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一月内三推落户新政,上海更大力度人才引进计划展开
从12月1日开始,上海开始施行更宽松的“居转户”,以及引进人才、留学回国人员申办常住户口的政策。聚焦重点产业、重点区域和基础研究领域,实行条件管理,成为人才新政的主要特点。
而从区域来看,临港新片区、张江科学城作为重点区域,进一步获得了更大的宽松度。张江科学城官网显示,科学城人才居转户缩短年限资格申请系统正在调试中,即将上线。
11月份以来,上海连续发布了《关于优化本市居住证转办常住户口政策的通知》《留学回国人员申办上海常住户口实施细则》《上海市引进人才申办本市常住户口办法》,前者有效期至2024年12月31日,后两者有效期均至2025年11月30日。
自《中共上海市委 上海市人民政府关于新时代上海实施人才引领发展战略的若干意见》(沪委发〔2020〕22号)发布后,上海的人才政策加快出台,以加强海内外人才的集聚度。
“新世纪以来,上海的人才政策一直是‘限制人口、不限制人才’,对人才而言,开放始终是一个核心词。”上海社会科学院政治与公共管理研究所研究员汪怿说。
汪怿曾参与政策制定调研、执笔《上海市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他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不同时期上海的人才政策有不同的侧重点,前一个阶段更加聚焦“塔尖”部分,充分发挥高峰人才、领军人才的带动作用。而这次新政以及人才引进政策的密集调整,一方面体现了更加开放的特点,把开放的成色做的更足;另一方面则在突出“塔尖”的基础上,更加突出了“塔身”——骨干人才、支撑性人才,以及“塔基”——青年人才。
重点区域
根据《关于优化本市居住证转办常住户口政策的通知》(下称《通知》),作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核心承载区,以及上海“十四五”重要增长极定位的张江科学城,获得了此前临港新片区居转户缩短年限的政策。
《通知》称,张江科学城用人单位引进的人才,居转户年限由7年缩短为5年(其中在张江科学城工作时间不低于3年);张江科学城重点产业的骨干人才,居转户年限由7年缩短为3年(其中在张江科学城工作时间不低于2年)。
同时,张江科学城用人单位引进的人才,符合缩短居转户年限要求的,应书面承诺落户后继续在张江科学城工作2年以上。
在临港新片区成立一年之际披露的数字是,申请“居转户”年限缩短政策的有196人,其中有60人已经获得上海户籍。
对于要在2035年建成具有较强国际市场影响力和竞争力的特殊经济功能区的临港新片区而言,在现行的居转户缩短年限政策的基础上,又进一步试行更为宽松的评价标准:临港新片区用人单位引进的各类人才,最近4年内累计36个月及申报当月在上海市缴纳城镇社会保险基数达到上年度上海市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1倍的,在申办居转户时可不受职称或者职业资格等级的限制。
对比来看,在上海市行政区域内注册的用人单位工作并持有《上海市居住证》的境内人员,要在申办居转户时不受职称或者职业资格等级的限制,需要最近4年内累计36个月及申报当月在上海市缴纳城镇社会保险基数达到上年度上海市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的2倍。
评价标准更多元
相比此前的《试行办法》,《上海市引进人才申办本市常住户口办法》(下称《办法》)中将引进人才分为了高层次人才、重点机构紧缺急需人才、高技能人才、市场化创新创业人才、专门人才和其他特殊人才等五大类,并对相应条件作出了修改。
其中,重点机构紧缺急需人才的评价标准,除了具有本科及以上学历并取得相应学位的专业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和创新团队核心成员等核心业务骨干外,又增加了“具有硕士研究生学历并取得相应学位的人员”,今后也可以申办上海市常住户口。
同时,对于高技能人才,则增加了“获得中华技能大奖、全国技术能手称号、国务院特殊津贴、世界技能大赛奖项等荣誉”这一申办渠道。
《办法》中明确的5类市场化创新创业人才,则更加突出市场导向。
比如获得一定规模风险投资的创业人才及其团队核心成员;在上海取得经过市场检验的显著业绩的创新创业中介服务人才及其团队核心成员;在上海管理运营的风险投资资金达到一定规模且取得经过市场检验的显著业绩的创业投资管理运营人才及其团队核心成员;市场价值达到一定水平的企业科技和技能人才;取得显著经营业绩的企业家人才,都可以申办上海常住户口。
《办法》还明确,上海各区和重点区域自主审批的紧缺急需人才,也可申办上海市常住户口。这也意味着,上海将落户审批权“下放”给各区和重点区域。
留学人员回国2年内来上海工作即可
《留学回国人员申办上海常住户口实施细则》(《实施细则》)也进一步放宽了留学回国人员的申办条件。
比如,取消了留学人员首份工作需要在上海的要求,只需要留学人员回国后2年内来上海并持续在上海工作,与上海市相关用人单位依法签订劳动或聘用合同、按规定在上海市缴纳社保和个税即可。
此外,符合激励条件的四类人员,全职到上海工作后可以直接申请落户。
具体包括在国(境)外高水平大学、国际知名科研机构等担任相当于副教授、副研究员及以上职务;在世界500强知名企业、跨国公司等担任高级管理、技术、科研职务;或者经上海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认定为高层次人才的留学人员;以及在国(境)外高水平大学学习获得博士学位的人员等。
面向“十四五”的人才政策
11月25日举行的中国共产党上海市第十一届委员会第十次全体会议上明确,上海要全面确立人才引领发展的战略地位,最大限度激发人才创新创造活力,加大青年人才集聚、培养力度。
同时,上海将实施更大力度的人才引进计划,打造国际一流人才高地。
“十四五”时期是上海在新起点上全面深化“五个中心”建设、加快建设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关键五年。
在这一时期,上海要着力强化全球资源配置、科技创新策源、高端产业引领、开放枢纽门户“四大功能”。瞄准前沿、弯道超车,打造人无我有、人有我强的“撒手锏”,提高在世界生产网络、国际市场体系中的话语权。
“上海的人才既需要实力、竞争力,也需要潜力、爆发力。”汪怿说,人才政策的进一步开放,是上海推进三项新的重大任务、强化“四大功能”、建设“五个中心”的需要,也是城市功能提升的需要。
《中国组织人事报》的报道称,近期,上海提出实施人才引领发展战略多项新的具体举措,形成面向“十四五”时期人才政策的升级、突破与拓展。
在集聚海内外优秀人才方面,聚焦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生物医药、先进制造、高端服务、在线新经济、新基建、文化创意等重点产业,自贸试验区临港新片区、张江科学城等重点区域,以及数学、物理等基础研究领域,优化留学回国人员、高校应届毕业生、青年人才等三类人员直接落户政策,重点支持自贸试验区临港新片区、张江科学城等重点区域试行更为宽松的居住证转办常住户籍政策,进一步吸引海内外优秀青年人才。
上海正在加快在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等领域打造世界级产业集群。目前,上海这三大产业的人才占全国的37%。
为了全力做强创新引擎,打造自主创新新高地,上海也在造就高水平人才队伍。重点是优化市级人才计划,形成高峰、领军、青年有机衔接的人才培养体系,重点实施“五大工程”。
其中,高峰人才引领工程聚焦吸引和培育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顶尖人才和团队;基础创新人才培育工程重点落实强基激励计划、超级博士后计划、青年英才开发计划、高等教育人才揽蓄计划等梯度人才开发;卓越制造人才提升工程重点推进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生物医药等领域人才培育专项;城市治理专业人才培育工程重点落实公共卫生、社会治理、基础教育等领域人才培育专项;高技能人才振兴工程着力完善技能人才评价制度和畅通成才通道。
“当然,也有一个现实的问题,就是上海人口老龄化。”汪怿说。
数据显示,2019年底,上海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518.12万人,占总人口的35.2%。
热门推荐
新浪热榜
微博/微信扫码去APP查看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520066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