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杭州首例确诊病例可能在1月19日感染,病毒或已传播至第三代
据央视新闻消息,1月27日凌晨到下午两点,杭州又新增本土确诊病例8例,两天时间,杭州本轮疫情已累计报告本土确诊病例14例,另外,还有初筛阳性感染者6例。又是奥密克戎,杭州疫情,正在面临哪些挑战与压力?《新闻1+1》连线浙江省卫健委副主任夏时畅,共同关注:杭州,迎战“奥密克戎”!
杭州迎战“奥密克戎”,两天累计确诊14例本土病例
1月25日晚上10点,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滨江院区报告,在发热门诊就诊患者中,发现1例本地初筛阳性人员。26日凌晨,该人员被诊断为新冠肺炎确诊病例。从第一例阳性病例被发现,到27日下午两点,短短两天时间,浙江杭州本轮由奥密克戎变异毒株引发的疫情已累计确诊14例本土病例。
杭州本轮疫情大部分确诊病例都在一家餐饮公司,已关联到附近小区,还有3例已溢出省外
浙江省卫健委副主任 夏时畅:杭州市本轮疫情是由慧而特(中国)餐饮设备有限公司引起,这个企业共有297名员工,这次发现的病例大部分是该企业员工。另外有个别是附近小区居民,这个小区有商业房、餐饮店等,企业员工也会去购物、就餐,所以跟小区居民有一些关联。另外,企业附近的隔壁小区里举行过婚宴,婚宴当中也发现了病例。另外,由于这家公司21日开了年终总结会之后就放假了,一些员工返乡过节,所以有3例已经溢出到省外。
引发杭州本轮疫情的餐饮设备公司,297名员工分散在哪?
浙江省卫健委副主任 夏时畅:慧而特(中国)餐饮设备有限公司,共297名员工,其中240名员工都在杭州12个县市区内,另外有57名员工返乡过年,在兄弟省市。而留在杭州市的员工,主要集中在滨江区。
杭州本轮疫情现有确诊病例属于一个传播链
浙江省卫健委副主任 夏时畅:杭州本轮疫情现有的病例,传播链是清楚的,就是以慧而特(中国)餐饮设备有限公司员工为主,以及他们的关联人员有关。包括租住一个房间的、隔壁小区一起用餐吃饭的、一起参加婚宴的等等。虽然已经有了社区传播,但他们之间的传播链非常清晰,属于同一个传播链。
针对奥密克戎传播特点,杭州精准划分“三区”,设立重点风险监测区
浙江省卫健委副主任 夏时畅:杭州本次划分封控区、管控区、防范区主要考虑两个因素:以小单元划分,尽可能做到精准,同时要罩住所有危险因素。所以专家组认真分析研判后划分了三区,包括阳性感染者所在的区域都划了三区。对于餐饮设备企业留在杭州本地的240名员工,除了已经确诊的病例转入医院治疗,其他员工都作为密接隔离。另外,对于240名员工所居住的楼栋、小区或者农村的自然村都作为重点风险监测区域,这些区域人员要做到连续三天每天一次核酸检测,排除可能存在的风险。另外这些人员去过的场所,比如超市、棋牌室、影剧院等,在同一时空一段时间内伴随的人员也要进行管控。
杭州首例确诊病例可能在1月19日感染,一周时间病毒可能已传播至第三代
浙江省卫健委副主任 夏时畅:21日餐饮设备公司开年终总结会,24日首例病例感到有症状,第二天去医院主动就诊初筛阳性。我们推断他可能感染的时间是在19日,这样来看,从19日开始到病例诊断已经将近一周时间,在这一周时间可能有三代病例传播。
杭州疫情,如何防止进一步外溢?
1月25日,杭州市报告发现1例阳性人员,经基因测序,为奥密克戎变异毒株。两天时间,杭州本轮疫情,已经发生外溢。贵州安顺、江西上饶各报告1例与杭州相关联的阳性感染者。临近春节,杭州本轮疫情面临哪些压力?
杭州本轮疫情与境外进口物料存在密切联系
浙江省卫健委副主任 夏时畅:杭州本轮疫情发生之后,对工厂进口物料、原料进行了检查,这些原料都是没有使用,还在仓库里面的,一共检测出4份双基因阳性,检测结果是奥密克戎毒株。同时也对所有阳性感染者都做了全基因测序分析,通过比对发现,与浙江省现有输入的入境人员发现的奥密克戎毒株不一样,与国内其他城市流行的、或发现的奥密克戎毒株也不一样。我们查验了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资料,发现与国外去年12月11日上报的毒株同源性非常高,专家研判完全一致。从物料检测情况来看,我们初步认为这起疫情与境外进口物料存在密切联系。
春节临近,准备离杭的市民,还能出行吗?
浙江省卫健委副主任 夏时畅:①如果要离开杭州去别的城市,建议要查验目的地的防控政策,比如是不是需要提供48小时之内有效核酸检测证明,先查清楚再出发,不然就必须在机场、火车站临时做核酸检测,可能会带来一些麻烦。②建议非必要不外出,如果有必要,还是做核酸检测,并了解自己的健康状况再出行。
宁波曾在进口布料中检出病毒!应高度注意进口物品
浙江省卫健委副主任 夏时畅:最想提醒大家的是,从我国进入常态化防控以后,包括从全国各地发生的本土传播疫情来看,从人传人、到物传人,以及相关污染环境导致人的感染,后两者的情况出现频率在不断增加。前不久,宁波发现从国外进口密封布料中检出病毒,所以我们要更加关注,包括境外快递、邮件等物品防控消杀,要做好相应防护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