响世界的财富。如今,平遥、乃至晋中、山西的晋商们,依旧秉承了诚实守信、开拓进取、和衷共济、务实经营、经世济民的晋商精神,经过一代代传承才创造了今天的大美家乡。

  归途已是日暮,星星点点的灯光中,此次随行的晋商专家、祁县晋商研究所所长田建谈道,从这次探寻的路途,结合各方的研究和他所掌握的史实,这条古道,当属于昔日平遥、介休、汾阳一带晋商来去于南北的主要通道。但祁县、太谷、榆次等一带的晋商,则大多从长治、武乡、祁县等地来去。

  山西晚报记者 任俊兵

平遥
新浪新闻客户端
新浪新闻客户端

扫描左侧二维码下载,更多精彩内容随你看。(官方微博:新浪新闻

热门推荐

图片故事

新浪新闻意见反馈留言板 400-052-0066 欢迎批评指正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520066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