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中秋佳节到,全家人聚在一起分食月饼、一同赏月,应该会是很多人的共同选择。但不知大家有没有好奇过,作为传统佳节,古人们、尤其是老重庆人是怎么过中秋的?
焚香拜月自然不可少,但什么人拜其实大有讲究。与此同时,在今年中秋到来之际,上游新闻记者也专程走进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请”出了不少和中秋、月圆有关的文物,同大家共度佳节。
唐朝初年中秋才成固定节日
“据史籍记载,‘中秋’一词最早出现在《周礼》一书中。”据三峡博物馆的相关民俗研究专家介绍,但直到唐朝初年,中秋节才成为固定的节日。与之相对应的是,《唐书·太宗记》出现了“八月十五中秋节”的记载。
不过,中秋节其实是等到宋朝才开始盛行的,“直到明清时,才成为了我国的主要节日之一,与春节、清明节、端午节并称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
千百年来,以月之圆兆人之团圆,中秋节这一核心内涵似乎一直没有变过。但祭月、拜月等习俗却是在不断变化的。
“如今,每每临近中秋节我们就会看到一些主打古风的‘庙会’活动,会有仿古的拜月仪式。现场往往是一大群人集体参加。其实在古代这是不太可能出现的。”重庆市文旅协会副会长、知名历史文化作家司马青衫告诉记者,古时拜月其实是很私密的一件事,“并且拜月的多为女性。我们重庆有句老话就是‘女不祭灶,男不拜月’。”
拜月插的是专属的“橙子香”
司马青衫表示,古人拜月的诸多故事中,流传最广的就是貂蝉拜月。
而在民间,拜月的细节习俗在不同地方也有不同的“规矩”。司马青衫特别以重庆民间拜月时插香的方式举例说,“旧时重庆人拜月插的是叫‘橙子香’。一般是拜月前选好一个橙子,在上面把香密密麻麻插满,就像一个刺猬一样;再用一根长一些的竹竿,插上去做手柄。”
据介绍,拜月时一般都是女子给嫦娥说说心里话。“大家说的也大多是祈求姻缘,或是求子之类的祈福。”
而嫦娥奔月的传说不光已经流传了千年,同时还成为了不少艺术珍品的创作素材。在三峡博物馆的诸多馆藏中,自贡竹丝扇(又称“龚扇”,由清末盐工龚爵五所创)第三代传人龚长荣创作的“嫦娥奔月”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它由细如绢丝的竹丝编织而成,绵软细腻。在国内外工艺品展览中曾屡获大奖。
而拜月结束后,大家还会去“摸秋”。司马青衫表示,在乾隆年间的《巴县志》中就有记载“中秋,妇女相率入园圃探瓜,以得为弄璋兆,曰摸秋。”古语“弄璋”就是指生儿子。“偷瓜就是取瓜内多籽的寓意。古人觉得这是象征多子多福。”
月宫里生活的除了玉兔还有它
在中国的传统神话故事中,中秋所赏的月,里面住着嫦娥、吴刚和玉兔。事实上,很多人都忘了的是月宫里还住着一种灵兽:蟾蜍。可以作为佐证的是月宫一直被称作“蟾宫”,很多古时诗文中都是用“玉蟾”指代月亮。
在三峡博物馆的馆藏文物中,就有清代的以蟾蜍为原型的文房摆件,以及“金蟾”澄泥砚。
像“金蟾”澄泥砚就是将整个砚台做成了蟾形,蟾身为砚盖,蟾腹为砚台,取“蟾宫折桂”之意。据文献记载,晋人郤诜(xì shēn)曾在皇帝面前将自己比作“桂林一枝,昆山片玉”,后世因此常以“月宫桂枝”来比喻才能卓越之人。科举制推行之后,由于乡试一般在八月举行,“月宫折桂”便成为科举得中的代称。
上游新闻记者 裘晋奕 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