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科技腾飞】863计划,瞄准世界高科技

【科技腾飞】863计划,瞄准世界高科技
2021年06月18日 10:52 北京日报客户端

  原标题:【科技腾飞】863计划,瞄准世界高科技

  【历史瞬间】

  科技发展 迎来春天

  1986年2月的一个深夜,北京中关村,中国科学院宿舍区,一户人家的窗户透着昏黄的灯光。屋内,一位71岁的老人走到书桌前坐下,铺开一沓稿纸,取过笔,开始奋笔疾书。稿纸上,不断出现“科技”“加快”等字样。老人眉头紧皱,笔尖飞快划过纸面。

  老人名叫王大珩,我国著名光学科学家,“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时任中国科学院技术科学部主任、空间科学技术中心主任。他不会想到,这个初冬的夜晚,自己正在拟写的这份建议,将获得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高度重视,迅速形成国家战略方针予以落实,掀开中国科技发展史上极为重要的一页。中国的高科技,即将迎来春天。

  “863计划”四位倡议者合影(左起:王大珩、王淦昌、杨嘉墀、陈芳允)。

  863计划

  瞄准世界高科技

  20世纪80年代初,以高技术发展为核心的新一轮科技革命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同时引起了经济、社会、政治、军事和文化等各方面的深刻变化。为了适应和迎接科技革命的挑战,世界很多国家决定优先发展高技术。

  1983年,美国率先提出了“战略防御倡议”及“星球大战”计划,随后日本出台了“科技振兴基本国策”,西欧17国联合签署了“尤里卡”计划,苏联及东欧集团制定了“科技进步综合纲领”,印度发表了“新技术政策声明”,韩国推出了“国家长远发展构想”……

  1986年3月,王大珩、王淦昌、杨嘉墀、陈芳允四位知名科学家联合提交了《关于跟踪研究外国战略高技术发展的建议》。这份建议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高度重视。在邓小平同志的指示下,国家组织200多位专家,经过半年三轮极为严格的论证,最终编制形成“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该计划又被称为“863计划”。

  夜谈 科学家忧心忡忡

  1986年2月,北京城透着寒冷,一天黄昏,中科院学部委员、无线电电子学家陈芳允来到中科院宿舍区,敲开了中科院学部委员、光学家王大珩的家门。

  陈芳允开门见山:“我想跟你说一说发展高技术的事情,也听听你的意见。”陈芳允讲起了前两年美国提出的“星球大战计划”,又谈到了前一年西欧国家发起的“尤里卡计划”,它们的共同点都指向了:全力发展高科技。王大珩也皱起了眉头,他又何尝没有关注到国外发生的新变化。

  王大珩的学生,如今已是中科院院士的王家骐回忆说,上世纪70年代王大珩就率中国激光科技代表团去美国考察,这趟行程对王大珩触动很大,“回来后他对我们说,国外高科技发展非常迅速,我们必须牢牢跟紧步伐,加紧做好科研,才能不掉队。”

  国门之外,发展尖端科技的浪潮已经风起云涌,而国内科技界,不少人还保留着“能吃饱饭,安稳工作便好”的思想。更多人认为我国当时经济实力薄弱,科技发展可以先搞能短期见效的项目,或者直接从国外引进成熟的技术。

  两人都忧心忡忡。“核心技术别人是不会给的,搞不好还会撤走专家,销毁资料,卡我们脖子!”参与了“两弹一星”工程的王大珩有切身体会,他忘不了当年屈辱的场景。正是那样的绝境激发了中国科学家的斗志,成功研制原子弹、氢弹,成功将人造卫星送上太空。

  任何时候都要有“两弹一星”精神。时不我待,中国必须全力发展高技术,跟上世界的步伐。否则差距只会越来越大。两位科学家的观点高度契合!

  上报 发展高技术迫在眉睫

  送走了陈芳允,王大珩来到书桌前,铺开稿纸,开始动手写《关于跟踪研究外国战略性高技术发展的建议》,几乎是一气呵成,因为很多想法在心中早已积蓄已久,中国发展高技术已经迫在眉睫。

  写完初稿后,王大珩和陈芳允又找到了核物理学家王淦昌和航天专家杨嘉墀,请他们一起斟酌。“中国太需要奋起直追了!”两位科学家高度认同,表示要联名上报。

  经过修改、完善,1986年3月3日,王大珩、王淦昌、杨嘉墀、陈芳允4位中科院学部委员联名提出了这一建议。建议很快转到了邓小平面前。邓小平高度重视,作出批示,指出要找专家和有关负责同志讨论,提出意见,以凭决策。邓小平还在批示中要求,此事宜速作决断,不可拖延。

  很快,国务院便召集有关方面负责人召开讨论会。在接下来的几个月,相关部门组织了200多位专家,经过半年三轮极为严格的论证,在当年11月编制形成“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由于这个计划提出的时间是1986年3月,因此,该计划又称为“863计划”。

  1986年1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正式转发该纲要。1987年1月,“863计划”纲要正式实施,一幅描绘21世纪中国战略性高科技发展的宏伟蓝图徐徐展开。

  实施 “863计划”硕果累累

  神舟飞船载着航天员遨游太空,“蛟龙号”深潜器大洋探秘,超级杂交水稻解决粮食自给,高速列车朝发夕至连起大江南北……这些科研成果、应用装备都来自一个共同的起点——“863计划”。

  在30年的实施过程中,“863计划”分成了三个阶段。从1986年至2000年主要是瞄准高技术前沿,积极跟踪;从2001年至2005年,在若干产业源头拥有核心技术,缩小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从2006年至2015年,我国超前部署前沿技术。

  科技部表示,“863计划”使我国在高技术若干领域异军突起,在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材料技术、新能源技术等方面抢占了一批前沿制高点,并引领了产业,改善了民生。如科学家成功研制“神威·太湖之光”超级计算机,全部采用国产处理器构建,是世界上首台峰值计算速度超过十亿亿次的超级计算机,多次获得全球超算排行榜第一名。

  此外,先后有超过30万名科研人员参与了“863计划”的研究工作,形成了一支追赶国际前沿、具备与国际同行对话交流能力的优秀科研队伍,很多人已经成为当前承担国家重大科技创新任务的领军人才和中坚力量,高性能计算、基因组学、人工晶体、杂交水稻等领域的核心研发团队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

  安装在国家超级计算无锡中心的“神威·太湖之光”超级计算机。

  【记者手记】

  推动科技强国的磅礴动力

  2016年,按照中央财政科技计划管理改革的统一部署,“863计划”被纳入新设立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完成了自己的历史使命。但是它已成为中国科技自强自立的一段重要历程,30年间取得的科技成就,积累的经验,凝聚的精神,成为推动中国科技强国建设的磅礴动力。

  科技部表示,“863计划”始终瞄准世界高技术发展前沿,集中优势力量,持续攻关,实现了一系列重大技术突破,提升了我国高技术的创新能力。实践证明,具有战略意义的高技术研究开发必须坚持战略性、前沿性、前瞻性,持续支持。

  同时,正是有了持续增长的中央财政投入,才保证“863计划”能够着眼未来,吸引一大批高技术人才,推动高技术的持续发展。

  “863计划”在设立和实施的全过程中,既借鉴国际经验,又结合中国国情、尊重创新规律,持续探索创新科研项目的组织实施模式。这些探索和实践为后续设立的各类国家科技计划的组织实施提供了重要借鉴。“863计划”积极探索培育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有力推动了我国高技术的发展及其成果的应用。

  30多年来,从事“863计划”的广大科技工作者形成了“公平、创新、求实、协作、奉献”的863精神。新时代科技工作者有新的使命和担当,要将“863计划”精神一代代传承下去。

新浪新闻意见反馈留言板 400-052-0066 欢迎批评指正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520066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