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他们终于意识到,对中国用这个词有多肮脏—— | 锐参考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而“君子”与“小人”的区别,往往在危急时刻体现得更为明显。
新冠肺炎疫情就提供了一面“照妖镜”,照出了某些“小人”的嘴脸。
从去年春天起,中国在做好国内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时,也向一些疫情严重的国家及时伸出援手,通过援助抗疫物资和派遣医疗队等方式帮助塞尔维亚和意大利等国抗击疫情。然而,当时西方舆论场上就出现了一些阴阳怪气的声音,声称中国借援助“搞地缘政治”、“谋求扩大影响力”等。
这种论调,在新冠肺炎疫苗出现后变得更为刺耳。中国承诺将让疫苗成为全球公共产品,并一直在以实际行动践行承诺。但这却引发了西方某些人的猜忌,CNN去年12月就曾在报道中声称,中国不仅有开展所谓“疫苗外交”的政治意愿,而且有实现这一目标的强大实力。
西班牙中国问题专家胡利奥·里奥斯当时就驳斥了所谓“疫苗外交”的论调。他指出,西方之所以要对中国进行无端诋毁,是因为他们“不惜一切代价也要赢得新冠肺炎疫苗研发竞赛”。在他们看来,这场竞赛中除了地缘政治利益,还存在经济利益的竞争——在世界500强企业当中,最大的10家医药公司的利润额超过了其他490家公司的利润总和。
尽管菲律宾外长等外国官员都愿意为中国澄清,表示中国并没有把提供新冠疫苗作为其外交的一部分,可一些欧美国家却仍在反复炒作。但就在外媒盯住中国所谓“疫苗外交”不肯松口的过程中,西方国家却又“身体非常诚实”地搞起了真正的“疫苗外交”。在美国总统拜登近日宣布美国将捐赠5亿剂辉瑞疫苗后,美国CNBC则“赤裸裸”地表示,在“疫苗外交”方面,中国将面临美国这个更强大的竞争对手。
显然,在某些美媒看来,“疫苗外交”不是不能搞,只不过不能由中国搞,而应该由西方搞。
令人稍感欣慰的是,这种声音并非西方舆论场上的全部。英国智库查塔姆研究所的索菲·津瑟6月15日在《卫报》刊文指出,为了提高新冠疫苗全球覆盖率,中国和西方现在必须合作。
文章开门见山地指出,“疫苗外交”这个词已经演变成一种肮脏的说法,引起很多中国人反感,因为这是在公然妖魔化中国。
津瑟表示,七国集团(G7)上周末承诺要捐赠10亿剂疫苗,而这在全球110亿剂疫苗需求量前显得杯水车薪,也表明西方无法单独为世界接种疫苗,因此西方和中国必须合作。在疫苗问题上,G7国家对中国的敌对态度必须在道义上停止。
“经过一年半的大流行,世界已经厌倦了证据和政治之间的模糊界限,尽管西方和中国仍可能是对手,但全球卫生倡议必须谨慎,将证据——而不是地缘政治竞争——放在首位。”她说。
正如津瑟所说,西方对于中国所谓“疫苗外交”的猜忌是出于政治动机,而他们在紧盯中国时也忽略了一个残酷的事实:正是西方国家大量囤积疫苗,才导致全世界疫苗接种进度不及预期。此前,世卫组织多次敦促一些发达国家停止超量采购和限制出口疫苗,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也多次批评一些发达国家大搞“疫苗民族主义”,加剧了全球疫苗分配不公的情况。
事实已经证明,“疫苗外交”无论哪国都不该搞,世界不需要“疫苗外交”,而需要“人道主义行动”。在津瑟呼吁西方与中国合作的文章下,外国网友也纷纷表达了支持合作的意愿。有人指出,新冠肺炎是在全球流行,因此当然也需要一个全球性解决方案。
“新冠病毒不在乎边界或民族主义,我们也不应该。”一位网友这样写道。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520066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