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岭南师范学院:写好全面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师范大学 “奋进之笔”
作为粤西地区唯一一所本科师范院校,岭南师范学院(以下简称“岭南师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紧紧围绕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师范大学目标,坚持“师范性、教学型,地方性、应用型”办学定位,深化“强师范、厚理工、兴商科”办学思路,坚守师范教育底色,走师范和非师范专业融合、协调发展道路,聚焦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扎实推进学科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为教育文化进步和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
以人才培养为中心,全面优化培养体系
近年来,岭南师院主动适应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不断优化学科专业结构布局,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改革人才培养模式,逐步构建起完善人才培养体系。校长兰艳泽介绍,学校现有二级学院21个、省级重点学科6个、省“冲补强”重点学科3个,学科涵盖10大学科门类。本科专业73个(其中师范专业32个),通过教育部师范类专业二级专业认证专业3个,国家级特色专业2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个,省级特色(重点)专业13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9个。在全校近1500名专任教师中,高级职称教师占比超过40%,博士学位教师占比超过35%,双师双能型教师占比超过了50%。
岭南师院以人才培养为中心,构建了“一二三四五”人才培养体系(即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两代师德一起抓、全面推进“三全”育人、实现“四得”教学互促、促进学生“五育”全面发展),建立“U-G-S”(高校-政府-中小学)教师培养模式,与中小学、幼儿园共建人才培养合作共同体280个,充分发挥高校、政府和社会的协同培养机制,对接社会需求,服务地方经济,打出了独具岭南师院特色的教育品牌。如特殊教育专业,岭南师院与台湾高校(屏东大学、台中教育大学、台南大学)合作,实行“3.5+0.5”(半年在台湾高校学习)培养模式,高起点培养特殊教育师资,源源不断为广东特殊教育输送人才。岭南师院也是广东特殊教育教师发展联盟理事长单位。
此外,举办大学生党员卓越培训班、开展灯塔学习会、成立大学生“培根”宣讲团、以“青言青语”体悟“百年辉煌”......岭南师院将党史学习教育融入思政课程、嵌入校园文化、汇入社会实践、走入组织生活,用红色基因启智润心、培根铸魂,感召引领全校青年学子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沿着新思想指引的方向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担大任,努力成为勇担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近年来,岭南师院的学生在“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挑战杯”以及学术科技、专业实验、师范生技能、体育竞技、外语口语、艺术表演和社会实践等竞赛活动中屡获殊荣。应届毕业生考研录取率保持在10%左右,多年位居省内同类高校首位。
商学院获第十届全国高等院校企业竞争模拟大赛特等奖
兰艳泽表示,人才培养是高等教育最核心的任务,岭南师院坚持以人才培养为中心,不断优化学科专业结构、强化师资力量、改革优化人才培养模式,致力于培养能担负起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学生在全国高等院校化学专业师范生教学素质大赛中获特等奖
传承红色基因,立德树人育明日之师
“学校具有117年的师范教育历史,师范教育是我们的根,我们的魂。”兰艳泽指出,矢志不渝办人民满意的教育,践行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是岭南师院坚守的初心使命。学校矢志图强,厚植兴学育人红色基因,培育心怀家国优质教师。
在百年师范教育历程中,岭南师院已形成了覆盖学前教育、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和特殊教育四大领域,全省师范生规模最大、培养门类最齐全、职前培养和职后培训一体化的较高水平的教师教育专业体系。
钟楼
据了解,粤西基础教育70%的教师、767名中小学校长、55名特级教师为岭师校友,近三年,更是培训了700多位广东省名教师、名校长,其中32人晋升正高级职称、33人成长为特级教师。此外,还有数以万计的毕业生长期扎根海岛、乡村,已成为支撑服务粤西基础教育发展的中坚力量。湛江市教育局局长李更盛感慨:“没有岭师,就没有湛江的基础教育!”
岭南师院1986届校友、“全国模范教师”韩宜奋曾回校分享她的教育故事。“教育应该是充满温度的,我们的教育应该培养有情怀、有情趣,会玩、会爱、会感恩、会生活的年青一代。”韩宜奋结合自身的教学经历,认为师德在实践中的具体化要紧紧围绕着“爱教育、美教育、情教育、暖教育、真教育、慢教育、新教育、优教育”来展开,让有温度的教育薪火相传。
2021年3月27日,岭南师院第八批西藏支教队出征师生接过“援藏良驹”接力棒,从广东湛江出发,前往西藏林芝,开始新一轮的援藏支教工作。1987年,岭南师院就开始援藏支教工作,2014年,先行试点探索援藏支教实习项目,目前已被推广到广东12所高校共同参与,成为新时代粤藏携手深化学生家国情怀教育的有力抓手。“援藏大户”岭南师院,34年援藏初心不改,情怀不变,弦歌不绝,一批批“援藏良驹”接力传承,续写新时代雪域高原援教赞歌。
推进产教融合,服务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
应用型高校是构筑现代高等教育体系的关键一环,更是深化产教融合改革的重要试验田,已成为当前服务创新驱动发展的重要部分。岭南师院肇始于师范,发展于师范,成名于师范,但在坚持师范的道路上不囿于师范、不困于师范,主动对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厚理工”和“兴商科”应势而生。兰艳泽认为,“厚理工”就是要完善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机制,构建高等教育与产业集群联动发展机制,通过“走出去,请进来”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升专业建设质量,开发校企合作课程,打造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搭建产学研服务平台,注重应用型人才培养和服务地方产业发展。“兴商科”就是要面向“新业态”,推进商科专业的“互联网+”转型,积极构建产教融合商科人才培养模式,在商科人才培养的全周期中实现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岭南师院通过推进产教融合、校政行企合作,创新办学模式,搭建协同发展平台,拓展办学资源。兰艳泽指出:
“我们要在湛江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和沿海经济带重要发展极的重要节点,把岭南师院的大商科振兴起来,抓机遇、促发展,实现弯道超车。”
近年来,岭南师院结合国家发展战略以及湛江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打造现代化沿海经济带重要发展极对地方高等教育的需求,持续加强与政府及各行各业的深度合作,充分发挥学校人才培养基地和科技创新高地功能,全力助推湛江、粤西的经济社会加速发展。如联合湛江龙头企业成立家电协同创新中心,聚焦于智能厨房关键设备、家电涂层材料和家电生产线升级改造等方向,助力“湛江智造”;搭建各类科研平台,助力海洋资源开发、海洋生物医药资源开发、湛江特色南药资源开发、海洋生态环境保护以及热带水果保鲜等。兰艳泽指出:
“岭南师院虽是师范院校,但不局限于服务基础教育。我们主动对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利用学科特色和优势,主动服务地方产业发展”。
在产教融合方面,岭南师院一步一个脚印坚定走下去。
►2016年,岭南师院与亚洲潜水联合会、国家体育总局湛江潜水运动学校合办亚洲潜水学院,首开国际潜水专业本科教育之先河。
►2018年,对接海洋产业,与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水产业商会等六大水产商会共建国内首家水产国际商务学院,培养“英语+商务+水产”复合应用型人才;
►2020年,对接餐饮行业,与湛江市人社局共建“粤菜师傅”大师工作室……
岭南师院充分发挥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在为湛江、粤西乃至广东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大的人才支撑、科技支撑和文化支撑等方面贡献了积极力量。兰艳泽强调,岭南师院以红色为底色,以服务湛江、粤西乃至广东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为特色,要在学科培育和建设上有起色,最终要实现“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师范大学”奋斗目标,实现学校的高质量发展与跨越式发展,努力办人民满意的高等教育。
古榕广场
蓝图已绘就,奋斗正其时。岭南师院正朝着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师范大学的奋斗目标阔步前行。值得一提的是,4月26日,作为世界四大大学排行榜之一的软科发布“2021软科中国大学排名”,岭南师院在全国普通本科高校中综合排名第328位,较上一年提升25位,四年来共提升144位,岭南师院办学水平、综合实力和社会口碑都在不断攀升。
站在新发展阶段、建党100周年、“十四五”开局之年的时代节点,岭南师院立志写好全面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师范大学的“奋进之笔”,扎实推进学科专业建设和高素质人才培养,打造区域基础教育发展强劲引擎,为广东创新驱动发展和国家战略需求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
(招生办公众号)
(招生信息网)
信息时报记者 林茹彬
学校供图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520066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