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人愿意相信他们所热爱的民主正在衰落,或者走向战争。但从某些方面来看,第二次美国内战已经开始了。”
美国《国家利益》杂志的评论这样说。
这一年,枪支暴力愈发严峻,美国“灵魂”遭遇撕裂之痛;普通民众权利被当作党争筹码,“美式民主”在裂痕上狂奔;为霸权拉帮结派、对盟友笑里藏刀,“美式优先”频频惹火烧身。
重重“怒火”之下,美国更乱了……
“美式毒瘤”,怒火中烧
“砰!砰!砰!”
美国是全球发达国家中因枪支暴力死亡率最高的国家。过去30年,超过100万人死于枪口之下。2022年以来,这一数字已超4万。
10岁的杰斯·卢瓦诺斯就是其中一位。
每天早上,卢瓦诺斯都会为他的祖父母煮一壶咖啡。直到5月24日,一名18岁的高中生冲进得州罗布小学的教室疯狂射杀,卢瓦诺斯和他的18名同学倒在血泊中,再也没能回家。11岁的米亚·卡里略慌乱之下抹上身边中枪同学的血,“让自己看着就像是死了一样”,才躲过一劫。
枪支暴力似毒箭般穿透美国的心脏,也如毒瘤般深入骨髓难以祛除。曾在枪击案中经历丧子之痛的父亲奥利弗愤怒了,“尽管我们努力阻止枪击案发生,但它依然存在,永远不知道明天哪里又会发生。”
到底如何才能避免悲剧重演?
美国人心中早有答案。成千上万示威者在全美各地集会,要求议会通过控枪法案。重重压力下,美国两党终于达成妥协,推出号称“近30年首个重大控枪法案”。
但讽刺的是,不到一个月的时间,7月4日“独立日”当天,伊利诺伊州庆祝活动上又现夺命扫射。美国人的怒火再度被点燃:还有什么比庆祝自由的这一天发生恶性枪击,更具有美国特色?
枪患难解,“美国梦”变“美国病”。这背后折射出的是社会贫富差距持续扩大,国内暴力极端分子成美国面临的新威胁。而拥枪派利益集团与政客的金钱瓜葛更是太深,控枪法案终究只是“隔靴搔痒”,难以成为祛除毒瘤的“良方”。
“美式民主”,“裂”火攻心
“美国可能会在下次选举时陷入内战……人们分歧重重!”
内战,是美国今年的另一热门社会话题。随着堕胎权之“战”沸沸扬扬,对立的怒火在美国人心头翻滚、延烧。
美国联邦最高法院推翻“罗诉韦德案”后,堕胎权反对者迅速为此欢呼。特朗普形容这是“一代人中最大的胜利”,并归功于他在总统任期内将三位保守派大法官送入最高法院。
堕胎权支持者们则在多地举行大规模游行示威,有人当街焚烧美国国旗,抗议悲哀性的“倒退”。俄亥俄州一名因强奸而怀孕的10岁儿童受法院裁决影响无法接受堕胎手术,更是引起轩然大波。
“今天的美国,感觉就像是一个国家中有两个非常分裂的民族群体。现在,他们彼此离得更远。”驴象之争加剧美国社会分裂,政治冲突升级,把诸如堕胎、枪击等争议性社会议题当作政治筹码,火上浇油。
回看这一年现实版“权力的游戏”,FBI突击搜查特朗普私人住所,撬开保险箱、带走大量机密文件,无疑是其中最为戏剧性的一幕。
而事件所引发的政治暴力激增,点燃了又一个“政治火药桶”,让爆发内战的风险直线上扬——特朗普的支持者纷纷号召拿上武器发动“内战”,执法人员收到死亡威胁,国会骚乱的噩梦步步逼近。
中期选举前后,两党缠斗愈发白热化。站台拉票时“嘴炮”不断,拜登抨击特朗普代表“威胁美国根基”的极端主义,后者则回击对方才是“国家的敌人”;共和党拥趸“炒作”推特2020年大选期间曾为拜登之子删帖,民主党掌控的国会骚乱调查委员会将向司法部提交针对特朗普的刑事指控。
“美式民主”,乱象加剧。而随着特朗普正式宣布参选,拜登团队开始为大选做准备,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已在路上。
“美式优先”,惹火烧身
“美国不会为此道歉,我也不会道歉。”
这才是美国面对亲密盟友的最真实态度。
欧洲为过冬发愁之际,美国不仅向其兜售高价能源和武器,还推出带有“歧视性补贴”的《通胀削减法案》。法国总统马克龙为此亲赴美国向拜登抱怨,却换回了拜登这句“不道歉”。
欧洲议员大为恼火——如果美国在贸易保护主义政策上不让步,就上“核选项”!剑拔弩张之际,一场贸易战似乎迫在眉睫,昔日亲密盟友渐行渐远面临“离婚”风险。
对大西洋盟友态度渐冷之际,美国转头前往其他地区拉帮结派、煽风点火。
中东地区战火纷飞背后,几乎总有美国的身影。今年,美国又企图拉拢多国打造“中东版北约”,加剧地区紧张局势。
但伊拉克、阿联酋等国并不买账,沙特外交大臣费萨尔在拜登结束中东之行后直接“打脸”说,他不知道有任何关于海湾国家与以色列组建防御联盟的讨论,沙特也没有参与此类谈判。
在亚太,美国正式启动“印太经济框架”,推销所谓“印太战略”。菲律宾金砖国家政策研究会研究员安娜·马林博格-乌伊批评说,美国不断图谋在亚太制造分裂和对抗,只会给地区制造混乱和不稳定,加剧亚太国家的担忧。
在乱象丛生、怒火重重中,美国是否已经迷失了方向?自诩“民主灯塔”,其种种行径却处处彰显“灯下黑”的双标本质。愤怒风暴冲击之下,“美利坚分众国”(The Disunited States of America),会在未来的某一天成为现实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