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新冠“大角星”在世界多地蔓延,中国专家:对新变种不必恐慌

新冠“大角星”在世界多地蔓延,中国专家:对新变种不必恐慌
2023年04月19日 17:44 新京报作者:姚远

  新冠变异株奥密克戎的衍生亚型毒株XBB.1.16近日引起世界卫生组织(WHO)的关注。

  这一毒株也被称为“大角星”(Arcturus),于今年1月下旬首次在印度被发现,导致印度感染病例激增,甚至出现单日破万例的情形,一些疫情严重的邦再次强制实行口罩令,医院也处于红色警戒状态。

  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世卫组织在3月下旬宣布XBB.1.16为“监视下的变异株”(variant under monitoring),并称它是迄今为止传播性最强的新冠变种毒株。

  根据世卫组织的数据,截至今年2月下旬,“大角星”毒株占全球新冠病例的0.21%。一个月后,这一比例迅速上升到3.96%。

  目前,“大角星”已在印度、新加坡、美国、英国、澳大利亚等29个国家和地区出现,且感染病例都出现了快速增长趋势。该毒株目前在美国中南部地区占新冠病例的21%以上,并导致印度新增新冠病例达到过去8个月以来的新高,或成为全球下一个主要变种毒株。

  此外,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以下简称“中国疾控中心”)也已在我国本土监测到这一变种毒株。4月15日,中国疾控中心公布全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最新情况。其中,首次监测到15例XBB.1.16和2例XBB.1.16.1,表明这一变种毒株已进入我国。国内有医学领域专家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对于这一新变种,不用恐慌,但也不可掉以轻心。

  “大角星”感染者出现新症状,孩童病发率升高

  自3月份以来,印度新冠病例在一个月内激增13倍。

  印度卫生部发布报告称,仅在4月13日一天就有10158例新增病例,几乎是4月6日报告(5335例病例)的两倍。其中,印度马哈拉施特拉邦和德里邦报告了1000多例单日新增病例,是今年以来首次。

  新冠感染已知的症状包括高烧、咳嗽以及丧失味觉或嗅觉等,但印度曼拉医院和研究中心的顾问儿科医生、印度儿科学会前官员瓦西什塔向《印度斯坦时报》透露,“大角星”导致儿童出现新的症状,包括眼睛发病的情况激增。

  瓦西什塔称,他看到“发痒”结膜炎(红眼病)的病例有所增加,这是他在早期新冠疫情中从未见过的症状。

当地时间2023年4月1日,印度金奈新冠病例增加,当地医院内家长为一名儿童戴好口罩。图/视觉中国当地时间2023年4月1日,印度金奈新冠病例增加,当地医院内家长为一名儿童戴好口罩。图/视觉中国

  来自印度孟买帕雷尔全球医院的肺病高级顾问纳姆拉塔·贾萨尼(Namrata Jasani)博士对《印度快报》表示,变异毒株的感染症状与以前的毒株不太一样,因为它会导致结膜炎,尤其是在12岁以下的儿童中。她说:“孩子可能会出现严重的发烧和咳嗽,以及眼睛发红、瘙痒和流泪。这种症状与腺病毒感染可能会非常相似,因为腺病毒在印度夏季也很常见。”

  沃克哈特医院重症监护首席顾问阿克雷什·坦德卡(Aklesh Tandekar)博士对此表示同意。他说:“此前在新冠肺炎患者中也有结膜炎或眼睛发红的情况,尽管尚不清楚这种症状是否更常见于XBB.1.16变异毒株感染。”

  美国非营利研究机构RTI国际的传染病流行病学家雷辛格告诉美国《财富》杂志,他也认为现在判断“大角星”导致的症状是否真的发生了变化“可能还为时过早”。

  除印度外,新加坡、印尼、泰国、孟加拉国、尼泊尔、斯里兰卡、马尔代夫、不丹和东帝汶也有相关新冠病例增加。在中东地区,伊朗、卡塔尔和沙特的相关病例也有不同程度的增加。

  当地时间2023年4月8日,印度新德里,拉帕特·纳加尔中央市场挤满了游客。根据印度卫生部数据,印度的新冠病例数量在此前的24小时内急剧上升。图/视觉中国

  据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CDC)统计,“大角星”也正在全美蔓延,目前已经扩散到至少26个州,以加利福尼亚州、得克萨斯州和纽约州确诊病例最多。

  据其发布的数据显示,在截至4月15日的一周里,美国新冠感染病例中有7.2%是由“大角星”引起的,而前一周这一比例仅为3.9%。在包括阿肯色州、路易斯安那州、新墨西哥州、俄克拉何马州和得克萨斯州在内的美国中南部地区,“大角星”导致的感染在确诊病例中已经占到21.3%。

  这也让它成为在美国仅次于XBB.1.5的第二大毒株,后者感染病例最近几周有所下降,但仍然是美国的主要毒株,占确诊病例的90%以上。美国CDC上周五将该毒株添加到其追踪系统中。

  据《每日邮报》报道,到目前为止,英国已发现约50例“大角星”感染病例,但东安格利亚大学教授保罗·亨特(Paul Hunter)称,现在说英国可能面临新一轮新冠暴发还为时过早。

  亨特对《每日邮报》说:“尽管XBB.1.16新冠变异株感染病例在印度激增,但在全球范围内感染病例并没有迅速增长。”

  世卫组织也指出,截至目前的报告并未显示其导致住院、入住加护病房或死亡的人数增加,无证据表明XBB.1.16会比以前的变种毒株更容易造成重症。

  世卫组织:新冠疫情仍不稳定

  世卫组织突发卫生事件规划执行主任迈克尔·瑞安(Michael Ryan)本周二(4月18日)在新闻发布会上说,虽然新冠病例数量有所下降,但还是“有很多人病逝、很多人生病”。他说,新冠病毒不会从大流行阶段转入流行阶段,而是转入低水平的活动,有可能出现季节性的流行高峰。

  世卫组织表示,将在5月举行每三个月一次的会议时,决定新冠疫情是否仍然构成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PHEIC)。

资料图:世卫组织突发卫生事件规划执行主任迈克尔·瑞安。图/IC Photo资料图:世卫组织突发卫生事件规划执行主任迈克尔·瑞安。图/IC Photo

  瑞安指出,新冠不会消失,并且和流感一样,仍然会在脆弱人群中引起严重的呼吸系统疾病。他说,一些国家仍然有大量未接种疫苗的高度脆弱人群,而在其他国家,新冠不再是一个紧急事件。

  英国华威大学的病毒学家劳伦斯·杨(Lawrence Young)教授告诉英国《独立报》,新变异毒株在印度的兴起表明“我们还没有走出困境”。

  “我们必须密切关注,当一种新的变种出现时,你必须弄清楚它是否更具传染性和致病性,以及在免疫保护方面会发生什么,”他说,“但包括英国在内的许多国家都放松了警惕。”

  世卫组织新冠技术负责人玛丽亚·范·科克霍夫博士曾在3月底公开表示,XBB.1.16在刺突蛋白中有一个额外突变,使其传染性提高,并有致病性提高的可能性,即具有强免疫逃逸能力。

  日本东京大学一项研究则表明,XBB.1.16的传播效率比XBB.1和XBB.1.5毒株高约1.17倍至1.27倍,表明它有可能在不久的将来在全球范围内传播。因此,各国专家提醒老年人群、患有基础疾病及合并呼吸系统疾病的人群提高警惕。

  

责任编辑:祝加贝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3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