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产市场走过至暗的2022年,2023年开年迎来了复苏。历经冰火两重天之后,如何有序复苏,又应如何监管以避免重蹈覆辙,是整个房地产行业需要思考的问题。3月5日,新京报邀请专家学者进行10小时直播解读政府工作报告,在房地产专场中,58安居客研究院院长张波认为,从长期来看,更倾向于更好地加强预售资金的监管,但并不是把钱卡死,而是在保障资金安全的基础上,更加灵活地监管。
新京报:去年房地产出现了烂尾、停工事件,这对于购房者心态影响很大,目前他们最担心的是买房而不能如期交付,应如何从源头上防止烂尾现象发生?
张波:短期来看,本身就在做的方法是,一些楼盘从房企中剥离出来,不能在房企出问题之后,把所有涉及到该房企的项目都列入到一个风险的池子里。此外,地方的基金是不是能够快速落实,没有金融侧的支持很难有效地推进,而政策性的银行贷款要重点支持难以交付的项目,并不能因为这个项目的企业出现了问题,导致后面项目没有办法施工交付。烂尾楼事件表面看是房地产的事情,核心是稳定民生的事情。
从长期来看,更倾向于更好地加强预售资金的监管,但并不是把钱卡死,而是在保障资金安全的基础上,更加灵活地监管。比如有些地方跟银行进行合作,如果符合相应的标准,银行可以提供相应的保函,通过这个方式对资金进行合理的应用。对预售资金灵活的监管,能够在保障预售资金安全的基础上,给出更加灵活的一个控制节奏。
可以看到,去年出现了供给侧的一些政策,是对房企层面的优化,去解决烂尾的问题;而今年烂尾楼包括逾期交付的项目,能够有一个很好的循环,在形成良性循环之后,市场的资金回流,房企资金面压力就会非常小了。
房企的预售资金是重要的资金来源,如何做到可持续性至关重要,否则可能会一批房子的问题解决了、后来又产生新的问题,所以要从市场和制度方面去解决,防止烂尾比较重要。
事实上,除了交付之外,我们还要重点关注交付的质量,有些房子虽然按照期限如期交付,但需要注意交付的质量会不会涉及到偷工减料,比如原来承诺的绿化、装修标准有没有达到。
记者 袁秀丽
编辑 杨娟娟 校对 柳宝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