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闽宁共话山海情缘|影像中的党史20
今年年初,一嘴沙子、一脸黄土、一口方言的电视剧《山海情》热播,让观众认识了这座因移民而建,因扶贫而兴的小镇——闽宁镇。作为东西部扶贫协作的缩影,闽宁协作由“幕后”走向“台前”。
从飞沙走石的“干沙滩”到寸土寸金的“金沙滩”,这里的乡亲们如何创造了“闽宁奇迹”?现实生活中的“马得福”和“水花”们还有哪些故事?
未来,真的来了?
1997年7月15日,宁夏银川西南50公里,贺兰山以东的一片戈壁滩上,闽宁村破土动工。对西海固人来说,这一天,是有关未来的大日子。
谢兴昌祖祖辈辈生活在宁夏固原市西吉县王民乡红太村,就像《山海情》剧中的涌泉村,这里十年九旱,看天吃饭。谢兴昌既是村支书,也是个赤脚医生,他对新建闽宁村的消息了解得更早一些。
谢兴昌:4月份,福建省的领导在这里考察了一个移民点,取名为“闽宁村”。他们把这里的土质拿到银川化验以后,就在银川开了个座谈会,希望宁夏南部山区的群众赶快往这里搬。领导说,根据土质化验结果,只要黄河水能上来,这里种什么成什么,是一块好地方。
从西吉到银川,到玉泉营农场,再步行到新建闽宁村的位置,谢兴昌带了5户人家的代表,花了一天时间先去实地考察。谢兴昌在玉泉营农场发现了长势旺盛的玉米和高粱。这里距离他们的闽宁村只有4公里。谢兴昌回西吉的时候,掰了玉米棒子,揣了高粱穗,他要拿回去给村民们看看。
谢兴昌:看到实物才有说服力。当时有个男同志问我,你说若干年后能种出粮食、过上好日子,那是多长时间?一下子把我问住了。我说若干年就是10年或者是20年。只要黄河水能上来,咱们肯定也能种出这样的粮食。确实也难,虽然老家穷,但农民总感觉“故土难离”。
1996年,宁夏西海固地区仍是全国减贫的“主战场”。这一年,这里的人均年纯收入300元以下的极度贫困人口还有60多万。一口井、一头驴就能娶媳妇,几个兄弟轮流穿一条裤子出门,这是谢兴昌记忆中真实的西海固。闽宁村的出现点燃了人们心中沉寂已久的希望。
挑战,刚刚开始
自家种的玉米也就胡萝卜大小,谢兴昌从玉泉营带回来的玉米棒子要大一倍多。村民眼见为实,到了1997年8月份,12户村民跟着谢兴昌搬到了闽宁村,成了第一批吃螃蟹的人。不过,当时闽宁村的环境对他们而言是更大的挑战。
“空中无飞鸟、地面不长草,沙滩无人烟、风吹沙砾跑。”1997年8月3日,41岁的谢兴昌走出大山在闽宁村扎了根。他头一次见到了如电视剧里那般,从天边滚滚而来的沙尘暴。这一场大风带走了他几乎所有的家当。
谢兴昌:我们13个男同志在帐篷的外面。风“哗”地一下就把帐篷顶揭走了,把我们这些男同志全都移了位。我被移了40多米远。再回头一看,帐篷里一片狼藉,只剩了三样东西:孩子他妈端着的一锅饭、一床被子,还有孩子他妈。咱们到这里不是享福的,咱们改造后,到了若干年以后,咱们的儿孙才能享福。
即便下决心离了故土,换了新环境,可好日子在哪儿?未来什么时候来?对于闽宁镇中心小学副校长张军来说,记忆中的好日子正是从坐着拖拉机,花了两天一夜时间,从西吉县搬到400多公里外的西吉玉泉营吊庄开始的,现在这里叫闽宁镇武河村。1999年,村里终于有了小学,虽然条件依然艰苦。
张军:当时学校建成以后,条件比较差。窗户没有玻璃,墙也没有泥。我们是第一批学生,老师就组织大家帮忙,从周围拉来了腻墙的材料,带着同学们把墙腻起来了。黑板也没有,就找水泥做一块,然后用墨汁刷黑。这样黑板也有了,教室也有了,但还是没有玻璃。到秋天沙尘暴来的时候,满桌子上落了厚厚的灰,最后老师又想办法买来了玻璃。
即便这样,还是比老家的生活条件好。
张军:首先,地是平的,再平整一下就可以种地。当年是引黄灌溉,有水可以灌,第一年我们家种了糜子、玉米,当年我就觉得丰收了。第一年我就偶尔能吃到大米了,到第二年,我们家每周都有大米吃。
谢兴昌说,自己不是马得福的原型,是千千万万的扶贫干部塑造成了马得福。《山海情》的编剧之一王三毛说,自己热爱电视剧里的每一个角色,跟随着数不清的“马得福”“张树成”的脚步,西海固的农民完成了从接受“输血”到自我“造血”的奋斗历程,命运也随之峰回路转。
王三毛:在采访中,时常会遇到印象深刻的事和让人感动的人物。比如张树成书记的原型人物李双成,他触动我的点不仅仅是他因公殉职,更重要的是他在老百姓中的口碑。闽宁村的人都知道,李双成书记的口袋里永远不能装钱,因为但凡他遇到有需要用钱的村里人,都会毫不吝啬把钱掏出来,这样的好书记如果不是从老百姓嘴里亲口说出来的,你真难以相信。
福建的蘑菇与贺兰山的情怀
1999年,一批福建的专家教授、技术员从2000公里之外来到闽宁村,手把手地教村民们发展蘑菇种植。作为第一批蘑菇种植户,《山海情》的民俗顾问赵鸿在拍戏搭建的蘑菇棚里发现了问题。
赵鸿:有一场水花进蘑菇棚的戏。那个蘑菇棚一开始建好后我过去看,棚里面用的是20公分的木头,太粗了。我们当年盖房子都没木头。所以让他们换成了小木头。
谢兴昌回忆,福建的专家挨家挨户地教村里人搭棚、制菌,直到看见蘑菇有了销路,才动身离开。当时,村里统共建了300个蘑菇棚。第一年,蘑菇的销售不错,之后也遇到过村民大量种植,导致销售受阻的情况,不过最终村民放弃蘑菇种植还是因为有了更多的选择。
谢兴昌:搬到这儿来以后,打工的地方太多了。种蘑菇很辛苦,一个蘑菇棚需要两个劳力,收益只有三四千元。如果这两个人到外面打工,一个月也能挣四五千,老百姓一算账,那还是打工吧。福建派来的专家、教授、技术人员,先是教我们种蘑菇、种葡萄、种枸杞,再把我们的人带到福建去打工。这就像《山海情》电视剧里面呈现的,福建的大海与我们贺兰山的情怀,一下子就把福建人民的心和宁夏人民的心真正连在一起了。
只要看见希望,就能一路走到头
2001年12月,闽宁镇正式成立,镇上有数不清的孩子通过福建看到了外面的世界。2015年,王彩娣跟着家人移民到了闽宁镇原隆村。她和福建的缘分要追溯到更早以前。
王彩娣:我那个时候没有上学的条件,有了希望工程以后,一位在邮局工作的福建叔叔资助了我。我把我每天的心情都跟他说,初中三年基本是他鼓励我走完的。我记得我写信告诉他,我就像孩子依赖自己的父亲一样依赖他。也记得他跟我说,让我尽力而为,学到什么程度就算什么程度。一件事再困难,只要坚持下去,最终一定会拿下。
《山海情》中,水花搭过的蘑菇棚、乡亲们发家的葡萄酒庄,这些闽宁村的地标都留下了王彩娣的身影。像水花一样,只要看见希望,王彩娣就能拖家带口、赤足走上八百里,一路走到头。如今,在电视剧里没有触及的平台上,王彩娣有了新身份——闽宁禾美扶贫车间的女工。
王彩娣:我自身唯一的优点就是能坚持,就算过程中遇到再大的问题,我都能坚持下来。我们这有宁夏的特产,也有福建的特产。有些特产,比如说大麦茶、决明子,特别小,分拣起来特别费事,但是我们还是要一个一个拨着拣。你打开里边,一个渣子都没有。《山海情》播出后,我们更忙了。
走咧,去看外面的世界
2015年,已经在银川工作的张军因为一次与家乡娃娃的偶遇,再次回到了闽宁镇。
张军:当时我在银川体育馆打篮球,刚好有一场姚基金的比赛。但是孩子们当时没有像样的队服,穿着布鞋在场上打篮球。跟城里孩子比赛的过程中,布鞋在木地板上不防滑,导致比赛输了。看到这一幕,我产生了一个想法,要不要回去当一个老师?
有了回闽宁镇的想法没多久,张军就考上了特岗教师,成了闽宁镇中心小学的体育老师。他的专业正是体育教育,学有所用,他用一年时间就把学校的“篮球草台班子”带成了宁夏的冠军队伍,还在全国比赛中拿了亚军。如今,闽宁镇中心小学已是篮球特色学校,通过篮球,这里的孩子有了更多的机会看世界。
张军:我们这边的家长也非常重视孩子的教育,家校联系群里面,家长们一直在关心孩子的成长和学习。我们这里的很多孩子没有去过银川,更别说更远的地方。我就带着他们去了银川、北京,还坐了高铁去南京,带他们玩了好多地方。能带着更多的孩子走出去,让他们看看外面的世界,我觉得非常幸福。
从最初来到闽宁村钻地窝子算起,二十多年过去了,谢兴昌的土坯房早已更新换代,变成了敞亮的砖混房。这个闲不住的老支书说,第一代移民虽然辛苦,但他们把昔日荒无人烟的干沙滩,改造成了百姓致富的金沙滩。闽宁镇已成为我国东西部对口扶贫协作的成功典范。
谢兴昌:我们闽宁镇老百姓先要把教育搞上去,去年我们福宁村考了104个大学生。教育上去了,那其他方面就都跟上去了,人的思想观念就完全不一样了。现在的闽宁镇,可以用5句话、20个字来描绘:绿树成荫、葡萄万顷、百姓富裕、市场繁荣、民族团结。
未来,美滴很!
《山海情》里有这样一句台词:“我的生活里只有大山和黄土,其实人生和溪水一样,只有汇成大河,奋力地把山劈开,把土划破,才有希望奔向大海。”编剧王三毛说,这里的人就像西北的方言,又直爽又带劲儿,憋着一口气要把日子过得“美滴很”。
王三毛:我们做剧本时最大的感受,就是找到了一个用寥寥几笔,就可以写透百年历史聚焦点的一个方式。这一点我特别欣慰。但我们也有一个最大的遗憾,没有写到让现在的闽宁村再上台阶的一个阶段性的大事件。
《山海情》的结尾定格在2016年,但闽宁镇的发展还在继续。2020年11月16日,宁夏最后一个贫困县——西吉县脱贫摘帽,标志着曾有“苦瘠甲天下”之称的西海固地区从此告别绝对贫困。值得一提的是,福建自1996年起,累计投入30多亿元、11批共183名干部、2000多名专业人才,跨越山海,在宁夏支农、支医、支教,走出了一条东西部协作下的“闽宁模式”。闽宁人有奔头的好日子还在后头,正是更精彩的《山海情》续集。
在新中国不同时期的经典电影、电视剧中,一个个有血有肉的共产党员形象借助影像的传播深入人心。他们与百年党史的光辉历程相照相应,也与真实的历史人物相伴相生。影像里的故事可歌可泣,银幕外的细节却可能鲜为人知。中国之声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特别节目《影像中的党史》,带您透过这些永恒经典的艺术形象,从独特视角,触摸真实百年党史。
监制:高岩
编审:郭静 刘黎黎
采访:许新霞 王远
制作:单丹丹
新媒体:陈铭
顾问: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研究员 徐鹏堂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520066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