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贝壳财经讯(记者王真真)2月23日至26日,“世界旅游联盟·湘湖对话”在杭州举办。本次活动以“和合共生·塑造未来旅游生态”为主题,围绕“协调合作——推动旅游业振兴繁荣”“创新发展——探索旅游未来趋势”“兼容并蓄——助力旅游业高质量发展”为议题进行讨论。活动中,春秋集团总裁王炜接受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采访时表示,疫情以来,为了顺应游客旅游消费需求的变化以及实现企业自救,春秋集团在航旅产品上开拓出了专注本地游产品的“春秋微游”,“春野秋梦”营地露营品牌以及超级预购及随心飞等产品。随着航旅市场的恢复,这些产品是否继续做下去的决策权并不在企业,而是在市场。
本地游产品可反哺至跨省乃至境外旅游市场
疫情发生后,春秋旅游聚焦本地游推出了主打本地客源深度游的“春秋微游”项目,将旅游的目光从长线游产品回笼至身边,为游客呈现身边可见、随手可得、随心可享的文化和旅游特色产品服务,如在“上海微旅行”产品中,游客可感受“建筑可阅读、街道可漫步、城市有温度”的美好生活图景。此外,春秋集团还切入露营赛道推出了“春野秋梦”营地,截至目前,其已在上海、北京等地建有近20个营地。
王炜表示,这些旅游产品都是疫情期间,为了确保员工有事可做、有工资可拿,企业做出的一些自救行为,等旅游业务真正恢复以后,员工还是要回归本职工作。
对于疫情期间开拓出来的旅游产品和跨业态发展,比如营地,王炜表示,“我们不能小看每周可以有几百个客人的旅游产品,这些客人进入跨省游、海外游等市场所带来的收益是无法估量的,所以营地产品做是一定会做的,至于接下来该如何做,我们内部还在探讨。”
此外,王炜还表示,疫情期间顺应旅游消费需求所推出的这些产品,只要市场有需要就可以继续做下去。同时,一些本地旅游新产品还可以反哺到跨省乃至境外旅游市场。如疫情期间,对本地游的深度挖掘,尤其是对中国文化的深度挖掘和体验,其实也可以作为吸引外国游客来中国入境旅游的一个亮点。“春秋集团现已将一些本地微旅游的产品内容翻译成英语、日语等导游词用在入境旅游产品上,这些是我们公司内部的一个长期行为,需要不断地迭代更新。”
春秋集团疫情期间的整体离职率不到15%
王炜介绍,从集团的战略层面来说,共有三个方面,第一个是做好航旅融合发展,这是集团一个最大优势;第二个是旅游行业复苏的准备工作,第三个则是更多地去做中国文化的输出,也就是入境游的发展。
目前,随着20个国家出境团队游的重启,春秋集团借助春秋航空的资源在东南亚等旅游目的地已实现了逐步恢复,其中单泰国一个旅游目的地,春秋航空已做到全国一周52个航班的量。另外,在一些欧洲等旅游目的地上,春秋集团也会和其他航空公司合作打造旅游产品。
谈及入境旅游市场的发展,王炜认为,中国的入境旅游市场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周边的境外旅游客源地如日本也有很高的出境需求,“关键是看我们怎么把目的地按照他们理解、喜欢的方式展现出来。想要吸引境外游客入境中国旅游,更多地站在他们的视角去发掘他们感兴趣的点才会更有效。”
要做好旅游市场的产品与服务,对人才的依赖度非常高。王炜介绍:“疫情期间,春秋集团也有部分员工因为各种现实原因不得已离开或者转变行业,但春秋集团的整体离职率不到15%,大部分的优秀员工得以保留下来,且在疫情期间也保持着较高的实战能力。”即便如此,因为人才流动的无法避免性,春秋集团也在积极地进行人才招聘、储备人才。“除语言类人才外,我们希望更多其他行业如销售、人事、财务等方面人才也能加入我们,帮助公司开拓更多新思路。”
出境游恢复初期都要面对旅游目的地供给问题
王炜还就目前国际机票价格偏高等问题作出了回复。他认为,目前,航空市场的需求量与问询量很高,但在供给端,一方面在相关政策优化之后,国内航司涌向固定的几个国家和城市,造成当地的人力资源的保障出现一些问题,如在机场地服、飞机保障等方面无法满足航司航班的需求。另一方面,目的地包括人、车、酒店等在内的资源也面临相同的问题,当地旅游复苏要素的恢复速度没有跟上中国旅游市场的放开节奏,短时间内无法提供符合中国游客出游需求的旅游服务要素。这两大因素叠加就造成当前出行成本偏高的现状。
王炜表示,对于国际航线的恢复进度,其实并不受航空公司自身的规划所控,“在各方面因素影响下,作为航司,我们会尽量去争取。我们也相信放开是大趋势,但是放开的初期,旅游目的地的供给能不能跟上是每家航司都要面对的问题。”
王炜介绍,目前春秋集团在持续做好需求端的工作提升之外,在供给端也在协助相关供应链做好资源调配,“我相信,出境团队游试点运营的20个国家的航运情况,会在四五月份基本恢复到正常水平。当然,航班量上来之后,进入到暑期时,我们希望能够有更多的境外旅游目的地放开,这样出境游市场的需求会更分散一些,发展可能会相较均衡一点。”
编辑 王进雨
校对 卢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