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又有几城加入阵营 新部署下“收储”商品房有望加速落地

又有几城加入阵营 新部署下“收储”商品房有望加速落地
2024年06月19日 08:46 新京报作者:段文平

  又有几个城市加入“收储”商品房行动中来。6月17日,惠州市住建局印发《惠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关于征集商品房用作保障性住房的公告》,拟由政府选定的专业化国有企业作为收购主体,以合理价格收购在该市行政区域征集已建成未出售的商品房用作保障性住房。

  同一天,贵阳市住建局征求意见,其中指出,鼓励国有企业以合理价格按照“以需定购”原则收购商品房用作保障性住房、安置房。而在上周,常州发布的政策中也指出,购买商品房用于安置房。

  自6月12日保障性住房再贷款工作推进会召开后,各地加速落地“收储”商品房。

  惠州征集存量商品房、常州购买商品房用于安置房

  根据公告,惠州市征集商品房用作保障性住房的时间是2024年6月17日至7月17日,征集范围包括惠州市域内7个县(区)中心区域内已建成未出售的商品房房源。

  在收购要求方面,收购房源需满足资产负债和法律关系清晰、已取得竣工验收备案证明、单套面积在120平方米以下、房源权属清晰可交易、房源所属项目周边交通等配套设施完善且满足一定车位配比,其中将优先选取整栋或整单元未售、可实现封闭管理的楼栋项目。

  在易居研究院研究总监严跃进看来,惠州政策具有积极导向性,进一步说明近期各地陆续开展“以购代建”工作。此次提及的房源标准和全国各地的标准是相似的,单套面积120平方米以下的物业可以参与试点,这也在很大程度上助力此类户型的去库存。

  随着房地产市场进入深度调整期,惠州新房去化速度放缓,库存量持续上升。根据中指数据,截至2024年5月底,惠州新房库存量近1309万平方米,去化周期超30个月,库存压力较大。此外,除了待售新房、在建工程和空置房屋等库存外,还要面对居民二手房挂牌量攀升、置换不畅对新房市场的影响。中指研究院华南分院研究总监杨永俊认为,惠州此次征集商品房用作保障性住房的相关政策出台,有利于缓解房企经营压力、稳定市场预期,加快房地产市场的企稳恢复。另外,收购现有新房作为保障性住房,可避免重复建设,节约成本,更好地满足新市民、新青年的住房需求。

  严跃进进一步表示,惠州积极去库存,对于房企的资金状况改善具有积极的作用,相关房企也应抓住这个有利时机,积极主动推进相关工作;同时,此类“以购代建”举措,客观上对后续当地房企去库存增强信心等也都有积极作用。

  不只惠州,同一日,贵阳市住建局发布关于《进一步促进贵阳市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若干措施》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的公告。根据“措施”,鼓励国有企业以合理价格按照“以需定购”原则收购商品房用作保障性住房、安置房,大力推行“房票”安置,加快推进未建成交付安置房清零。

  此前的6月13日,常州市房地产业发展与房地产市场调控联席会议发布的《关于印发进一步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指出,不再新建安置房,非社会资本受让土地未实质性开工建设的安置房项目一律不再建设,一律不再新增安置房用地供应。对有安置需求的地区,可采取直接购买或房票方式购买商品房用于安置房。

  这些都是6月12日保障性住房再贷款工作推进会召开后,各地加速落地收购商品房用作保障房的缩影。

  “收储”配套细则将印发,落地执行进度有望加快

  自5月17日央行宣布设立3000亿元保障性住房再贷款、支持地方国有企业以合理价格收购已建成存量商品房用作保障性住房配售或租赁之后,仅有广州增城、苏州、昆明等地发布政策,收购商品房用作保障房。

  6月12日,“收储”商品房再迎新的部署。6月12日,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在山东济南召开保障性住房再贷款工作推进会。据了解,一共有16个城市相关代表现场参加此次会议,全国200多个城市以视频形式参会。

  潘功胜透露,人民银行已于6月3日向21家全国性银行印发了《关于设立保障性住房再贷款有关事宜的通知》,且近期将和金融监管总局一起印发相关的配套细则,明确相应的监管政策和操作流程。

  此外,潘功胜表示,3000亿元再贷款额度可以带动的贷款量约5000亿元。

  据相关媒体报道,多个城市相关负责人都表示,将配合加快保障性住房再贷款落地生效,在通过市场化方式加快推动存量商品房去库存的同时,加大保障性住房供给,推动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

  国金证券分析称,本次央行召开工作推进会,信号意义明显,通过将试点城市以往的经验及案例推广开来,有助于加速各地收储的落地。同时,近期央行将和金融监管总局一起印发相关的配套细则,明确相应的监管政策和操作流程,待各类政策细则明确后,预计各地保障房再贷款将开始逐步落地。

  方正证券也认为,央行针对“收储”工作给出明确方向,未来资金支持力度进一步加大,其落地执行进度有望加快。

  在广东省城规院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李宇嘉看来,对于“收储”商品房,关键在于能否在后期大规模落地,“先要摸排、选定房源,然后谈判价格,因此过程会比较长,最终能收储多少项目还有很大不确定性。”

  新京报记者 段文平

点击进入专题:
各地打出楼市调控组合拳

责任编辑:刘德宾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4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