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贵州聚焦重点产业链,多地以链招商,培育壮大产业集群

贵州聚焦重点产业链,多地以链招商,培育壮大产业集群
2024年06月13日 17:53 第一财经网

  今年以来,贵州持续深入实施2024年全省产业大招商方案和营商环境建设三年行动,聚焦“四新”“四化”和富矿精开、“六大产业基地”建设,强化重点企业、重点项目的洽谈签约、开工投产,强化项目谋划储备,进一步创新招商方式,拓宽招商渠道,优化营商环境,为贵州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动力。

  贵安新区:紧盯重点产业 基金招商助推项目发展

  近期,贵州数据宝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完成近2亿元的新一轮融资。本轮融资是数据宝第六轮新的国资入股,投资方为贵州贵阳大数据科创城产业发展投资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

  贵州贵阳大数据科创城产业发展基金成立于2023年12月,规模150亿元,由省级出资100亿元,贵阳市出资50亿元,分3年到位。基金由贵安新区鲲鹏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进行管理,以“战略性直接投资+参股投资子基金”相结合的模式对外投资,重点投资于贵安新区大数据(人工智能)、新能源电池及材料、高端装备制造、电子信息制造战略性新兴产业等重大产业领域企业。

  “紧盯产业链关键环节,通过‘基金招’和‘招基金’助推贵阳贵安招引项目和招引资金,带动产值、税收和就业等经济指标持续增长,优化创新环境,提升产业升级,实现经济、社会和生态的多重投资效益,是该基金设立的原则。”近日,在2024年贵阳贵安校地企合作专场活动上,鲲鹏基金公司副总经理雒锋锋进行了介绍。

  为带动重点产业发展,贵州贵阳大数据科创城产业发展基金聚焦战略性直投和产业子基金两种方式。产业子基金组建计划首批拟设置四个产业领域,分别为大数据(人工智能)产业、电子信息产业、先进装备制造产业和新能源产业。“参股子基金将重点投资于符合贵安新区产业发展方向,愿意和贵安新区一同成长发展的企业。”雒锋锋表示。

  据介绍,贵州贵阳大数据科创城产业发展基金自成立以来,已储备项目120余家,已立项、尽调、按流程报会项目21家,已投资项目2家;对接子基金管理人20余家。未来将在政策引导下联合社会资本实现更多项目及产业子基金落地,同时不断孵化科技成果转化相关企业。

  “我最大的感受是,大家对于干事创业,对于创业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的理解更加深入了。”参加完2024年贵阳贵安校地企合作专场活动的雒锋锋感到很欣慰:“本次校地企活动进一步搭建了校地企的合作桥梁,同时也搭建了金融机构和企业之间的一个桥梁。作为基金公司,项目对接将会更加高效。”

  今年以来,贵安新区充分发挥贵州贵阳大数据科创城产业发展基金撬动作用,新能源产业、先进装备制造产业、大数据(人工智能)产业、电子信息产业等领域一批项目相继签约。

  六盘水水城经开区:龙头牵引延长铝产业链 邻居就是“上下游”

  在六盘水水城经济开发区,作为开发区铝产业链“链主”的六盘水双元铝业有限责任公司,目前正加快推进双元铝业技改及扩能项目建设,计划明年初全部建成。据悉,水城经开区依托龙头企业双元铝业,延长铝及铝加工产业链条,可生产铝棒、铝卷材、铝线杆等20余种铝产品,实现了双元铝业电解铝100%就地转化就地增值。

  着力延链补链强链,水城经开区立足14.5万吨电解铝产能释放,修改完善铝产业“一图三清单”产业布局,围绕全铝家居持续招引铝精深加工企业,重点引进下游全铝家居、铝制五金铸造件、板材终端产品等下游铝加工项目,提升产业基础能力,增强产业链韧性,形成以铝制建筑型材和铝制智能家居2个产业板块为主的棒、板、线3条铝及铝加工全产业链集群。

  位于园区的贵州十九度铝业科技有限公司经营各种规格中高端铝棒,围绕铝的再生资源收集利用,该公司还发展了一家专营废旧铝材回收综合利用的公司——贵州六鑫再生资源回收利用有限公司,负责回收废旧铝材加工成铝棒。

  据十九度铝业副总经理袁政介绍,六鑫公司的四台熔铸炉每年可生产近9万吨铝棒,综合利用率接近100%。

  这样的铝循环,上下游企业都能受益,稳定的供销关系还能助推节能降耗。贵州鑫辉铝业科技有限公司选择落户于此,就是看中了雄厚的铝产业基础。企业副总经理刘吕告诉记者,2023年下半年投产以来,订单不断,今年产能将完全释放。

  围绕电解铝这1个核心原料,铝合金棒、铝线杆、铝卷材3种主要产品,延伸铝产业关联精深加工等N类产品的“1+3+N”发展模式和“三链两板块”发展思路,水城经开区陆续引进的6个项目逐步延长锭、棒、板、线、材、家居等多条产业链条。目前,已经聚集上下游企业55家56个项目,已成为全省当前转化率最高、下游产业链最长的铝产业集群。

  遵义:产业招商让企业“流量”变“留量”

  “轰隆隆、轰隆隆……”近日,遵义市红花岗区贵州蓝辉新材料有限公司生产车间里,一排排机器满负荷运转着,工厂运行高效有序。

  据了解,贵州蓝辉新材料有限公司主要从事新能源汽车核心零部件精密制造及特种合金材料的研发生产,主要为宁德时代、航天电器等企业提供产品。

  据红花岗区投促局负责人介绍,在一次与遵义市大地和电气有限公司负责人聊天的过程中,了解到企业缺少电机壳这个产品的就近配套,随后,在红花岗区投促局的不懈努力下,贵州蓝辉新材料有限公司最终正式落户遵义高新区新能源汽车产业园,建起了一条新能源汽车低压铸造电机壳的生产线。公司落地后不仅有效延伸了红花岗区新能源汽车的产业链条,更是遵义市全力开展招商引资的一个缩影。

  招商引资有了“加速度”,留住企业还得看服务。遵义市投资促进局以擦亮“贵人服务·遵满意”品牌为抓手,通过持续高位推动、狠抓诉求包保化解、着力助企纾困解难,营商环境持续改善,企业获得感满意度显著提升。

  据贵州蓝辉新材料有限公司负责人介绍,落地红花岗区之后,该企业还在遵义市播州区成立了贵州航鹏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投资建设的年产20万套新能源核心零部件生产线及配套设施项目已列为贵州省2024年省级重大工程项目,建成后将助推当地新能源汽车配套产业发展。

  2023年以来,遵义市投资促进局聚焦“六大产业基地”建设,根据全市产业基础和资源布局,细化梳理出30条产业链,提出了“东茶西酒北能源、中部装备和材料,全域旅游+康养”的区域化产业布局,全力推动产业招商引“源头活水”,促投资项目“开花结果”。落户汇川区的路德生物环保技术(遵义)有限公司就是其中一朵花。

  在遵义市汇川区,路德生物环保技术(遵义)有限公司正在加紧建设中,据该公司总经理聂万胜介绍,“目前,我们厂房内的生产设备已安装完成,正在对设备进行调试,计划6月中旬正式投产。”

  路德生物环保技术(遵义)有限公司的落地,是汇川和企业的一场“双向奔赴”。目前,汇川区已形成“2+N”白酒产业优势,辖区内的贵州珍酒酿酒有限公司的酒糟资源是路德生物环保技术(遵义)有限公司产品生产的主要原材料来源,而路德生物环保技术(遵义)有限公司也为当地政府解决了酒企生产带来的环保问题,该项目的建成投产,可实现年产酒糟生物发酵饲料8万吨,为汇川区白酒生产企业处理酒糟约20万吨/年,年产值可达2亿元,高效的“补链、强链”机制,将与区域内白酒企业形成双向赋能发展格局。

  不仅如此,汇川区还围绕珍酒、董酒、华明电力、泰永长征等龙头企业进行“点穴式”精准招商延链补链强链,成功引进叁羊包装、江西仁江科技等酒类配套企业,引进中航拓力铸就、重庆新承航锐等装备制造配套企业,初步实现配套本地化、产业高端化。

  近年来,遵义市坚定不移抓投资、上项目、促发展,聚焦重点产业开展招商引资和营商环境建设,让企业“流量”变“留量”,通过不断优化招商引资机制,高质高效推进招商引资工作。

  2024年遵义市投促局继续将“招商是续命之源、营商是立命之本”作为工作理念并贯彻始终,着力构建遵义市产业大招商“3+1+1”(投促部门、园区、驻外办,生产要素保障供给部门,大招商共同推进合作机制)大兵团作战体系,组建招商引资工作“大金三角”(县级政府主要负责人、开发区主要负责人、县级政府分管招商引资负责人)调度机制和“小金三角”(县级政府主要负责人、县级政府分管一、二、三产业的负责人、县级一、二、三产业部门主要负责人)推进机制,全市上下发挥资源优势,锚定主导产业,创新招商方式,提升招商实效,2024年一季度,全市开展“走出去”对接企业105家(次),“请进来”到遵考察111家(次),新引进项目186个,合同投资额297.99亿元,以更加精准高效的产业大招商助推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

  紧密相“链加速双向奔赴

  “与一般普通缝纫高车相比,一台精密的电脑花样机可完成10个人的工作量,在提高缝制生产效率的同时降低成本。”5月20日,贵州省华厦智能装备科技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负责人介绍,同时指导工人操作电脑花样机,缝制各种花样线迹,全力以赴赶订单。

  华厦智能装备科技有限公司是余庆智能缝纫设备产业“链主”龙头企业,2019年被引进至贵州余庆经济开发区,产品远销巴基斯坦、印度尼西亚等国,年产值上亿元。

  一花独放不是春。余庆县以智能缝纫设备产业链招商为抓手,深入开展以商招商、以链招商,培育壮大产业集群,通过搭建“1+2+10”产业体系,即以华厦智能装备科技有限公司“链主”企业为核心、以凯赛琪鞋业、广盛鞋业2家生产型龙头企业为切入点,在全县10个乡镇设立代加工厂,锁定以生产电机、电控、轴承等核心零部件上游生产配套目标企业17家,以纺织服装、鞋帽、箱包等下游鞋服制造企业15家,以及整机生产企业9家,开展靶向招商,加快推进智能缝纫设备制造与轻纺制造业相互支撑的产业集群形成,目前,智能缝纫设备产业链呈现出上下游完备的新景象。

  过去一段时间,遵义市投资促进局组织和协调有关部门和县(市、区)赴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成渝双城经济圈等重点区域开展招商引资推介活动,聚焦重点产业链,对准产业发展短板缺口,走出去将遵义魅力“广而告之”,诚意满满将目标企业请进来。

  在播州区团溪镇,来自长三角地区的遵义润辉实业有限公司正在建设年产30万吨矾土基均质料项目,隧道窑厂房内,每天都有40多名工人进行隧道窑的窑体建造和干燥窑建造,该厂房准备建设4条隧道窑、3条干燥窑,目前已建成1条隧道窑和3条干燥窑的基础工程。预计2025年8月,这家主攻耐火材料生产企业就将启动生产,将提供上百个就业岗位,大幅提高低品位铝土矿利用率和产品附加值,带动相关产业发展。

  初夏,珠海和遵义共同打造“全国新茶饮供应链中心”的消息传来。依托遵义200万亩茶园资源禀赋优势,瞄准新的消费市场,两地在新式茶饮领域投资力度不断加大,2021年至2024年安排东西部协作资金投资新茶饮项目32个,金额超1亿元。

  一次次紧密相“链”的“双向奔赴”背后,是遵义将“招商是续命之源、营商是立命之本”作为工作理念并贯彻始终,是拼速度、拼毅力、拼服务的工作干劲。如今,遵义市投资促进局持续跟进推动重点产业链牵头部门“一图三清单”(产业链图、在建项目清单、在谈项目清单、拟招引企业清单)梳理,组织招商活动重点对接目标企业。今年一季度,全市上报产业到位资金141.67亿元,引进工业项目到位资金86.75亿元,新增186个项目成功落地。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4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