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最需要新冠疫苗保护的群体,接种率仍不乐观

最需要新冠疫苗保护的群体,接种率仍不乐观
2022年11月27日 15:12 新京报作者:戴轩 王贵彬 王嘉宁

  11月以来,北京地区已报告4例新冠肺炎死亡病例,均为高龄老人。在此前多地发生的本土疫情中,老年人均是新冠面前最脆弱的群体。

  随着变异株传播力增强,即便深居简出,老人也无法将病毒彻底隔绝在外。从医学角度而言,接种疫苗是预防感染后重症或死亡的最有效手段。令人担忧的是,老人接种现状仍不乐观。

  对疫苗缺乏认识、担忧加重基础病、被偶合反应吓倒……这些都是进一步提高老年人接种率的“拦路虎”。专家认为,要进一步加强科普的力度和细致程度,增加不良反应检测系统的公开性,以及完善接种事故保险。在基层,则推出了流动接种队、爱心接驳车等服务,增加疫苗的可及性。

  冬季到来,你家老人接种疫苗了吗?

  死亡病例大部分为老年人

  谁是新冠面前最脆弱的群体?

  11月23日,北京市一名87岁新冠感染者死亡,这已是11月以来,北京地区出现的第4名死亡病例。整合官方公开的医疗信息可发现,四人的共性在于均为高龄老人:两人87岁、一人91岁、一人88岁,且各自合并多种基础病,如高血压、老年痴呆、慢性支气管炎、肺炎。

  类似情况在多地本土疫情中曾有发生。

  今年初,香港发生的大规模疫情波及养老院,出现大量老年人死亡病例;今年3月18日,吉林省新增2例本土死亡病例,二人年龄都超过60岁、合并严重基础疾病;今年4月下旬,上海市卫健委相关负责人表示,截至4月25日,上海市共有死亡病例190例,最小33岁,最大101岁,平均年龄82.52岁,70岁以上死亡病例占总数的86.32%。死亡病例中12例曾接种过新冠疫苗,其余均未接种。

2021年3月28日,北京西城区第一文化馆新冠疫苗接种点,老人接受新冠疫苗注射。新京报记者 王嘉宁 摄2021年3月28日,北京西城区第一文化馆新冠疫苗接种点,老人接受新冠疫苗注射。新京报记者 王嘉宁 摄

  疫情中,首当其冲的无疑是老年人。

  中国疾控中心免疫规划中心主任医师余文周曾表示,病例总数中,老年人群病例所占比例低于年轻人群,但老年人一旦感染,引发重症以及死亡的风险都远远高于其他人群,从最近几次疫情分析,死亡病例中90%甚至95%以上为60岁以上的老年人。

  降低流动性、提高养老机构防护等级是避免老年人感染的有效尝试,但并不能完全隔绝外界的风险。余文周称,鼓励没有接种禁忌的老年人尽快接种新冠疫苗,如果已经满足加强免疫接种条件,还要尽快接种加强针。

  老年群体疫苗接种不乐观 仍存多重疑虑

  不过,这一最需要接种疫苗的群体、接种现状并不理想。

  国家疾控局副局长常继乐近日介绍,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全程接种2.28亿,覆盖人数和全程接种人数分别占60岁以上人口的90.65%和86.38%;80岁以上老年人的全程接种率为65.7%,加强针接种人数占80岁以上老年人总数的40%,疫苗接种率不是很高。

  2022年5月21日,江苏省苏州市姑苏区双塔街道老年居民在流动疫苗接种车上接种新冠疫苗。图/IC photo

  什么阻碍了老年群体接种疫苗?

  北京某区疾控中心免疫科科长告诉记者,老年人的身体状况较复杂,基础疾病较多,其中一部分人群所患疾病属于禁忌症范畴,不适合接种疫苗;一部分人认识不到疫苗的作用,不愿意接种;还有一部分人对于健康比较敏感,接种疫苗后发生或听说身边人发生偶合反应(产生与疫苗无关的症状)并将其归因于疫苗,不愿意继续接种。

  事实上,老年人所担忧的基础病,恰恰是应当尽快接种疫苗的理由之一。

  余文周解释称,老年人有很大比例具有一种或多种慢性病,感染新冠病毒后,其发展为重症和死亡的风险会增加数倍甚至几十倍;另外,新冠病毒感染引起的症状,也会导致一些慢性病症状加重。如高血压、糖尿病等较常见的基础病,是新冠发生重症和死亡的危险因素。如果感染了病毒,会导致原有慢性疾病的症状更严重或者更容易出现合并症。

  而关于偶合反应,上述免疫科负责人表示,我国接种新冠疫苗的人群已经达到九成以上,几乎是人人都曾接种,因此,由于个人健康因素,不接种疫苗也会发生症状,此时也容易导致将这些症状和疫苗关联起来。

  对于老年人深居简出、不必特意接种的观点,疾控部门多次解释称,老人虽然很少出门,但家人、探视人员、照顾人员都有感染病毒的机会,病毒并没有被“隔绝”。而这也意味着,即便减少了流动、增加了日常防护,随着变异株传播力、隐匿性的增加,老人被感染的风险仍然存在。

  多地区创新服务举措 为接种增加便利

  如何让老年人愿意接种疫苗?

  今年9月,中疾控周报刊发了一篇题为《Perspectives: Promote COVID-19 Vaccination for Older Adults in China》的文章,其中建议,应优先、重点考虑老年人作为疫苗接种人群。患慢性病不会导致疫苗的额外副作用,也没有证据表明接种会影响慢性病控制,因此应鼓励患慢性病的老人积极接种疫苗。上述免疫科负责人表示,虽然对于新冠疫苗的科普不时进行,但仍需要加强力度,尤其是将科普、解读做得更加细致易懂。

  此外,文章还建议改进预防接种不良事件监测系统。国内AEFI监测系统仅限于疫苗接种诊所、医疗机构、疾控中心和疫苗制造商的报告,没有向公众开放。相比之下,美国的疫苗不良事件报告系统(VAERS)会接受来自公众的报告。我国应定期收集公众关于预防接种不良事件的报告,定期公布数据,以有效减少公众的担忧。

  此外,除了预防接种不良事件基本保险外,额外的疫苗接种事故保险可能是解决老年人对新冠疫苗安全性担忧的一种方法。

  国际上,与新冠疫苗相关的严重不良事件有两种形式的赔偿:一是由商业保险公司充当保险人,二是政府支付赔偿。在我国,虽然商业保险公司为预防接种不良事件设计了额外保险,但公众需要自付保费,有些还不接受老年人投保。国内一项对老年人及其家庭成员的调查发现,在对是否接种新冠疫苗犹豫不决的人群中,如果政府提供补贴的额外保险,51%的人增加了接种的意愿。这一结果表明,政府帮老年人支付保费,可以提高新冠疫苗的接种率。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提高疫苗可及性也是一项重要举措。记者了解到,北京各地区在这方面推出了不少创新举措。

  2022年4月14日,北京珠市口大街,“天坛街道流动疫苗接种车”停在小广场上,为陆续前来接种疫苗的老年人服务。新京报记者 王贵彬 摄

  例如,大兴区、丰台区、石景山区等地通过疫苗接种车、爱心接驳车的方式,减轻老人往返负担;门头沟区设置流动接种队,在山区各村庄推动疫苗接种等。也有地方设置了疫苗热线,安排医务人员解答市民的问题。

  冬季到来,疫情仍未结束,北京日增感染者数已超过4000。希望更多老年人放下顾虑,及时接种疫苗。

  新京报记者 戴轩

  编辑 张磊 校对 赵琳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