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工信部:2020年关停垃圾短信端口6861个,基础电信企业问责到人成为治理常态

工信部:2020年关停垃圾短信端口6861个,基础电信企业问责到人成为治理常态
2021年10月11日 17:40 央广网作者: 央广网

  原标题:工信部:2020年关停垃圾短信端口6861个,基础电信企业问责到人成为治理常态

  央广网北京10月11日消息(记者 牛谷月)近日,工信部公布对政协第十三届全国委员会第四次会议第1001号提案《关于垃圾短信治理的提案》的答复。工信部表示,将建立完善垃圾短信治理的长效机制,营造一个清朗的信息通信环境。

  长期以来,短信息服务以其普及、便捷、廉价等特点成为通信的重要手段,在现代生产生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部分单位或个人违规滥用短信业务进行商业营销,影响了人民群众正常的生活秩序,侵害了电信用户的合法权益。

  工信部指出,自2008年起,工信部多次组织开展垃圾短信治理专项行动,从完善政策制度、加强行政监管、提升技术手段、畅通投诉渠道、加大违规处置等方面,逐步建立健全垃圾信息治理工作体系,取得阶段性成效,2021年一季度垃圾短信用户投诉量降至近三年来最低水平。

  据工信部披露,2020年通报、约谈、处罚违规企业共计483家(次),并依法实施信用惩戒。2020年累计关停“106”等违规短信端口6861个,实施企业内部通报批评、KPI扣分、绩效扣罚等问责考核35件(次),基础电信企业问责到人成为治理常态。2020年,工信部累计向市场监管总局、教育部、公安部等部门移交问题线索4批次3.8万条,各部门采用专项检查、约谈教育等方式严肃处理61家问题严重源头企业。2020年,累计曝光零售推销、贷款理财等垃圾短信问题严重源头企业64家(次)。

  同时,工信部表示,尽管垃圾短信治理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但由于垃圾短信有比较复杂的社会成因,治理难度大,源头治理、资源管理和执法力度等问题仍然突出。

  针对垃圾短信治理,工信部将明确基础电信企业责任与义务,依法区分短信接入、发送、制作和发布等环节,按照“谁接入,谁负责”“谁发送,谁负责”“谁制作、谁发布、谁负责”的原则,相应明确基础电信企业、短信息服务提供者(短信端口企业)、短信息内容提供者(商家)法律责任。

  就罚款限额问题,工信部表示,正在修订《通信短信息服务管理规定》。工信部指出,作为部门规章,其罚款数额主要依据《行政处罚法》等上位法的规定,有违法所得的,设定罚款不得超过违法所得的3倍,但是最高不得超过3万元;没有违法所得的,设定罚款不得超过1万元。若国家调整《行政处罚法》等上位法罚款限额规定,工信部也将依法调整相关规章的罚款限额。

  工信部表示,后续将结合新形势新要求,积极会同相关部门继续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垃圾短信常态化治理不松懈,综合运用法律、行政、技术等手段,建立完善垃圾短信治理的长效机制,坚决守护好人民群众的安宁生活,营造一个清朗的信息通信环境。

新浪新闻意见反馈留言板 400-052-0066 欢迎批评指正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520066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