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警察节特辑 | 那些年人民警察穿过的制服...

警察节特辑 | 那些年人民警察穿过的制服...
2021年01月10日 20:57 政府网站

  原标题:警察节特辑 | 那些年人民警察穿过的制服...

  

  经党中央批准、国务院批复

  自2021年起

  将每年1月10日设立为“中国人民警察节”

  而马上就要迎来第一个节日啦!

  人民警察警服

  镌刻着时代的烙印

  经历过八次沿革换装

  成为见证新中国阔步

  走进新时代的一道别样风景

  今天

  小编就与你一起回顾警服的变迁

  

  “五〇式”警服

  见证了新中国成立初期人民公安的规范统一

  1949年10月1日,首都30万军民在天安门广场隆重集会,毛泽东主席宣读《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公告》,向全世界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当时,开国大典安全保卫工作的是由中央军委公安部和北京市公安局承担的。伴随着新中国的成立,人民公安也进一步规范发展。

  

  1949年11月5日,公安部举行成立大会。

  1949年10月19日,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三次会议决定,任命罗瑞卿为中央人民政府公安部部长,杨奇清为公安部副部长。1949年11月1日,中央人民政府公安部开始办公,启用印信。同年11月5日,公安部举行了成立大会。

  

  1949年10月31日,中央人民政府颁发公安部印信。

  新中国成立初期,各地公安机关的名称与机构设置不完全一致。公安部按照第一次全国公安会议提出并经中央人民政府批准的方案,统一全国各级公安机关的名称与设置。大行政区设公安部,中央直属市设公安局,省、自治区设公安厅,行政区(行政公署)设公安厅、局,地区(专员公署)设公安处,省属市、县设公安局,大中城市公安局下设分局,县公安局、分局下设派出所,区设公安助理员,乡(村)设公安员。

  

  公安部成立时的大门(原北平市银行公会大楼旧址)。

  1950年1月12日,财政部、公安部联合发布《关于人民警察的等级划分、服装、领章、帽徽及其供给待遇标准的规定》,对人民警察的职级待遇和服装进行规范。

  在前期广泛调研和征求意见的基础上,1950年1月,公安部拟定《公安部及其所属武装警察部队服装式样草案》,并于2月8日上报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2月11日,政务院总理周恩来批准了这一草案,确定了全国统一的人民警察服装制式,即“五〇式”警服。

  电视剧《无名卫士》剧照。

  “五〇式”警服为米黄色,左衣领按警种缀钉冠以“治”“户”“交”“消”字首加号码,右衣领缀钉“人民警察”字样的领章,并佩戴“中国人民警察”布质胸章。1954年,取消了领章。

  

  “五〇式”警服臂章、领章、帽徽、胸章

  为了进一步统一全国人民警察的称呼,1950年12月4日,公安部发出《关于统一人民警察名称的通知》,通知规定:各种警察一律通称“人民警察”,简称“民警”。

  “五五式”警服

  见证了第一次全国人民警察治安保卫委员功臣模范代表大会

  1953年,公安部根据广大民警、人民群众和国际友人提出的建议,参照其他国家的经验,并依据当时国家的实际情况,设计了人民警察新式警服、装备和帽徽图案,后经政务院批复施行,这就是“五五式”警服。

  

  “五五式”警服式样。

  电影《今天我休息》民警马天民穿的就是“五五式”警服。

  “五五式”警服首先于1954年在中、苏间国际列车的乘警中试穿。1956年夏季开始在全国配发。

  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开始有计划地进行国民经济建设,公安机关围绕中心任务,大力加强公安业务建设。

  为了表彰民警和治安战线上功模人员对祖国的贡献,推广他们的先进经验,进一步激发工作积极性,1956年4月6日至14日,全国人民警察、治安保卫委员功臣模范代表大会在首都北京隆重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的912名代表出席大会,其中民警代表536名,治安保卫委员376名。

  

  代表们来到了天安门广场。

  在这次表彰大会期间,公安部特邀参加表彰大会的所有代表到公安部礼堂参观了新设计的“五五式”警服式样,并召开座谈会征求功臣模范代表的意见建议。

  “五八式”警服

  见证了“枫桥经验”的诞生与推广

  1958年11月1日,民警服装施行新的制式,即“五八式”警服。“五八式”警服,是对“五五式”警服的修改补充,1958年设计定型,1959年10月1日陆续更换。

  “六六式”警服

  

  “七二式”警服

  见证了特定历史时期人民警察恪尽职守的忠诚本色

  

  1966年3月,公安部就民警的服装制式问题向国务院写了专题报告,提出新设计的民警服装制式、技术规格和质量均与解放军干部相同。

  1966年7月2日,经国务院批准,全国公安民警实行新的服装制式,即“六六式”警服。警种服装的上衣为草绿色,下衣为藏蓝色,无红色裤线。取消原来女警服中的列宁服上衣和裙子。所有民警的服装样式全与解放军干部服装相同。

  由于“六六式”警服没有突出民警的特点,军警不分,标志不醒目,对执行任务不利,1972年1月17日,国务院批转了公安部《关于改革人民警察服装的通知》,同意换发“七二式”警服。

  “七二式”警服冬夏装上下均为藏蓝色。恢复“五五式”警服大檐帽式样,保留软式解放帽,均为藏蓝色。帽徽为红漆底圆形,中心凸压国徽。

  

  1987年播出的电视剧《便衣警察》。

  经过两年的实践,广大民警反映全蓝夏装警服的颜色不鲜明,吸热力强,不利于执行任务,经国务院批准,1974年3月26日,公安部下发《关于改革人民警察服装的通知》,决定从1974年5月1日起,对民警服装进行改革。户籍、治安、刑警、外事、司法、铁路(不含押运民警)、航运民警的夏服,一律改为交警的上白下蓝服装,男民警戴蓝色大檐帽,女民警戴蓝色无檐帽,套白色蓝檐帽罩。交警的帽罩也同时换发。边防(不含边防检查站)、森林和铁路押运民警的冬、夏警服,一律改为消防民警的上绿下蓝服装,戴解放帽。1975年,女民警夏服增配裙服,上白下蓝。

  “八三式”警服

  见证了新中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后的第一次大规模“严打”斗争

  为推动队伍的正规化、现代化建设,适应国家改革开放的需要,1983年,公安部设计制作了“八三式”警服,经国务院批准,于1984年陆续换装。

  “八三式”警服冬夏装全部为橄榄色,夏装衬衣为米黄色。上衣有黄丝带镶边的肩绊,袖口上方有两道黄丝带为警容线。大檐帽呈马鞍形,帽顶边与帽墙相接处嵌红色牙线,帽墙围使用橄榄绿色丝带,丝带上织两道金黄色注目线,裤子两侧中缝镶红牙线。

  

  电影《龙年警官》中,张丰毅饰演的警察,穿的就是“八三式”警服。

  1984年1月1日,经中共中央批准,首都北京的人民警察率先换上了橄榄色“八三式”警服。接着各地陆续换装,直到1985年完成换装。1987年4月至国庆节前后,全国各地公安民警分批陆续佩戴臂章和警号。

  “八九式”警服

  见证了城市人民警察巡逻制度的建立

  1989年6月30日,公安部、财政部联合下发通知,对“八三式”警服进行改革。改革后的警服称为“八九式”警服,这次改革是在原警服的基础上,进行局部调整。

  改制后的警服,男冬常服基本同“八三式”警服,将两个上衣兜变为明帖兜,春秋常服中山装合领式变成了西装式开领。女冬常装由双排扣列宁装改为单排扣西装式,春秋常服基本不变。夏季配发白衬衫和红领带,女警配发裙子。“八九式”警服裤子取消了侧红裤线,红领章改为橄榄枝衬托的红色盾牌领花,内有金色五角星。

  

  北京第一代女巡警在天安门广场执勤。

  大檐帽增配了金黄色丝编装饰带(1992年实行警衔时取消帽上两道黄杠),橄榄绿色,交警夏天帽体是白色,帽墙是绿色。女警刚开始佩戴大檐帽,1992年改戴短立筒有檐软帽(交警为白色),佩戴图案相同的小型帽徽,1995年配发贝雷帽配小帽徽。肩章同“八三式”由悬挂改为直接缝制警服上,臂章和警号的款式同“八三式”。

  公安部规定,1990年5月1日开始着装。

  

  1992年新授警衔时的警服领章、肩章、臂章。

  1992年7月,经过评定,授予人民警察警衔,佩戴警衔标志,常服及其标志在“八九式”警服基础上进行了小改。佩戴领章式警衔,版面颜色和边线因警种而异。

  电视剧《英雄无悔》剧照。

  1995年7月,“八九式”警服又进行了小改,警衔由领章改为肩章,佩戴肩章式警衔,取消领章。警号底色由红色改为深蓝色,字为银色,改为有机玻璃制作。

  “九九式”警服

  见证了新时代人民警察的砥砺奋进历程

  为适应新世纪新形势新任务需要,加强人民警察队伍的正规化、现代化建设,增强人民警察的荣誉感、责任心和组织纪律性,便于人民警察履行职权与指挥管理,20世纪末,人民警察服装进行了新的改革。

  1999年4月,公安部召开警服设计发布会,国内30家知名服装公司设计的500多套方案参加招标。在一年多的时间里,经过专家论证、评审,广泛征求各警种、各层级民警和社会各界意见,又经过从南到北三个城市试穿,进一步改进后才最后定型。

  电视剧《重案六组》剧照。

  1999年7月27日,公安部警服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决定:新警服定名为“九九式”警服。“九九式”警服颜色选用国际上警察通用的藏蓝色,交、巡警衬衫采用浅蓝色,高级警官衬衫采用白色,普通民警衬衫采用铁灰色(后统一改为蓝色)。高级警官、交巡警领带颜色为蓝色,其他警种的领带为银灰色(后统一改为蓝色)。服饰佩戴帽徽、领花、警衔、警号、胸徽,大帽徽装订在大檐帽、凉帽、栽绒帽上,小帽徽装订在女呢帽和便帽上。领花为金属领花和电脑绣花两种,金属领花用于常服和执勤服上,电脑绣花用于制式长、短袖衬衫上。

  “九九式”警服实行量体套裁,对每一位民警进行量体,按人制作,由制作厂家直接发放到民警个人手里,大大提高了警服的合体率。同时,根据民警执勤的需要,在不同气候、不同场合、执行不同任务、警用装备的携带与使用等方面作了周密的考虑,分为常服、作训服、执勤服和多功能服。

  2000年9月20日,公安部在北京举行换发“九九式”警服新闻发布会,决定从2000年10月1日凌晨起,北京等全国大中城市公安民警换装“九九式”警服。到2001年年底,全国换装结束。

  人民警察警服经历过

  黄、白、绿、蓝不同颜色的变迁

  承载着几代公安人的青春岁月

  留下了珍贵的记忆

  警服颜色在变

  但人民警察初心使命从未改变

  不同的时代续写着同样的忠诚!

  

公安局公安部

热门推荐

新浪热榜

微博/微信扫码去APP查看

新浪新闻意见反馈留言板 400-052-0066 欢迎批评指正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520066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