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欧洲企业在上海|本土化提速,国际酒业巨头看好中国市场长期增长潜力

欧洲企业在上海|本土化提速,国际酒业巨头看好中国市场长期增长潜力
2024年06月19日 15:24 第一财经网作者:栾立

   多元化消费、个性化消费、悦己型消费,为威士忌等国际蒸馏酒提供了绝佳发展机遇。

  虽然中国进口烈酒市场出现阶段性调整 ,但未改变国际烈酒巨头深耕中国市场的决心。今年以来,保乐力加和帝亚吉欧等国际烈酒巨头依然在加大对中国市场的投入,包括加快本土化产品的推出。在其看来,随着经济的持续增长和消费者的迭代,让威士忌为代表的进口烈酒在中国市场迎来了新机遇。

  日前,第二十六届上海国际电影节正式拉开帷幕,作为官方合作伙伴,保乐力加旗下的马爹利品牌也亮相中法电影之夜等活动,引人关注的是,展出的产品中也包括两款中国本土生产的酒饮产品,分别是来自四川的叠川威士忌和宁夏的贺兰山霄峰葡萄酒。特别是叠川威士忌,其来自保乐力加在中国投建的首家麦芽威士忌酒厂,后者位于四川峨眉山市,总投资约10亿元。

  在不久前,帝亚吉欧新任大中华区董事总经理程展鹏(Atul Chhaparwal)在接受第一财经专访时也透露公司在本土化的新进展,他认为中国对帝亚吉欧而言是一个充满活力 、蕴含巨大机遇的市场,近年来帝亚吉欧也不断加码中国市场,在云南洱源建立中国首家单一麦芽威士忌酒厂,目前这家威士忌酒厂已经在2024年3月正式投入生产。此外,帝亚吉欧还在上海投建了上海研发中心,立足中国市场的同时并辐射整个亚太。

  在外界看来,国际酒业巨头争相在中国市场加速本土化布局的背后,是看中中国酒水市场的巨大潜力。近年来随着年轻消费群体的迭代和悦己消费的崛起,推动了中国酒水消费的多元化,也让进口烈酒巨头也看到了增长的新机会。

  里斯战略定位咨询此前公布的《年轻人的酒》报告中,在过去一年最常喝什么酒的选项中,啤酒占到40%,葡萄酒和果酒各占20%和16%,白酒和威士忌则各占9%。

  以威士忌为例,近年来威士忌在中国市场变得炙手可热,中国酒业协会威士忌专业委员会2024年3月发布的《2023中国威士忌行业发展报告》显示,2023年中国威士忌市场规模达55亿元,10余年间市场规模增长了约4.2倍。中国食品土畜进出口商会数据显示,2021年到2023年,国内威士忌品类进口额分别增长了91.7%、20.3%和4.7%。不仅是威士忌,近年来白兰地、龙舌兰酒、朗姆酒等其他进口烈酒品类也都有不同程度的增长。

  在今年举行的2024中国威士忌市场消费趋势论坛上,中国酒业协会威士忌专业委员会秘书长元月表示,在消费升级的推动下,多元化消费、个性化消费、悦己型消费,为威士忌等国际蒸馏酒提供了绝佳发展机遇。

  但进入2024年以来,威士忌等进口烈酒的进口数据出现了一轮调整,最新数据显示,2024年1-4月中国威士忌进口量和进口金额同比减少30.2%和22.7%。

  在2024年消博会期间,保乐力加中国首席执行官郭斌臣(Jerome Cottin-Bizonne)对这一市场变化进行了分析,他并不认为威士忌在中国的发展趋势发生了改变,进口数据的放缓是由于过去威士忌在中国的发展速度过快,导致它的持续性在短期受挫。同时,渠道在过去一两年间的库存量可能过高,尤其是零售层面的库存量积累过大,需要一定的时间消化。但中国消费者对威士忌的需求仍然持续在提高。

  值得注意的是,现阶段国际烈酒在中国饮料酒市场中所占的规模比例仍较小,渗透率不到5%,远低于其他酒种。目前国际酒业巨头除了在本土建厂外,还在通过数字化、抢占新消费场景等方式,加快触达更多年轻消费者,并利用更多中国元素去迎合存量消费市场需求,力求整体提升进口烈酒的市场渗透率。

  广东省酒类行业协会会长彭洪在上述论坛中也表示,目前威士忌在国内市场渗透率还较低,如果提升到20%,品类的市场将非常广阔。

  “中国威士忌市场正在发生新的变革 。”采访中程展鹏表示,一方面中国不断壮大的中等收入群体以及乐于尝新的“Z世代”将推动未来中国威士忌市场的增长。当下威士忌消费已经走出夜店,进入更多渠道和消费场景,也带来更多可能;另一方面,随着中国通过“十四五”规划等重要政策不断加快高质量发展、促进消费升级、支持外商投资,这也为帝亚吉欧提供了宝贵机遇。

  郭斌臣也向第一财经回应表示:“深耕中国市场30余年,保乐力加深切感受到中国市场的活力与潜力,始终对中国市场的发展充满信心。我们将继续发挥丰富的产品组合优势,为中国市场带来更多高品质产品与精致体验。”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4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