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有人想借立陶宛“绝地大反攻”?

有人想借立陶宛“绝地大反攻”?
2021年12月17日 21:07 参考消息

  原标题:有人想借立陶宛“绝地大反攻”?| 锐参考

  立陶宛又跳出来给自己加戏了。

  据路透社16日报道,立陶宛表示将“寻求来自欧洲领导人的帮助,以应对来自中国的‘压力’”。

▲路透社报道:立陶宛找欧盟帮忙“出头”▲路透社报道:立陶宛找欧盟帮忙“出头”

  立陶宛总统顾问对国内媒体表示:“总统将与欧洲领导人讨论我们所面临的压力,我们认为这将引发一场关于欧盟如何在这件事上帮助立陶宛的讨论。”“我们希望我们的欧洲伙伴清楚地了解这场冲突,并采取尽可能广泛的经济行动。”

  立陶宛受到中国的什么“压力”了?

  15日,立陶宛在一份声明中宣布,已经将其驻华外交人员全部撤离。立陶宛外交部声称,中国单方面要求立大使馆改为代办处,要求驻华人员重新申请身份识别文件,这引发了“安全疑虑”。

  与此同时,“知情人士”也纷纷暗示,撤离原因是“安全顾虑”和“遭遇胁迫”。英国《金融时报》引述3名“知情人士”的话表示,立陶宛担心驻华外交人员可能会失去“外交豁免权”,继续驻留将有“安全风险”。

  台湾地区的“中央社”也引述立陶宛外交人士的话说,立陶宛外交人员的“礼遇已经被撤销”,“维安等级被降低”,并表示立陶宛担心中国会“制造更多技术障碍”,甚至“找理由停水停电”,“人身安全堪忧”……

  情况果真如此吗?

  早在上个月立陶宛允许台湾设立所谓“驻立陶宛台湾代表处”后,中国就第一时间召回驻立陶宛大使,并宣布与立陶宛的外交关系从大使级降到代办级。外交关系降级,有些待遇自然就不一样。外交人员的证件、还有使馆的安全等级,自然也得有相应调整。

  针对立方的有关说辞,中方很快就出来指出真相了。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12月17日在例行记者会上说,立方从未提出驻华外交人员证件延期申请,所谓未获中方答复的说法纯属造谣。“事实是,立方在事先没有通知中方的情况下,突然安排所有驻华外交人员不辞而别,自编自导了一出闹剧。”汪文斌还说,立方不正视并纠正自身的错误行为,反而散布虚假信息,借以推卸自身责任,中方对此深表不满并坚决反对。

▲立陶宛驻华外交机构外景图。(人民视觉)立陶宛驻华外交机构外景图。(人民视觉)

  也就是说,与中国的外交关系降级,本身就是立陶宛咎由自取。而所谓立陶宛驻华机构人员担忧自身安全的说法更是无中生有,纯属给自己加戏。

  刚刚上台一年的立陶宛政府,在对待中国和俄罗斯的问题上,各种疯狂横跳,以期获得美国肯定。因为在台湾问题上挑衅中国“表现突出”,立陶宛更一度被美国表扬是“民主灯塔”。

  但除了口头表扬外,立陶宛并没有获得什么实际好处,反而因为无法说服本国企业听从美国指挥制裁白俄罗斯,其外长和交通部长还一度双双辞职,立陶宛总理希莫尼特甚至表示不排除内阁集体辞职。

  深陷危机的立陶宛政府急需一个机会来转移国内压力,获得更多关注,于是,便有了这场对中国的“碰瓷”。

  当然一些人也需要立陶宛来演这出“我弱我有理”的戏,这样它们才能给中国扣上“经济凌霸”的帽子,安上“以大欺小”的罪名,才能有借口去污名化中国。

  果然,捧场的很快出现了。

  英国外交大臣利兹·特拉斯16日在推特上说,中国对立陶宛驻北京的外交官施加了“不可接受的压力”,并表示英国将与立陶宛站在一起,反对这种“胁迫”。

▲利兹·特拉斯推特截图利兹·特拉斯推特截图

  美国国务院也对中国表示“谴责”,理由是每个国家都应在不受“胁迫”的情况下,“决定一个中国政策的样貌”。

  岛内的民进党自然不会缺席,甚至有岛内媒体幻想,立陶宛或许是台湾“绝对大反攻”的起点呢!16日,台当局外事部门发言人表示将持续“与立陶宛站在一起”。台“驻美代表”萧美琴说,将在深化台湾与立陶宛经济链和技术合作方面“竭尽全力”。

  对此,俄罗斯科学院世界经济与国际关系研究所副所长洛马诺夫说,西方广泛利用驱逐外交官的做法对俄进行施压,却指责中国对立陶宛施加“不可接受的压力”,而这只是中国对立陶宛的错误举动做出的正当回应。

  而对于自作主张“碰瓷”中国,然后找欧盟“出头”的立陶宛,德国主流媒体《南德意志报》曾评论道,在立陶宛采取“单方面行动”之前,欧盟一直对北京在台湾问题上的敏感性表示尊重。但立陶宛政府为了“向拜登证实,立陶宛是美国忠实的伙伴”,却在未和欧盟伙伴协商的情况下,打破了这一共识。立陶宛的“单方面行动”,令欧盟陷入两难境地。其他欧盟国家必须向立陶宛表明这种行为是愚蠢和自私的。

  如今,走投无路的立陶宛还想“绑架欧盟”一起对抗中国,果然是既愚蠢又自私。

责任编辑:朱学森 SN240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