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探寻优秀教师背后的精神“密码”——2021年度“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候选人综述

探寻优秀教师背后的精神“密码”——2021年度“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候选人综述
2021年09月23日 18:04 中国教育新闻网

  原标题:探寻优秀教师背后的精神“密码”——2021年度“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候选人综述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

  9月10日是第37个教师节,今年教师节的主题是“赓续百年初心,担当育人使命”。在教师节到来之际,全国教书育人楷模推选活动也在紧张有序地进行,在这些教书育人楷模候选人身上,我们看到了他们的高尚师德和熠熠风采;看到了他们争做“四有”好老师,努力成为“大先生”的先进性、时代性、典型性;看到了他们在勇担时代使命和责任,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中的执着和坚守。

  以崇高师德凝心铸魂、立德树人

  “严在当严处、爱在细微中”“培养出超越自己、值得自己崇拜的学生”是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部教授林崇德的人生信条。作为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首届心理专业本科毕业生,1965年毕业后,林崇德在基础教育一线工作了13年。他的教育生涯开始于如何教育品行不良学生的思考与实践之中。

  在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的薄弱校,品行有问题的学生较多,林崇德的班里进过公安局的学生就有12位。对这些学生,他没有厌恶更没有放弃,他说“我不能放弃任何一个学生,放弃了一时就等于放弃了他一生”。

  为了更好地教育这些孩子,林崇德有意识地积累学生们的心理档案和成长经历,认真分析这些学生品行不良的根本原因与环境因素,不断思考教师应当采用什么样的教育方法才能够使他们进步。在这个过程中,他深深体会到“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为人之师,就得保护和爱护学生。林崇德用正风、正气去努力改变这些品行不良的学生。

  到北京师范大学工作后,林崇德用师爱鼓励那些在学术道路上苦苦求索的学生们。有一位被林崇德提过21次论文修改意见的学生愧疚地说:“老师,我是您最笨的学生。”而林崇德却认真地说:“你是我最刻苦的学生。”在林崇德的严格要求和不断鼓励下,这名学生如今成为相关学术领域里具有较高知名度和影响力的青年才俊。

  林崇德宽严相济、细心呵护,用慈爱滋润学生成人成才。在雪域高原,西藏自治区日喀则市萨嘎县昌果乡完全小学校长强巴次仁也是学生眼中的仁爱教师。对于成绩较差的学生,强巴次仁采取“定人定科”的辅导计划,开展耐心细致的辅导;对家庭较贫穷的学生,强巴次仁为他们求医、送衣,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呵护每一个学生,让学生感受到爱的力量。

  青海省海东市第一中学教师周全中是孩子眼中可爱的“周老爸”,是领导和同事心目中的“老黄牛”,还是当地群众心目中“可学可敬”的好老师……周全中一直是个“有心人”,因为一件有心的“小事”,他还获得了“鸡蛋老师”的称号。时光回到2007年。在他所带的班级里,许多寄宿生的家庭条件困难,但又处在求学道路的关键时期。为了不让学生的营养拖“后腿”,周全中决定用自己为数不多的工资,为住宿生每天煮一个鸡蛋。有时候由于工作忙碌,超市已经关门,“脸皮薄”的他却会勇敢地向左邻右舍凑齐鸡蛋。时间久了,超市工作人员和周围老百姓都认识了他,并给他取了一个外号叫“鸡蛋老师”。一天,两天,一周,一月……如今,这项“鸡蛋工程”他坚持了整整8年。他说,只要天空还有星斗在闪烁,我们就不怕前方的路上还有坎坷,就要为教育事业继续奋斗。担任教师的30年里,周全中始终坚持用爱育人的理念,不仅传授知识,还教会了学生做人。

  习近平总书记对广大教师提出“四有”好老师、“四个引路人”、“四个相统一”的殷切希望,引导广大教师以赤诚之心、奉献之心、仁爱之心投身教育事业。这一系列重要论述和指示,也让广大教师有了更加明确的前进方向和理想明灯。正是这些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候选人的事迹,让我们看到了教师们滋润学生成人成才的拳拳之爱和凝心铸魂、立德树人的崇高师德。

  胸怀乡土与天下,不断进取与创新的使命担当

  2021年3月7日上午,一位政协委员关于“好的教育”“培养终身运动者、责任担当者、问题解决者和优雅生活者”的教育主张瞬间点燃网络,许多人因此认识了这位来自江苏无锡的高中校长——唐江澎。其实,有着41年教龄的唐江澎早已闻名基础教育界,先后在全国开设百余节示范课分享自己的专业思考和学术见解。

  2000年,唐江澎成为江苏最年轻的高中特级教师,独创的“语文体悟教学法”迅速在国内教育界产生广泛影响。2006年担任校长后,唐江澎反对“题海战术”,坚持引导师生做“终身阅读者”,想尽一切办法推进校园阅读,让图书馆走进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以“妈妈的书柜”活动促进家庭阅读,他的倡议让每个锡山高中孩子的家庭都拥有书房。唐江澎还打破了文本讲解单一学习方式格局,探索出“研习思悟式、活动体悟式、探讨启悟式”三大课堂教学模式,其研究的相关成果直接被应用到初中教材之中。

  在我国西北部边疆民族地区,也有如唐江澎一样的教师,在教学方式方法改革中勇于探索和实践。如西藏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美郎宗贞以学生为中心,运用“主体间性”课堂教学模式,营造轻松、愉悦、和谐的学习氛围,狠抓备课、交流、训练与展示等4个环节,向学生展示最好的自己,满足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26年如一日坚守初心的广西师范大学副校长、教育学部部长、博士生导师孙杰远,也因教学方式方法改革而远近闻名。2020年仲夏,在田家炳教育书院的工作室里,孙杰远带领团队录制“教育研究方法”的微课。这门课程在原有国家教师教育精品资源课程的基础上再升级,以“线上+线下”混合式课程方式切入小学教育、特殊教育专业本科课程。孙杰远说:“教学方式和手段的改革一定要与时俱进,我们不能在原有的课堂模式中停滞不前。”他推动以知识融通、实践体悟、研究内化为路径的教学方法和学习方式变革,将自身的科研内容和经验内化到教学过程中,形成自己独特的“联想+反思”教学模式。

  孙杰远的真诚、宽容、积极、乐观、奋发、共生的优秀品质润泽了许多学生和青年学者,在广西的边疆教育和乡村振兴中践行从“乡土”到“天下”的民族复兴、社会进步和国家富强的教育强国梦。

  在职业教育领域,海南省农林科技学校教师陈晓明把农民需求作为“第一信号”,把农民利益作为“第一考虑”,把农民满意作为“第一标准”,被外界称之为职业农民致富的“摆渡人”。2008年,海南省农林科技学校顺应新农村建设和高素质农民培养的需要,开创了“村官班”办学模式,把课堂搬到离农民最近的地方,成为全国教育改革创新典型案例,并推广全国。“村官”班创办之初,经费、教材、经验、固定场所、食宿、交通都需落实,陈晓明作为实施“村官班”教学管理的负责人,主动承担重任,常常深入到各少数民族乡镇摸底调查,了解他们的生产状况和需求情况,并组织专业教师编写校本教材。她本人编写的《槟榔栽培》《橡胶栽培》两本校园读物深受学生欢迎。陈晓明积极探索并总结出了专业课教学的“五理”教学法,即课堂上讲清道理——实验中说明原理——对问题进行梳理——到现场组织整理——拟方案综合管理。此法让农民学生不再觉得知识“高深莫测”,增强了学习的自信心。

  在他们身上,我们看到了坚守初心,躬耕践行,用方法改革、行动担当诠释教师的使命与责任;胸怀“乡土”与“天下”,为民族复兴、社会进步和国家富强的教育强国梦而勇于进取的创新精神;将农民需求作为“第一信号”,把农民利益作为“第一考虑”,把农民满意作为“第一标准”,为了“三农”发展而在教学方法中艰苦求索的“摆渡”精神。

  扎根乡村,用爱与教育托起农村学生美好未来

  1974年,为响应“支援山区教育”的号召,福建省南平市政和县西津畲族小学教师庄桂淦扎根省级贫困县政和县。1982年,为了照顾学生,他拒绝了父母叫去印尼打理生意的建议。2004年,为了解决留守儿童的失学困境,他在上级的领导下,将西津畲族小学改建成寄宿制学校,让留守儿童有个温暖的家。有的父母将孩子委托给他们的时候,除了身上穿的一套单衣外,一无所有。但是庄桂淦还是毫不犹豫地收留了这些孩子。由于缺少人手,他把已经退休的妻子梁纯爱拉进来充当“专业保姆”,无偿照顾那些留守儿童。庄桂淦夫妇几十年如一日和留守孩子同吃同住。

  47年来,庄桂淦收留了1000多名农村的留守儿童和贫困生,被大家称为“保姆校长”。他积极筹集资金400多万元,极大地改善了学校的办学条件。在他的帮助下,一大批学生走上了重要的工作岗位,还有一些学生学成归来为乡村振兴作贡献。育天下桃李,得满园芬芳,庄桂淦也荣获了福建省最美乡村教师、福建省五一劳动奖章等荣誉称号。

  如果说庄桂淦是大家眼中的“保姆校长”,董彩云则是人们心中的一片“彩云”。自1989年参加工作以来,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吹麻滩小学教师董彩云在西北腹地悄然绽放光彩。

  作为甘肃陇原名师,董彩云赴多地开展教研活动。了解到积石山县柳沟学区龚马家小学教学成绩在全县排名靠后,她多次带骨干教师深入龚马家小学送课,并自掏腰包捐赠体育器材。2015年,在东乡县成立了“二级工作室”,培训乡村骨干教师。一名支教教师感慨道:“董老师就像我的大姐一样给予我家的温暖。”

  作为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董彩云经常走访村户,把民族地区的教育状况和深度贫困地区存在的困难带到两会上,在她的提议下,修建的临夏至大河家的高速公路将在2022年底通车,为甘肃的脱贫巩固、乡村振兴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他们身上,我们看到了“上下同心、尽锐出战、精准务实、开拓创新、攻坚克难、不负人民”的脱贫攻坚精神,接续奋斗、振兴乡村教育、建设美好家园的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无一不彰显着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的动人与强大。

  为了中华一家亲,乐做“石榴籽”、当好“大先生”

  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美丽的沙湾市,提起第三中学教师陈丽,大家都不约而同地竖起大拇指。自从1991年从塔城师范学校毕业起,陈丽就将青春无悔地奉献给了教育事业。

  在她的文化育人理念影响下,学校形成了“3+2+1”的民族团结模式。各族学生彼此尊重、互助共进,在学生结对中共结对735对“师友”,每周一的升旗活动对最佳“师友”予以表彰。学校成立了由各族青少年组成的“塔联式”文体活动队12支,每天上午第三节课后的体育大课间“律动的青春”,千名师生共跳哈萨克族舞蹈《黑走马》,让民族团结一家亲的动人情景天天在三中校园上演。她还深入工作队所在村,绘制百米文化墙、送春联、唱红歌、同庆党的生日、组织200余次农牧民夜校,帮助当地群众爱党爱生活、学普学致富。

  与陈丽一样,祖力亚提·司马义也是一名少数民族教师。作为新疆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她成立“国语社”,坚持全面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授课;将课程与红色圣地相结合,搭建在全疆具有显示度的“新疆高校思想政治实践教育基地”,举办“沧桑巨变看新疆”微电影大赛、“新疆红色资源调查研究”等教学实践活动,提升思政课育人功能;开展“课前三分钟”“开学第一课”活动,将时事政治、民族团结、中华文化等内容贯穿其中。

  祖力亚提·司马义还身体力行地认真开展“三进两联一交友”、民族团结一家亲活动,通过走进班级、宿舍、食堂,和学生们交朋友,和家长联系,立足新疆的具体区情,指导各族学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架起了学校、社会、家庭协同育人的桥梁。许多学生对祖力亚提·司马义表达感激和感恩之情,而她自己却说:“我乐做一粒民族团结的‘石榴籽’,努力当好‘大先生’。”

  像陈丽、祖力亚提·司马义这样的老师还有许多许多。他们乐做民族团结的“石榴籽”,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引领各族学生交往交流交融,助推民族团结之花处处绽放,不懈奋斗,砥砺前行。(记者 吴绍芬)(《中国民族教育》杂志2021年第9期)

留守儿童
新浪新闻意见反馈留言板 400-052-0066 欢迎批评指正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520066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