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3月31日电 (记者 梁晓辉)安徽小城屯溪,中国国务委员兼外长王毅30日在此间同来华出席第三次阿富汗邻国外长会的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举行会谈。
会谈前,站在黄山水墨风景的中式屏风前,中俄外长戴着口罩,背靠两国国旗行“碰肘礼”的画面被媒体定格。这是俄乌冲突爆发以来拉夫罗夫首次访华,也是冲突爆发后中俄两国外长首次面对面会谈。
中俄关系会否因乌克兰危机等外部事件和美西方国家的挑拨受影响,如何让乌克兰早日重归和平……关键时刻,中俄外长的这次互动为外界高度关注。
其一,乌克兰危机会否影响中俄关系走向?
乌克兰危机以来,一些西方国家试图借此挑拨中俄关系。在此次会谈中,王毅指出,中俄关系经受住国际风云变幻新的考验,保持正确前进方向,展现坚韧发展势头。双方发展双边关系的意愿更为坚定,推进各领域合作的信心更为牢固。
拉夫罗夫表示,俄方愿同中方一道,持续加强高水平战略协作,深化双方各领域互利合作。
国际问题研究专家认为,双方表态显示出,中俄高水平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并没有受到乌克兰危机的影响,两国合作“无上限”的状态依然持续。
会谈同日,中国外交部通过记者会阐释了“无上限”的具体所指:中俄合作无上限,争取和平无上限,维护安全无上限,反对霸权无上限。并同时强调,中俄关系不结盟、不对抗、不针对第三方。
历史地看,中俄关系不是一时的利益合作,而是长久的、战略层面的相互依托。两国关系发展有着清晰的历史逻辑,也有十足的内生动力,包括两国合作的需求、共同维护安全的需求等,体现出明显的独立自主价值。
面对乌克兰危机带来的“考验”,王毅曾表示,不管国际风云如何险恶,中俄都将保持战略定力,将新时代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不断推向前进。“不受第三方的干扰和挑拨。”
华东师范大学俄罗斯研究中心秘书崔珩认为,此次中俄外长会的举行重申了这一立场。两国关系仍将按照既有节奏继续推进。
其二,中方的主张客观公允,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
当前,乌克兰危机溢出效应正波及全球,影响世界和平稳定和经济复苏,人们对世界陷入分裂对抗充满担忧。如何让乌克兰早日重归和平,王毅在会谈中用四个“支持”再次阐明当前形势下的中方立场:我们支持俄乌双方克服困难继续和谈,支持迄今谈判达成的积极成果,支持现地局势尽快实现降温,支持俄罗斯以及各方为防止大规模人道危机所作的努力。
王毅还重申:中方一贯支持世界走向多极化、国际关系实现民主化,一贯主张维护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国际关系基本准则,一贯在国际事务中秉持客观公正,始终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
和为贵是中国几千年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之一,中方历来主张和平,反对战争。乌克兰危机爆发以来,中国始终为推动局势降温、早日实现和平作出努力。早在危机爆发初始,王毅便迅速与拉夫罗夫通话,提出“应彻底摒弃冷战思维,通过对话谈判,最终形成均衡、有效、可持续的欧洲安全机制”的中方主张。
当下,乌克兰局势出现积极信号,王毅当面提出的四个“支持”这一明确的立场,表明中方始终根据问题本身的是非曲直判断形势、决定政策,并一直以自己的方式,为早日实现和平作出努力。这与西方非敌即友、非黑即白、选边站队的立场,采取的拱火浇油、趁火打劫的做法形成鲜明对比。
“中国的立场清晰明了,在战争与和平问题上,站在和平一边,在单边制裁与对话谈判之间,站在对话一边,在拱火浇油与降温灭火之间,站在降温一边。”外界认为,在化解乌克兰危机中,这一立场是明确的。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教授、前海国际事务研究院院长郑永年日前表示,中国是文明大国,有自己的立场,不会简单“选边站队”。中国不鼓励战争,也对战争感到遗憾;同时,中国反对战争,也反对战争的根源。
他指出,要用政治、外交的方法解决问题。情绪不解决问题。一个大国要发挥建设性作用,就不能简单选边站。
中国的立场坚定明确,行动也是实际的。劝和促谈外,中方两次向乌克兰提供两批人道主义援助。日前,在被问及中国是否可当俄乌和平协议“担保方”时,中方依然表态积极:“将继续以自己的方式为推动乌克兰局势缓和发挥建设性作用”。
外界认为,这显示出中方“始终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如王毅所言,时间将证明,中国的立场是负责任的,也是经得起历史考验的。(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