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丰台区生物多样性家底更加丰厚

丰台区生物多样性家底更加丰厚
2024年05月23日 15:15 北京日报客户端

  森林绕城、绿道连城、碧水穿城、湿地润城、公园遍城、农田留城、花果香城、生物汇城、景观靓城,丰台区以“绿城九法”为路径,从森林、绿道、水体、湿地、公园、农田、动植物、景观、生态文化产业九个维度统筹生态保护、污染治理、人居环境提升、区域经济发展等工作,进一步优化了生态系统的组成和结构,促进了生物多样性的聚集……

  5月22日是国际生物多样性日。记者从丰台区生态环境局了解到,经过全区域、全网格、全物种的生物多样性本底调查,累计记录到动植物超过1000种,国家及本市重点保护动植物超100种,1种哺乳动物、1种鸟类为中心城区首次记录,3种哺乳动物在人类活动频繁的城市公园绿地首次记录……

  “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根基,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是协调人与自然关系,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必然要求。丰台区始终将生物多样性保护贯穿于生态文明建设的全领域,开展生物多样性本底调查、加强生物多样性监测、开展指示物种长期动态监测,摸清丰台区生物多样性本底状况。”丰台区生态环境局负责人告诉记者。

  2023年丰台区开展生物多样性本底调查,在全区26个街镇的城市公园、社区绿地、浅山丘陵地区采用网格、分层随机抽样法进行调查。共记录植物849种,其中珍稀濒危植物23种,包括国家重点一级保护植物水杉、红豆杉、银杏和二级重点保护植物鹅掌楸、玫瑰、水曲柳、野大豆、樱桃李。

  同时,选取43个样地,布设160台红外相机开展哺乳动物自动监测(2023年7月-11月期间),共观测到13个物种,其中8个物种为野生哺乳动物,分别为豹猫、狗獾、矮鹿(俗称“傻狍子”)、欧亚野猪、岩松鼠、蒙古兔、刺猬、黄鼬。首次在人类活动密集的城市建设区记录发现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豹猫。首次在北京市中心城区(城六区)记录北京市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矮鹿、狗獾。

  另外,在永定河丰台段共布设10个水生生物采样点位,记录水生生物222种。记录到马口鱼,兴凯鱊、大鳍鱊(鱊亚科)三种清洁水体指示物种,且马口鱼鱼群数量显著增加,已成长为丰台流域内的优势种群。

   记者了解到,丰台区生态环境局还对两栖爬行动物多样性进行调查,共设置39条样线,记录爬行动物4种,其中赤链蛇、白条锦蛇为北京市二级重点保护物种。记录到两栖动物4种,其中中国林蛙、黑斑侧褶蛙为北京市二级重点保护物种。

  “在鸟类多样性调查方面,共记录到57种鸟类,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画眉、红隼、燕隼、雀鹰现身丰台,画眉在中心城区首次记录。记录昆虫107种,其中中华真地鳖为重要的药用昆虫。”丰台区生态环境局自然生态科负责人说。

  自然生态系统具有其专属的裁判官,蝴蝶生命周期短,对环境变化、生态系统健康敏感性较强,是良好的生态系统指示物种之一。2023年丰台区记录到21种蝴蝶,观测到丝带凤蝶、黑脉蛱蝶、麝凤蝶、柳紫闪蛱蝶等多种对环境敏感的蝴蝶。

  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相关负责人孙旭介绍,丰台区生态多样性的数量和种类不断增加,说明整体生境质量较高,生态系统状况健康。在永定河流域(丰台段)记录到清洁指示物种马口鱼,表明丰台区河流水生态环境的清洁程度进一步改善。多种小型野生哺乳动物现身丰台,反应出丰台城市公园绿地能为其提供丰富的食物来源,稳定的栖息环境,彰显丰台区生态系统结构的多样性和稳定性。

  丰台区生态环境局负责人表示,下一步,丰台区将进一步做好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不断增强生物多样性治理能力,将生物多样性保护理念融入生态文明建设全过程。确保重要生态系统、生物物种和遗传资源得到全面保护,构筑生物多样性保护社会行动体系,努力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家园,让更多的“神奇动物”留在丰台。

  来源《丰台时报》

  记者 赵智和 通讯员 汪成明

  编辑 赵智和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4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