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在华业务保持两位数增长,这家跨国企业将“中国方案”输出全球

在华业务保持两位数增长,这家跨国企业将“中国方案”输出全球
2024年05月23日 21:11 第一财经网作者:缪琦

   跨国公司在中国的工厂,正在加快“智能输出”。

  “这一整套的数字化自动化体系全部诞生于上海安亭工厂。”

  在5月23日举行的“高质量发展调研行”上海主题采访中,安波福亚太区运营总监徐晓莹在上海安亭的智能化工厂告诉第一财经,这是集团在全球智能化程度最高的一家工厂,不管是运营效率还是信息的透明度,都在全球领先。作为长期深耕中国的跨国企业,这套完全在中国本土化研发的智能化工厂解决方案,正在加快输出到韩国、印度等全球市场,“中国团队正在集团的韩国工厂和印度工厂推动智能化改造”。

  安波福是一家致力于为未来移动出行方式开发技术及解决方案的全球性科技公司,受益于近年来中国汽车行业的智能化转型和快速创新发展,也因为自主技术的竞争力,在中国市场近三年均保持着两位数的增长。

  位于安亭的安波福中央电气(上海)有限公司,是安波福全球最大的连接器生产基地及研发基地,也是全球第二大车用连接器供应商。在这里,所有的生产都由“智慧大脑”精密安排,也因此获评了2023年度国家级智能制造示范工厂。

  “从向供应商下订单开始,我们就形成了追踪号码,并将原料的批次量和号码链接,运送到仓库记录收件时间和来源信息等,然后等待系统驱动,也就是‘叫料’,并在后续的生产过程中形成新的二维码,不断迭代,直到生产出成品,再打包后送到客户手里,整个过程的所有信息都在里面,是一个全过程的链接。”徐晓莹表示,这意味着,当客户发现产品质量问题时,只要通过扫二维码就可以清晰查询出现问题的环节。

  这样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可以极大提高追溯的效率,把原本需要检查的巨大范围集中到一个很小的区间,“比如按照一天量产的速度,假如1分钟500个产品,那么出现问题原本需要怀疑排查的对象就是3万个,有了全过程的追溯系统,整个雷达图会变得非常小”。

  经过自动化和数字化的全流程改造后,整个工厂显得尤为智能,“一旦进入到危险区,不用等事故发生,人工就能介入,提前解决问题而不是等到有了损失后再补救”。整个工厂的综合运营成本大约下降了30%。

  跨国公司在中国的工厂,正在加快“智能输出”。过去,安波福在中国的制造不少装备和精密模具都依靠进口,但现在,安波福连接器全球生产所用的精密模具,80%来自上海的智能工厂。对安波福上海工厂的产能而言,约7成供给中国,3成出口海外。由于中国汽车市场增长迅猛,他们在中国的业务逐年扩大,并在服务本土企业的过程中,共同走向全球。

  一方面,越来越多的跨国企业在与中国企业共享全球资源的过程中,加快海外布局;另一方面,他们也在中国“智造”供应链转型和出海的加速度中,迎来了更大的全球机遇。

  徐晓莹认为,中国工厂的智能化水平在全球领先,归功于中国庞大且成熟的供应链,以及对于汽车产业转型的政策支持,“当我们需要寻求帮助时,很容易找到我们需要的供应商和对应的信息。而其他国家可能更像是孤军奋战,这也让我们在中国的两位数发展成为了一个比较自然的结果”。

  截至目前,上海已累计培育3家国家级标杆性智能工厂、19家国家级示范性智能工厂、111个国家级智能制造优秀场景。同时,实现关键装备、核心部件与工业软件突破40余项,实现新装备首台套、新材料首批次、新软件首版次超300余项。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4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