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国两会召开期间,全国政协委员、中央民族歌舞团女高音歌唱家刘媛媛,带来了两份关于民族地区文化发展的提案。刘媛媛在接受新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希望更多院团前往民族地区发现人才、培养人才,给少数民族地区提供更多交流机会。
刘媛媛出生在一个苗族家庭,从小就跟着父母到过贵州、云南、新疆等地。“小时候生活的地方都是民族地区,在童年时就感受到了民族团结的温暖。”如今,刘媛媛的作品主要聚焦主旋律,《五星红旗》《国家》《美好祝福》等家喻户晓的作品,通过刘媛媛的演唱,融入民族文化元素,表达了少数民族对党和国家的热爱。“作品是以人民为中心的艺术方向,老百姓喜欢什么,我唱什么。”
在脱贫攻坚时期,她曾担任“全国扶贫宣传形象大使”,三年间,刘媛媛深入到中国西部、西南部等地区的70多个曾经的贫困县,“可以说,我在脱贫攻坚的一线战斗过,更见证了贫困地区的巨大变化。”刘媛媛认为,脱贫攻坚虽然取得了胜利,但在目前的乡村振兴阶段,少数民族地区的精神层面也要跟上,共同富裕讲的是物质和精神都要富裕,“应该为民族地区培养出带不走的文化队伍,包括在民族乡村地区建设专职文艺队伍,推动民族文化现代化进程,让民族文化走向更广阔的舞台。”
数字化保存,民族文化传承中要创新
在民族地区,很多历史文化相关内容往往是口口相传,缺乏资料记载,加上民族地区青年外出,传承人逐渐老去,有的民族文化遗产濒临失传。但是,这些面临失传的民族地区文化,往往是艺术创作挖掘原素材的宝库。
“如果不加以有效的传承和创新,那么,这些民族文化失传的可能性会增加。”刘媛媛表示,民族地区相对偏远,很多时候年轻人会追逐所谓的外来时尚文化元素,而忽视了本土民族文化元素的存在,不是因为不喜爱,很多时候甚至是因为没能接触到。
这次参加全国两会,刘媛媛委员带来了自己对民族文化保护传承与创新领域的深度思索与建议。在提案中,刘媛媛呼吁深度挖掘民族地区的文化内涵,将这些民族文化元素传承中再创新,让民族文化更加符合现代人的审美,与现代文化更好地融合在一起,乃至在北京、上海、广州等大城市推广,让这些民族文化在更大范围传播,直到走向国际舞台。
在传承民族文化的过程中,刘媛媛认为,需要对民族地区传统文化的类别、内容、样式,进行深入分析,去粗取精,对具有民族特色的文化符号进行采集、加工和提炼。依靠新媒体、新技术、新展示手段等,实现民族地区丰富的传统文化资源更大范围、更快速高效地传播,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进程。
2018年11月28日,“刘媛媛公益音乐课”走进“中国雪都”新疆阿勒泰市中心小学,与孩子们共同经历了一场以“长大成才,报效祖国”为主题的爱国主义课堂。受访者供图
“应加大在民族地区的文化投入,建立数字化传统文化数据库。”刘媛媛表示,以此,将民族地区历史、建筑、艺术、服饰、文物等物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信息,转换成数字信息,并录入数据库,推进民族地区传统文化的广泛传播。
刘媛媛介绍,在苗族地区,苗绣如今已经和很多文创产品结合,做成了日常用品。手工苗绣还与新型绣机结合,这种传承创新的做法,让苗族文化受到了更多人的关注,苗族文化也逐渐走出本民族地区,传播到了更远更广的地方,逐渐形成了本民族文化可持续发展的路径。
只有补足短板,持续创新,民族地区乡村文化振兴的进程才能更有力、有效推进。刘媛媛表示,在发扬民族文化中,把握“传承”和“创新”需要专业能力。完全原生态的、古老的民族文化,往往是小众的,不加以创新很难推广下去,在民族文化传承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就要掌握好传承与创新的关系,要谨记,创新是为了让更多人了解与喜爱民族文化。
输血变造血,在民族乡村地区建专职文艺队
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加大对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的支持力度,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促进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从国家政策中不难发现,乡村振兴既要有物质支撑,更要有精神支撑,而乡村文化恰恰是需要格外关注的振兴“抓手”。
刘媛媛介绍,中央及北京市属文化机构、文艺院团,其实一直以来都在坚持开展文化下乡活动,也切实极大丰富了老百姓的文化生活,但这种活动大部分是临时性的、阶段性的。民族文化的深度交往共融,是要让各民族文化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而这离不开民族之间的深度交往,这可能就需要演出队深入民族地区,深度挖掘当地民族文化。
实际上,艺术作品与民族文化密不可分。民族地区有大量的文化人才,他们仍旧在坚持传承。刘媛媛建议,挖掘民族地区更多的音乐人才、文艺人才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等,在院团到地方慰问演出的过程中,也要注意把现代化的艺术元素带到民族地区,并定期展开培训,把这些民族地区的人才培育起来。
“文艺队下乡到村村寨寨,可以划成不同的小分队,扩大文化传播的范围。”刘媛媛表示,这种小分队能够给当地带来新鲜的文化理念,也能培养更多民族地区的文化人才。值得注意的是,语言,作为交流沟通离不开的工具,在民族文化走出去与请进来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目前,仍有少部分民族地区,特别是老人,还不能熟练说普通话,这也限制了民族文化的走出去。为此,刘媛媛建议院团到民族地区演出培训时,也可以侧重汉语普通话的普及。
尤其是,要把“输血”变成“造血”。刘媛媛建议,在民族乡村地区建设专职文艺队伍,推动民族文化现代化进程。在民族人口聚居、民族本土文化较突出的地区,设立专职的文艺机构或队伍,吸纳当地民族文艺人才,在保护发展好当地原生态文化的基础上,可重点选择流传较广的原生态曲调、剧目,填入当代百姓喜闻乐见的歌词,为地区之间、民族之间的交往、交流、交融提供更多可能性。
通过挖掘文化人才,逐步在民族地区建立起固定的演出队伍,可以长期为基层老百姓演出,同时通过深度挖掘民族经典文化,汲取营养灵感,经再创作,相互融合,传承出新,搬上大都市舞台及国际舞台,展现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
创作新节目,打造更有影响力的民族文化产品
中国式现代化一定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刘媛媛表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各族人民要牢固树立正确的国家观、历史观、民族观、文化观、宗教观,形成牢不可破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正确处理好各民族文化之间的“共同性”和“差异性”的关系,按照增进共同性、尊重和包容差异性的原则,才能架起各民族文化交往交流交融的彩虹桥,构筑各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
刘媛媛认为,可以通过创作一批歌颂民族团结的歌舞节目,促进民族文化在歌曲、舞蹈艺术中得到创新融合发展。在民族地区将民族歌舞创作纳入规划,成立由从事民族文化的专家学者、当地非遗传承人(人类口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多民族演员组成的艺术团队,在创作中吸纳了各民族歌舞艺术经典元素,融合各民族审美观、文化观,让歌曲、舞蹈艺术成为各民族情感交流的纽带,在舞台上展现多姿多彩、团结奋进的中华民族文化。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一个民族也不能少。”结合自己的专业,刘媛媛建议,可以组织民族地区专家学者,深入挖掘整理出民族团结、守望相助的当代真实事迹及历史文献,或集纳出版、或编排成短小精悍的文艺节目进行传播。以“学好普通话,见见新世面”为主题,让少数民族兄弟姐妹用本民族及国家通用的语言文字,讲好学好本土民族文化、红色文化,激发各民族之间的凝聚力。
文化产业的发展可以为文化传承带来更多可能性。刘媛媛认为,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为打造民族文化产业提供了基础,可以围绕民族团结主旋律,唱响一批主题歌曲,组织一系列主题文化活动,打造一批主题旅游线路等,升级民族地区的文化产业,采用新技术、新模式,在民族文化传承创新发展中,打造更多有影响力的民族文化产品,并持续提高民族地区文化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新京报记者 耿子叶
编辑 张树婧 校对 陈荻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