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观察者网 周弋博]
近日,印度人口即将超越中国成为世界第一人口大国的消息,引起各方关注。多家外媒开始分析印度人口对其经济发展的影响,并试图将之与中国近几十年来的经济飞跃进行对比。
尽管这个南亚国家曾在上世纪90年代借由人口红利实现了经济的快速增长,但其与中国的经济差距已然越来越大。《纽约时报》等媒体分析称,庞大的人口规模和持续的增长速度揭露了印度所面临的巨大挑战。
据报道,印度目前仍存在失业率高、劳动力受教育程度低、就业结构失衡等问题,这也是和中国相比的明显劣势。有经济学家与行业分析人士直言,印度正在浪费其“人口优势”,如不及时作出改变,这种被大肆吹嘘的人口红利“可能会演变成一场人口灾难”。
《纽约时报》:印度人口正在赶超中国,经济也能做到吗?
“世界第一”与“超越中国”
4月10日,美联社报道称,一系列人口统计研究预测显示,印度人口将在4月中旬超过中国。去年,联合国发布的《2022年世界人口展望》报告也曾预测,印度人口将在2023年超过中国,成为世界第一人口大国。
在《纽约时报》等多家外媒看来,“世界第一”与“超过中国”这两个要素,足以让该情况成为“印度的最新发展成果”之一,甚至可以与“超越英国成为全球第五大经济体”和“即将作为轮值主席国举办二十国集团(G20)领导人峰会”相提并论。
事实上,在至少过去的300多年时间里,印度作为世界上的第二号人口大国,在人口总量上一直紧追中国。
据半岛新闻台报道,印度独立之初的人口约为3.5亿。1952年,印度实施了全世界首个国家计划生育政策,鼓励每个家庭只生两个孩子。上世纪60年代,时任印度总理英迪拉·甘地所领导的政府开始采取激进的出生率控制措施——当时印度平均每个妇女会生6个孩子,而目前仅为两个。
同期,印度的经济增长也相对缓慢——上世纪50年代至90年代初,平均增长率仅为4%。总部位于孟买的数据研究公司“印度经济监测中心”(CMIE)首席执行官马赫什·维亚斯称,人口激增在当时被视为一个社会问题。
在上世纪80年代,印度开始大力发展其私营经济。该国的经济增长率开始回升:先是在20世纪90年代达到5.5%,然后在21世纪头十年后期平均超过7%。
此外,印度也预计将成为目前增长最快的全球主要经济体。世界银行预计,在新的财政年度(2023年4月1日至2024年3月31日),印度经济将增长6.3%。
报道称,与数十年前不同的是,印度的政策制定者已然开始将不断增长的年轻人口视为“人口红利”,以作为进一步推动经济发展的引擎。
“在20世纪90年代,印度在将人们从农场转移到工厂方面取得了相当大的成功。”维亚斯表示,“这是政策干预导致的文化变化,并受到人口结构变化的推动。”
维亚斯说,除了大量的劳动力,从理论上讲,如果年轻人口赚得多、存得多,他们也可以成为未来的投资来源。
“许多研究表明,从历史上看,甚至是最近,世界上许多其他地方发生的经济增长,很大程度上归功于人口红利。”维亚斯称,“所以,我们印度人也有这种红利。”
对此,半岛新闻台直言,要让年轻劳动力有良好的收入和储蓄,就需要足够多的为现代经济服务的高薪工作,而事实证明,这对印度来说是一场挑战。
人口世界第一了,经济呢?
“印度人口现已超过14亿,其规模带来了印度长期寻求的地缘政治、经济和文化实力。”《纽约时报》在一篇报道中称,虽然人口增长为印度带来了“人口红利”的前景,但庞大的人口规模和持续的增长速度也揭露了该国所面临的巨大挑战。
半岛新闻台则指出,尽管近年来印度的出生率有所下降,但该国的劳动年龄人口的绝对数量(11亿)和所占比例(约75%)比是全球主要经济体中最高的。
“印度的青年人口膨胀情况是一把双刃剑。”半岛新闻台在报道中分析称,为了从人口激增现象中获益,印度将需要为每年进入劳动力市场的数百万人创造足够的就业机会,这是印度目前未能完成的挑战。
据报道,印度失业率在2017-2018年达到了6.1%,为45年来最高水平,也远高于此前估计的2.7%。印度政府的年度就业数据显示,在2021-2022年,印度失业率改善至4.1%。
不过,非官方数据所统计印度的失业人数还要更高。根据CMIE的数据,印度今年3月份的失业率为7.8%,而印度城市的失业率甚至更高,已经达到了8.5%。半岛新闻台称,印度的失业率就像“滴答作响的定时炸弹”。
根据对官方估计的分析,印度每年有近500万工人进入劳动力市场,而印度政府针对特定行业的与生产相关的激励计划,预计只能在5年内创造600万个就业岗位——这完全无法满足印度不断增长的劳动力规模。
“在过去20年里,失业一直是印度经济面临的最大挑战之一,而且没有显示出丝毫改善的迹象。”印度贾瓦哈拉尔·尼赫鲁大学经济学副教授希曼舒表示,“就印度利用年轻人口进行生产性就业的能力而言,我们还没有看到什么好的信号。”
《纽约时报》称,印度数以亿计的人找不到工作或只能从事薪资极低的工作。例如,在安得拉邦,估计有35%的大学生毕业即失业,无法找到与其学历相称的工作。
2014年,印度总理莫迪曾发起“印度制造”计划,试图将印度打造为新兴的全球制造业中心。不过,该计划的推进并不顺利。
《纽约时报》指出,印度的劳动力成本确实比中国更低,但大部分劳动力受教育程度较低,而且印度严苛的劳动法规和包括保护主义在内的其他商业障碍,一直难以吸引私人投资。
另一方面,世界银行的一份报告指出,约4000万的印度农民工受新冠疫情的封锁政策影响,导致出现从城市返回农村大规模迁移潮。报道称,结合疫情结束后经济未能迅速复苏等因素的影响,导致农业就业岗位在印度总就业岗位中所占比例一直在上升,而制造业就业岗位所占比例一直在下降。
这种从城市向农村的人口迁移,恰好与印度在上世纪90年代奏效的经济策略背道而驰。半岛新闻台指出,这也意味着,印度近45%的劳动力受雇于一个对其经济总量贡献仅约五分之一的行业,在本质上是一种“隐形的失业”。
“实际上,与非农业部门相比,更多的人加入了农业部门。”希曼舒说,“这确实表明,我们正在浪费人口红利给我们带来的优势。”
在经济上,印度能赶上中国吗?
在外媒对印度人口成为世界第一的报道中,总是离不开其与中国的比较。在外界看来,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的经济飞跃,与人口红利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而这又十分值得印度借鉴,甚至视之为榜样。
尽管在上世纪80年代,印度和中国的经济水平大体相当,但中国的飞速发展已然让两者的差距越来越大。1990年,印度国内生产总值(GDP)相当于中国的90%,这个数字在2000年变成了40%,到2010年是25%,2022年时已不足20%。
中国社科院国家高端智库首席专家、经济学家蔡昉指出,根据世界银行的数据,按2015年不变美元计算,2021年印度的人均GDP(国内生产总值)为1961美元,仅相当于中国1998年的水平。事实上,总和生育率降到更替水平之下的时点在中国和印度之间有长达29年的时间差,这期间两国的经济发展表现迥然不同。
蔡昉认为,从早期中国和印度人口总量交替领先的漫长历史也可以看到,“世界第一人口大国”这个头衔与发展绩效和发展水平并无直接关联。
“例如,麦迪森整理的历史数据显示,从公元元年起,至今两千余年的绝大部分时间里,在中国与印度之间,以人均GDP衡量的发展水平并无实质性差异,真正显著拉开两国之间发展差距的是中国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实行的改革开放。”蔡昉说道,“40余年的改革开放效果某种程度上超越了以往的全部历史。”
《纽约时报》分析称,在仍处于高速发展的时期,中国就找到了通过出口驱动型的制造业实现转型增长的方法,而印度既未能够复制该模式,也没能提出一种能实现更多增长的独属模式。
报道称,虽然印度的基础设施与几十年前相比有了很大改善,但仍远远落后于中国,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外国投资。
世界银行的一份报告指出,印度的投资增长速度已然减半,从2000年至2010年的年均10.5%降至2011年至2021年的5.7%。该报告称,企业对印度电力供应、公路和铁路网络的担忧,以及可能会面临的官僚主义与保护主义的政策风险,都削弱了外界对印度的投资意愿。
此外,印度女性中只有约五分之一拥有正式工作,该比例不仅位于世界末流,而且还随着印度经济发展而不断下降。
“在教育、就业、数字渠道和其他各种各种方面,(印度)女性缺乏平等的机会,无法同像男性获得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工具和手段。”非营利组织“印度人口基金会”执行董事普纳姆·穆特雷贾表示,“印度需要改变这种情况,才能真正获得人口红利。”
报道称,在近一代人的时间里,印度的经济增长速度确实远远快于人口增长速度,生活在极端贫困中的印度人比例也有所下降。
然而,以全球标准衡量,大多数印度人依旧处于贫困状态。去年5月,“印度竞争力研究所”利用印度政府数据编写的《印度不平等状况》报告中指出,印度约90%工薪阶层月收入低于25000卢比(约合人民币2097元)。
印度智库“印度国际经济关系研究委员会”客座教授卡普尔表示,尽管庞大的适龄劳动人口使印度具有吸引力,可以使印度成为一个巨大的商品和服务市场,但许多投资者也在关注劳动者的技能问题。
“熟练劳动力的缺乏确实会损害印度的经济前景。”卡普尔称,印度“在服务业拥有非常熟练的劳动力”,但其劳动力缺乏高端制造业所需的技能培训,“这一直是我们的遗留问题,因为我们传统上对人力资本投资不足。”
卡普尔认为,印度现在拥有了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为了利用这个机会,印度需要扩大公共和私营部门的合作来提高劳动者的技能。
维亚斯也表示,印度必须“加大投资,吸收所有人进入劳动力市场”,否则这种被大肆吹嘘的人口红利“可能会演变成一场人口灾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