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双减典型】华海双语学校:小班分层教学打造高效课堂 智慧课堂实现“绿色高分数”
课堂上,实行小班化双语教学、分层走班,打造智慧高效课堂,让每个学生有一门学科特长;课堂外,有几十门校本选修课程,每个学生必修马术、击剑,至少要具备两项运动特长和两项艺术特长,并且各有一项锻炼及享受终身;师资上,华附名师领衔,实力雄厚……“选择这所学校就是为孩子选择了一路伙伴、一种气质和一段缤纷灿烂的青春。”家长口中的这所学校正是广州市海珠区华海双语学校(以下简称“华海双语”)。
学校开设了马术、击剑等丰富校本选修课程,让同学们的兴趣、爱好、特长都得到了充分发展,素质得到全面提高
开办于2021年9月,华海双语位于海珠国际创新谷内,是九年一贯制寄宿学校,是海珠区第一所省教育厅直属教育品牌合作分校、第一所国际化双语教学的学校、第一所基于国家课程的国际化课程体系学校。“双减”下的教育新生态里,华海双语传承华附的卓越基因,以完整的现代教育塑造高素质的现代人,让孩子们在快乐和成功中成就“绿色高分数、全面高素质、儒雅高品位”。
绿色高分数
推行小班化高效能的课堂,自编“课时精练”作业
师资水平决定学校的教育质量。作为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以下简称“华附”)教育集团的重要一员,华海双语的管理团队和骨干教师均由华附本部委派,并由华附校长姚训琪出任名誉校长。同时,面向全球招聘优秀教师,硕士以上占80%,60%教师具有5-10年工作经验,中外教师比例6:1。华海双语校长袁爱民介绍,通过校内培训、“青蓝工程”师徒结对、华附本部老师到校成立名师工作室等方式,打磨出一支全球视野宽、专业水准高的教师队伍。
有了雄厚的师资力量作为坚实保障,如何深耕课堂主阵地?袁爱民指出,学校推行“绿色高分数”,所谓绿色代表着轻松和快乐,用高效能的课堂实现低负担的作业,最后造就高分数的考试成绩。基于此,华海双语实行小班化、精细化的管理,小学每班25人、初中每班30人,师生比高达1:8,确保每个孩子都能得到充分关注,提供了更个性化的成长环境。
值得一提的是,充分利用小班化优势,华海双语对数学进行分层走班教学。根据学生的学习水平和能力,细化分成A、B、C三个层次。袁爱民介绍,并不打破原有的行政班,而是学生在上数学课时,按各自程度到不同的班去上课。分层班的教学目标一致,只是进度和教学方法有差异。
“
“既让优生更优,更使中、弱生得到合适的进度迎头追赶,让所有学生都能在原有的水平上有较大提高和实质性突破”,袁爱民说。
高效智慧课堂是实现绿色高分数最重要的途径。在初一地理的一节学习世界气候的课堂上,老师邓一民先给学生观看了电影《疯狂动物城》的部分片段,随后让学生通过不同动物居住的地方,推断所在地气候,再给这些动物找家乡。活动一开展,学生个个很起劲,畅所欲言,最终从了解气候上升到学习人与自然和谐相处。邓一民的课堂是华海双语高效智慧课堂的一个缩影:学生求知欲望被调动起来,主动探求知识的关联及其特征;教学目标简明、教材处理科学、教学原则先进、教学环节紧凑、教学方法适当、课堂气氛和谐。
袁爱民表示,一节好课以学生为本,让学生主动学习、互动学习,产生学习的内驱力,将学生“应该的学习”变成“喜欢的学习”。邓一民介绍,在中学部,老师摒弃说教,课堂形式以学生合作、演讲等活动为主。
初一学生杨家淳最喜欢课前演讲,“我们根据设定的主题进行演讲,不仅提高了表达能力,也提高了思考能力。”在小学部,据年级组长江碧怡介绍,针对小学生的特点,在课堂上开展丰富的游戏和活动,让学生乐学、会学,成为课堂的主人。
“老师会开展很多游戏,我觉得很有趣的同时,也更好更快地接收知识”,五年级学生马嘉蔚说。
作业优化上,份量适中、难易适度、因材施教。令人惊喜的是,不同于采购统一训练册的方式,华海双语的科任老师自编“课时精练”教辅资料,推行作业的校本化、班本化。“适合的才是最好的。根据不同学生的情况,老师自己编制适量的题目,让学生从作业中也能获得‘最适合的教育’”,袁爱民说。
作业形式也多样化,除书面作业外,根据教学内容布置实践性、探索性、研究性、创造性作业。在五年级学生学习《将相和》时,江碧怡布置的作业是完成《将相和》课本剧表演。学生自发写剧本、组织表演,不到两天,就完整地呈现了整个故事。江碧怡说,“学生愿意做、开心做,积极性很高,通过表演的方式还能更深入地理解人物形象,学习爱国精神。”
全面高素质
三大板块提升核心素养,丰富校本课程兑现天赋特长
“‘双减’减掉的是过重的课业负担,而‘减’了之后要思考怎样让学生得到全面发展。”袁爱民表示,华海双语让每一个孩子都“全面高素质”,通过构建并完善由60%国家基础课程、30%国际理解课程、10%校本高阶特色课程三个版块组成的、适合学生发展的NIC中西融合课程体系,让每个学生都能在学校找到自己的“最近发展区”,全面提升学生核心素养。
袁爱民介绍,学校减轻学生过重负担,绝不增加课时量,高质量开足开齐国家基础课程。在深刻理解国家课程标准基础上,基于校本实际实现对国家课程的创造性实践,以更好地适合学生的学习需求,更好地提升教与学的质量。
作为一所双语学校,华海双语突显双语教学优势,强化英语课程,结合必修课程、外教课程、拓展课程、活动课程,以中西融合的教育方式进行双语教学。在30%国际理解课程中,开设外教英语、英语配音、英语戏剧等课程,提高学生英语水平,为学生真正成为具备跨文化背景的精英人才奠定基础。同时,开设了一种特殊的“外教选修课”,由外籍教师来上,充分发挥外教在学科、体育、艺术等方面的个人特长,给学生创造浸润式的英语学习环境,达到“双语、双文化”的融会贯通。
“华海双语要培养具备‘3221’基本素质要求的学生。”袁爱民介绍,“3”是每个学生每天至少有30分钟的阅读时间,并且养成享受阅读进而慧读的好习惯;第一个“2”是每一个学生要具备至少两项体育特长,其中一项能够陪伴他锻炼终身,成为终身运动者;第二个“2”是每一个学生要具备至少两项艺术特长,其中一项能够陪伴他享受终身,成为优雅生活者;“1”是每一个学生要具备至少一项学科特长,既为绿色高分数助力,也给自己带去自信和阳光。
因此,移植华附优质课程体系,并在传承的基础上适当创新,华海双语开设了近100门校本特色课程,包括学科类选修、体育类选修、艺术类选修。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兴趣爱好,自由选择自己喜欢的课程和老师,走班上课,从而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需求,让学生发挥特长,实现“天赋兑现”、全面高素质发展。
“我选修了数学思维、足球、水彩。学校的课程非常丰富,每一天都是全新的体验,非常充实。”初一学生杨家淳原先在越秀区上小学,她说当初选择来华海双语就读,很重要是看重了学校丰富的课程、多元的展示平台。从未学过主持的她,在华海双语首届艺术节主持人大赛中一举夺得“金话筒奖”。“多样的课程和活动激发我们探索潜能,更好地认识自己,并把这些优点发扬光大。”杨家淳说,“我在小学比较内向,现在越来越自信了!”
儒雅高品位
学生读名著品名曲赏名画
“10月是英语文化节,我们可以参加英语达人秀、体验西餐;11月是体育文化节,每个班代表一个国家来展示体育文化;12月是国际艺术节,有小歌手比赛、书画大赛、外语戏剧演绎……特别开心的是,我们还能学习马术、击剑。”谈起学校的活动,五年级学生马嘉蔚如数家珍。袁爱民指出,华海双语的教育理念是要“回归教育原点,培养未来精英”,学生未来要成为社会栋梁,品位的提升不可或缺。学校通过一系列课程和活动让孩子们提升审美能力,获取较高的个人品位。
针对这样的目标,华海双语实施“三名工程”,强调学生读名著、品名曲、赏名画。从小学一年级开始,学生一个学期读5本名著、品5首名曲、赏5幅名画。“这样坚持 9 年下来,孩子们的艺术素养和品位提升必将让其受益一生,让他们能够优秀做人、成功做事、幸福生活”,袁爱民说。
在华海双语的田径场里,不时能看到学生驭马而行、遛马喂马,一个个英姿飒爽,气宇轩昂,这是学生在上马术课。袁爱民介绍,在华海双语,基础马术课是必选课程,“学生不是上马骑个马而已,它是一个完整的课程体系,包含了解马的知识、了解马术运动、掌握基本骑术、学会人与马的和谐相处等内容,实际上是跨学科、跨知识的融合课程。”
同时,华海双语建有专业的击剑训练馆,把击剑也作为学生的必选课程,短短几个月便结出果实。在2021年海珠区中小学生击剑锦标赛中,一年级学生李铭嘉获得小学丙组女子佩剑个人第三名。此外,舞蹈、形体、美术、声乐、合唱……通过一系列美育课程,启发孩子认识美、掌握美、展现美。其中,啦啦操队仅训练一个月,就在全国啦啦操比赛中崭露头角,获得第五名。
袁爱民强调,双语学校不意味着一味学习外国文化,反而更要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把学生培养成为既有中国精神,又有全球意识的未来精英人才。“目前,学校开设了国学、国画、书法、武术等传统文化课程。接下来,还将利用康乐河这一便利资源,开设龙舟等水上运动项目。”袁爱民表示,华海双语致力于让学生养成儒雅高品位,成长为终身运动者、责任担当者、问题解决者和优雅生活者,成为优秀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在新学校学习生活了一个学期,我感觉很不错,非常喜欢学校的老师和课程。学习氛围也特别好,我还被评为了语文之星,”马嘉蔚笑着说。马嘉蔚的妈妈周女士说,孩子从天河区转学过来,就读一学期后,明显感觉孩子的精神面貌和学习效果提升了,作为家长很满意,“孩子的爷爷奶奶和我都是华附人,期待孩子在华海双语传承华附精神,成长为更好的自己!”另一名学生王同学的家长表示,“华海双语的办学理念具有中国精神,又具有国际视野,一定会让在这里学习成长的孩子们播种幸福之光,包容千山万壑,走向星辰大海。”
图片:校方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