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年底,“从历史向未来——纪念北京建都870周年专家座谈会”在北京市规划展览馆举行。2023年是北京建都870周年,北京因都而立、因都而兴,岁末盘点之际,汇聚关注、支持、参与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专家学者,回顾北京建都870年以来的历程,展望新时代名城保护发展。
唐晓峰
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历史地理研究中心教授
清华大学吴良镛教授提倡的人居环境理论强调城市不是孤立的,而是人居环境系统中的一个部分。认识一座城市,有必要认识它所依赖、同时也进行反作用并加以改造的环境系统。在人类非常早期的历史中,人们就在利用、改造、搭建一个新的人居环境系统,我们不应忽略环境系统的重要性,比如说在新时期遗址当中可以看到很大的陶罐,考古学家认为这是储水罐。把储水罐放在自己的聚落甚至是屋子里,等于在屋子里搞了一个小水库,不必每次用水都跑到河边去,使取水成为生活中最方便的一个环节,这就是环境系统一个人为改造的小例子。
按照这个方向我们观察下去,人类历史上对于环境的改造越做越多、越做越大,北京在这个问题上也是越做越多、越做越大。
01
地势的影响
北京有五大水系——拒马河、永定河、温榆河、潮白河、泃河(图1)。五大水系在北京地区的发展史上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我们观察城市发展的时候,这五大水系对于北京城市发展的直接关系似乎都有一些障碍或者困难,这就是地势的影响。
北京地区的这些大河因为地形高差和水势不稳定等原因,历史上不易被城市直接利用。而城市需要地表水,城市对于地表水的使用主要是用于排污、建筑、景观、水运等等。从北京城历史的实际情况来看,城市直接利用的地表水源是稳定的流泉,而不是五大水系的干流,这是怎么回事呢?
这是在历史上被文献很清楚记载下来的两个流泉系统(图2),一个是莲花池的流泉水系系统,另外一个是高梁河的流泉系统。在北京城历史上,早期的城市蓟城和后来的元大都城分别直接对应一个流泉系统,它们是在流泉的影响和基础上建立的城市。
02
流泉的三个特点
流泉有三个特点,一是水质洁净,适宜饮用,类同于井水。今天还有人到西山的泉眼取水。西山玉泉山的水最好,水质洁净,过去皇家早就注意到这个事情,我们都知道,皇家饮用的水,主要来自玉泉山(图3、图4)。
在元代单独从玉泉山挖一个水渠,让泉水直接流到大都城的大内。历史上记载的非常清楚,金水河从玉泉山出来之后,凡是遇到其他河流,都是“跨河跳槽”,和其他水不相混。元代有法律规定,任何人到这儿洗手都要治罪,饮马更不行。所以玉泉山水在北京历史上曾经有过至高无上的地位。清代的时候还专门为泉水修庙,叫“泉宗庙”。
第二水情稳定,是北方可以亲近的水源,在流泉水系上可以建设城市、开发风景区。当然泉水也有缺点,就是水量有限,这是第三个特点。为了获得足够的水源,需要把众多的泉水人工集合起来使用,这是北京地区历史水利工程的主题。
03
流泉的集结
京师对于粮食等物资有巨大消耗,没有本地能够承担得起,必须从全国各地向京师调运大宗的粮食和物品,这种调运的方法、运输方法当然会选择运河,即漕运。每一个京师都要做这件事情,北京也不例外,金中都正式建成为大国都城,漕运立刻被提到议事日程上。那么运河所需要的稳定的、充足的水源从哪里来?答案还是流泉。漕运运河的水源在北京地区主要是依赖泉水。为了漕运,北京地区历史水利工程的主题,就是要集结各种大小流泉,重要水利工程的发展都是寻求更多的泉水资源,并且把它们集结起来。
现在说北京建都870年,就是从金朝算起的。金朝在北京地区,特别在环境建设和水系整合上,其实是立了大功的, 元朝是在金朝的基础之上进一步做了一些事情,可以说很多事在金朝已经开始做了。比如说从今天颐和园这个地方把泉水,包括玉泉山大量的泉水,引到今紫竹院(高梁河上源)一带,对高梁河水进行补给,使高梁河能够获得更充分的水量,这条引水河是金代修建的,今天还在,叫长河。另外金朝的时候,从今天积水潭的位置开了一条引水渠道,一直通到金中都的北护城河,也是为了满足当时的漕运需要,这条水渠今天已经没有了。看一下地图,这张图上每一个画红圈的地方都是不同的流泉的连接点,这些泉水被连接起来,基本上满足了京师用水(图6)。而元代则是把更远的昌平白浮泉的水连接到今天的昆明湖。
现在北京解决水源问题,也是在向更远的地方寻找新的水源,这和历史上的做法是相近的。新中国成立之后我们是把北京市的水源延伸到密云水库,上世纪60年代,修京密引水工程,沿着燕山山前的高地往西,又沿着西山的边缘,沿着大约海拔50米的线路,到达昆明湖。(图7)
现在我们为北京寻找水源,越找越远,已经找到长江流域了,这在以前很难想象,但是今天我们做到了。南水北调的中线水已经到了北京,和古代的水系连接起来,并利用了古代的水系开始在北京市发挥作用,这就是古今的结合(图8)。
古今怎么结合呢?南水北调来了之后不能老留在渠道里,得找一个可以大量存水的地方,于是想到密云水库。具体情况是,南水到北京后,先存放在颐和园西北的一个湖里,再往密云水库调。所以颐和园西北的湖现在变成了南水北调的重要水库。下一步是用抽水机往上打,沿着原来的京密引水工程,让水反着走,最后打到密云水库。历史上,颐和园就是北京的一个水库,今天依然还是水库。(图9)
从南方调的水源非常珍贵,要严加保护,这有点像元大都时候的金水河,当然目的不同。在颐和园西堤,可以看到那个小湖周围设立了密集的栏杆,上面还拉了铁丝网,说明这里的水不能随意接触,为的是保证它的洁净。这个水库有非常高的待遇,这里的水源绝对不能出现问题。有意思的是,为了让游人可以观赏那片湖泊的景观和嬉戏的水鸟,特意在密集的栏杆上留出小的窗口,称“候鸟观赏窗口”,游人可以从这个小窗口向里面眺望。(图10)
04
水灾特征
最后讲一下水灾的问题。北京城所面临的水灾有一些特点,可以说是地理特点。由于北京城位于永定河冲积扇的顶部,地势较高,因此河流(例如永定河)泛滥之水,威胁不到北京城,也就是说北京城面对河流泛滥是安全的。我们查阅史书,关于河流泛滥对城市造成破坏的史料只看到了一条,这条史料说得非常吓人,说永定河的泛滥之水越过永定门、右安门这道城墙,又越过宣武门、前门这道城墙,又越过天安门、端门,一直冲到午门。我想这是一个不真实的记载。除此以外我们再看不到河水泛滥对北京城的冲击。1890年永定河一次大泛滥,这次泛滥洪水只不过到了右安门附近,而不可能越过南城城墙再到前门(图11)。
但是历史文献中确实记载了许多北京城被水淹的事实,这个水是哪来的?是连续不断的大雨。也就是说,北京城的水患是天降大雨,如果雨量太急,排水不畅,就会对城区造成水灾。北京城历史上的水灾都是这种情况,我们今天也会看到这种情况,这就是北京城水灾的特点。正因为此,在古代就已经特别重视城市排水问题,清代把北京城的排水系统画在地图上(图12)。有统计说,清代北京有总计37公里的大小排水渠,这个历史经验值得我们高度重视。
文章根据唐晓峰于“名城保护·大家谈”活动演讲整理,已经专家审阅
文中图片来自唐晓峰演讲,仅作交流使用,如侵权请联系删除
文章仅代表专家本人观点,不代表“北京印迹”平台立场
本文版权归“北京印迹”平台和演讲者所有,如需转载或引用请联系“北京印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