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先进制造业擘画蓝图,副中心规上工业完成产值628.9亿!

先进制造业擘画蓝图,副中心规上工业完成产值628.9亿!
2024年05月22日 11:20 北京日报客户端

  产业腾飞,活力迸发,城市副中心即将迎来八周岁生日。八年来,城市副中心砥砺前行,既见证了沧海桑田,又收获着崭新的发展机遇。记者5月21日从区经信局获悉,近年来围绕行政办公、商务服务、文化旅游、科技创新“3+1”主导功能,聚焦先进制造、数字经济、现代金融、商务服务、文化旅游、现代种业六大重点产业,城市副中心着力构建产业发展新格局。

  五河交汇处,城市副中心先进制造领域以医药健康为战略引擎,以智能装备、电子信息、新能源智能汽车、绿色都市为支柱,面向绿色低碳、数字科技和交叉融合领域,“1+4+3”的先进制造业新体系正擘画出重点产业发展的宏伟蓝图。2023年,装备产业、生物与医药、绿色都市等三大工业细分产业成为副中心先进制造业的领跑者。

  绿色都市与装备产业成制造业领跑者

  近五年来,通州区规上工业产值规模维持在600亿元上下,整体发展稳中提质。2023年,全区规上工业完成总产值628.9亿元,同比增长2.1%,高质量发展动能强劲,现代制造基础更加坚实。其中,医药健康产业实现产值123.6亿元,占全区工业比重近20%,近五年年均增速高达14%,较2017年实现产值占比翻了一番。智能装备、绿色都市等支柱产业产值也成功破百亿元。

  在这五年中,副中心工业六大细分产业整体呈现“二升四降”态势,都市、基础材料等传统产业规模有所降低,生物医药、电子信息等战略新兴产业占比逐渐提升。

  目前,副中心共有规上工业企业341家,都市产业产值总量最大,2023年完成产值166.6亿元,龙头企业包括二商肉食、蒙牛等;装备产业2023年完成产值146.8亿元,龙头企业包括北元电器、维通利等;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势头一枝独秀,2023年完成产值123.6亿元,产值占比20%(2015年不到6%),近五年年均增速约14%,龙头企业包括甘李药业、福元医药等;基础材料产业2023年完成产值82.3亿元,重点企业包括北京奥达、诚栋营地等;汽车交通设备产业2023年预计完成产值82亿元,重点企业包括博格华纳、坦迪斯等;电子信息产业2023年完成产值14.4亿元,重点企业包括中芯京城、通美晶体等。

  副中心梯度培育企业成效显现,目前已培育出甘李药业、罗克佳华、博格华纳等80余家市级企业技术中心,春立正达获批国家企业技术中心,实现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零的突破;培育市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402家,其中国家“小巨人”企业33家,国家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3家(中际联合、通美晶体、春立正达),培育数量持续较快增长。

  2023年,副中心新增专精特新企业92家、“小巨人”企业7家,2024年已新增专精特新企业54家。当前,副中心近八成专精特新企业主导产品服务于关键产业链的重点龙头企业,超六成企业在产业链供应链关键环节及关键领域“补短板”“锻长板”“填空白”取得实际成效。

  投资未来能源产业集聚效应初显

  新型储能是支撑新型电力系统的重要技术和基础装备,对推动能源绿色转型、促进能源高质量发展、支撑应对气候变化目标实现具有重要意义。投资未来支撑先进制造业体系建设,副中心已布局并大力支持发展储能产业。

  副中心“先进制造业三年行动计划”提出,在绿色低碳方向,聚焦低碳零碳能源开发、输送与消费全链条和生态环境改善要求,重点布局储能产业,面向电化学储能、空气储能、飞轮储能等技术领域,布局发展储能电池、储能变流器、能源路由器、能量控制系统等关键核心设备,培育发展储能系统集成、运维服务和能源互联网等产业。这是在未来产业规划层面将储能产业列为城市副中心未来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

  围绕储能产业链扩链补链,副中心先后引进思凌科(光伏能源半导体)、京清数电(储能变流器)、中瓴星能(光伏)、宋都储能(风光储能)、仟亿达(能源碳中和)、中航工业新能源(光伏发电)等多家储能企业,产业集聚效应初显。

  当下,京清数电全球首创第三代集中式储能变流器产品及模块化储能变流器产品,在高压储能技术领域居于行业领先地位。新源劲吾核心产品能源小屋系统采用光伏发电+智慧储能+柔性负载调节供电,无需电网供电,实现完全离网运行,小屋装机容量约5至10千瓦,平均每天可产生10至20度电并可多场景应用。华商三优核心产品则已覆盖电动汽车交直流充电设备、电池更换设备、充电站监控系统和充电云服务平台等。

  与首都发展同频共振,与副中心成长同步前行,一系列高精尖产业平台在大运河畔争先崛起。目前,副中心已拥有京湾实验室和国家新型电力实验基地。其中京湾实验室是世界第三代储能技术先进的实验室之一,具备完成绝大部分UL1741及IEEE1547认证实验能力。国家新型电力实验基地致力于支撑副中心新型电力系统示范建设的科研攻关与实验验证,实验基地建设新型电力系统各类关键设施,包括光伏、风机、地源热泵及交直流储能装置等,通过立足清洁能源供应、推进多能耦合应用,研究提供综合能源解决方案。

  低碳升级交出亮眼绿色化成绩单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八年来副中心交出的绿色发展成绩单分外亮眼。为落实国家“十四五”工业绿色发展规划,区经信局立足副中心工业企业绿色转型需求,用好绿色化政策支持,加大对企业绿色技改、分布式光伏建设和荣誉称号申报等方面支持力度,针对重点企业做好绿色工厂申报辅导,帮扶辖区内工业企业实施绿色低碳升级改造。

  大运河畔蓝绿交织,绿色低碳产业蓬勃发展。截至目前,副中心已拥有国家级“绿色工厂”企业10家,国家级“绿色供应链”2家。在分布式光伏建设方面,区经信局累计支持8家企业开展分布式光伏项目建设,实现总装机容量8578千瓦。在工业减排方面,副中心共有北京潞电电气设备有限公司、北京博格华纳汽车传动器有限公司等5家工业企业获得“碳中和”证书。

  发展分布式光伏是助力副中心实现绿色发展的重要举措之一,北京潞电电气设备有限公司正在持续建设分布式光伏电站,同步研发并推广制造氢能源发电设备,利用分布式光伏电站搭配氢能源发电技术,建设高比例清洁电力供给的电源体系。

  博格华纳通州工厂属于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如今,博格华纳已获得“碳中和”证书,突出其在采购绿电新能源、电力智能管理系统、雨水回收利用、太阳能利用、汽车零件再制造管理体系等方面亮点。

  “经信系统将持续当好服务管家,围绕未来健康、未来能源等重点产业方向,吸引更多增量企业落地副中心,加速形成梯度发展格局,推动先进制造企业实现智能化、绿色化、数字化转型。”区经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北京城市副中心报记者:赵鹏

  图片来源:通州区经济和信息化局

  微信编辑:王静文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4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