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战高温 丰台医生有妙招

战高温 丰台医生有妙招
2024年06月19日 15:52 北京日报客户端

  北京持续高温,6月高温日数已超常年记录。夏日炎炎,如何预防中暑?不同年龄段的人群又有哪些清凉攻略?来听听丰台的医生们怎么说!

  户外篇

  中暑分为哪些类型?

  很多人夏季外出的时候如果出现中暑,经常自己不清楚,以为是基础病犯了,这种情况就需要警惕。其实中暑基本上分为先兆中暑、轻度中暑和重度中暑。

  先兆中暑是指在工作或者运动时,由于环境温度过高或者体内产热过多而引起口渴、乏力、头晕等症状,此时如果能及时补充水分和休息,症状通常可以缓解。

  如果没有重视,没有得到充分休息和补充水分,一般会出现恶心呕吐、胸闷、心跳加快等症状,这便是轻度中暑了。此时体温可能略有升高,但通常不超过38℃。轻度中暑需要及时转移至阴凉通风处,补充水分和盐分,症状通常会在数小时内缓解。

  如果症状没有缓解,继续加重就会引发重度中暑,重度中暑会出现恶心、高烧、意识模糊、抽搐,甚至休克等症状,此时患者体温可能升高到38℃以上,甚至更高。对于重症患者需要及时转移到阴凉通风处,并及时就医,进行紧急处理,防止病情进一步恶化。

  中医治疗中暑有什么经验方吗?

  先兆中暑中药可选用藿香、扁豆等,如果腹泻或者呕吐可以加用厚朴、吴茱萸、黄连;若头痛加黑豆;出气热加焦栀子。轻度中暑可选用竹叶石膏汤,其中竹叶、石膏、麦冬清热,党参、饭米、炙甘草补中气。重度中暑可选用菖蒲方,其中蔻仁、菖蒲开窍活络,木通、滑石通塞行气、引气下行。

  严重中暑如何进行急救?

  发热多在室外,找到触手可及的能解救生命的东西很重要。糖饮料、白糖水、盐水、豆浆加盐这些都能为救援争取更多的时间。另外,一旦发现有人中暑,应立即将其转移到通风阴凉处,并采取物理降温措施,如喷洒凉水或用湿毛巾擦拭全身。同时,监测体温,拨打120及时就医。

  炎炎夏日中午少外出,多饮水、多吃水果(水果要洗净吃),出门戴帽子、眼睛遮阳、涂防晒霜,身上可以常备一些药物,如十滴水、风油精、藿香正气水等。

  丰台中医医院主任医师 海丽)

  儿童篇

  及时补充水分,但应少喝饮料

  夏季防暑,最主要的措施是补充水分。即使没有感觉口渴,也应间断饮水,建议多喝白开水、淡盐开水,拒绝含酒精或糖分过高的饮料,此类饮品会进一步加重水分的丢失。同时应避免过凉的冰冻饮料,以免出现胃部痉挛。

  勿过度运动,注意防晒

  避免过度运动,尽量带孩子在早上和傍晚出行,减少中午出行。如果孩子参加暑期训练活动,优先考虑自身的身体素质,并做好防晒的准备。

  注意衣着透气吸汗

  儿童的衣物应轻便透气,可选择浅色衣物,及时更换汗湿衣物。婴幼儿穿着应单薄透气,建议选择轻薄包被,切忌捂住婴幼儿口鼻。

  合理使用空调

  室内空调温度不要太低,26℃左右即可,以免室内外温差太大引起流鼻涕、咳嗽等感冒症状。

  另外,还要特别提醒家长朋友们的是快速有效的物理降温是中暑急救的重要措施。如有轻微的中暑症状,应立即转移到阴凉处休息,补充含有电解质的水分。如果不适症状持续存在,应及时就医。

  (南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儿科 闫哲)

  老人篇

  饮食

  清淡饮食:建议老年人日常饮食以清淡为主,多摄入新鲜蔬果,如黄瓜、苦瓜、西红柿、西瓜等,同时确保蛋白质的充足摄入(如豆浆、鸡蛋、牛奶等),以及维生素和钙质的补充。避免辛辣、油腻及生冷食物的摄入,以减轻肠胃负担。

  合理补水:白开水是夏季最佳饮品,建议老年人定时、定量、缓慢饮水,避免口渴时过量饮用。对于大汗后的情况,可适当补充淡盐水以防脱水。对于患有高血压、糖尿病、慢性心衰的老年人,应在专业医生指导下进行补水。

  避免贪凉:老年人应避免饮用冷饮或洗冷水澡,以防血管急剧收缩导致的不良后果。

  穿着

  老年人的体温调节能力相对较弱,建议选择浅色、宽松、透气性好的衣物,如棉麻、纯棉或丝质等天然面料,以帮助身体散热。同时,鞋子应合脚、轻便、防滑,以减少跌倒和损伤的风险。

  居住

  控制温度和湿度:建议保持室内温度在26℃左右,使用风扇、空调等设备时避免直吹,防止感冒和关节疼痛等疾病。同时,注意室内外温差不宜过大,避免长期待在空调下导致体温调节功能紊乱。

  保持室内通风:早晚凉爽时段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清新。

  出行

  避开高温时段:尽量避免在中午11点到下午3点这一最热时段外出,防止热射病的发生,选择清晨或傍晚进行户外活动。

  避免拥挤场所:减少在人群密集、空气不流通的地方停留时间,如大型集会、拥挤的公共场所等。

  防晒措施:即使老年人对防止晒黑要求不高,也应做好皮肤保护,以防止晒伤和皮肤癌。选择带有防紫外线功能的衣物或携带遮阳帽、遮阳伞等。

  携带急救药品:老年人外出时要随身携带常备药品和急救药品,如硝酸甘油、速效救心丸等,糖尿病患者还应携带糖块、巧克力等以防低血糖发生。

  运动

  选择合适时段:尽量选择清晨或傍晚等气温相对较低的时间进行运动。

  适宜运动方式:推荐老年人进行健走、慢跑、游泳、太极、八段锦等温和运动,避免高强度、高对抗性的剧烈运动。运动前后注意热身与拉伸。

  中医养生

  中医度夏有“凉”策,中医认为夏季应顺应自然规律,注重养生。老年人可参考以下中医养生建议。

  起居有时:晚上稍晚入睡但不超过十点半,早起随太阳升起,保证充足睡眠,有助于体内阳气的升发和收藏。

  情志调节:保持情绪平和、心情愉悦,避免情绪波动过大。

  春夏养阳:夏季是补养阳气的最佳时机,老年人可选择三伏贴或三伏灸等方法进行补养,预防冬季易发的疾病。

  祛暑代茶饮:推荐山楂汤、绿豆酸梅汤、荷叶凉茶、金银花汤、海带绿豆冬瓜糖水等祛暑饮品,糖尿病患者可去除糖分后饮用。

  1.山楂汤:将山楂100克、酸梅50克,加水1000毫升煮烂,放入白菊花20克烧开后捞出,然后放入适量白糖,凉后即可饮用。

  2.绿豆酸梅汤:将绿豆150克、酸梅100克,加水煮烂,加适量白糖,凉后即成。

  3.荷叶凉茶:将鲜荷叶半张切丝与白术10克,藿香、甘草各6克,共煮20分钟,加入适量白糖,凉后可饮。

  4.金银花汤:金银花30克,加适量白糖,开水冲泡,凉后即可。

  5.海带绿豆冬瓜糖水:海带50克、绿豆100克、冬瓜500克,红糖适量,海带洗净、浸透,切块,冬瓜洗净去皮切块,同放煲内,加清水适量,煲至烂熟,加红糖,再煲片刻即成。分次服食,暑天可常服。

  常备防暑中成药:如藿香正气水、保济口服液、十滴水、仁丹、清凉油等防暑中成药,出行时也可随身携带。

  (北京市丰台中西医结合医院老年科主治医师魏珂)

  养生篇

  夏季在五行中属火,与人体五脏的心相对应。因此,夏季重点要学会养心。另外,夏季养生还要注重避暑、祛湿。

  起居有常:夏季昼长夜短,应晚睡早起,适当午睡,以保持精力充沛。避免在高温时段外出,以防中暑。

  饮食清淡:夏季气温高,人体消化功能较弱,饮食宜清淡,多吃新鲜蔬菜水果,如西瓜、苦瓜、黄瓜、绿豆等,既能清热解暑,又能补充多种营养。同时,要注意饮食卫生,避免食用生冷、肥甘和不洁食物,以防引起胃肠道疾病;也可在家中制作一些清凉茶饮,如金银花茶、荷叶茶、薄荷茶等,以清热解暑。夏季容易心烦气躁、口舌生疮,即“上火”,苦味食物可以清热、解暑、降心火,但苦味食物大多寒凉,不适合阳气不足或脾胃虚寒的人群常吃。

  运动适度:夏季运动应选择在清晨或傍晚,避免在高温时段运动;运动强度要适中,可选择散步、慢跑、太极拳等方式;运动后要及时补充水分,以防脱水。

  情志调畅:夏季气候炎热,人容易烦躁易怒,应注意调节情志,保持心情舒畅。可通过听音乐、阅读、旅游等方式来放松心情,缓解压力。

  避暑降温:夏季人体阳气浮越于表,腠理开泄,抵抗力减退,不可过度出汗,以防太过而伤阴、伤阳,应注意避暑降温;老人处于高温环境,时间长会出现情绪烦躁、皮肤干燥或瘙痒、呼吸困难、心率加快、肠胃不适等,因此老人更要注意防暑降温。可以使用空调、电扇等设备,但要注意温度不宜过低,避免直吹;同时,要注意室内外温差不宜过大,避免忽冷忽热,以防感冒。

  祛湿健脾:夏季雨水较多,空气湿度大,容易导致湿邪困脾。可通过饮食调理来祛湿健脾,如食用薏米、红豆、芡实等食物。

  穴位保健:夏季可以通过按摩穴位来保健养生,如按摩内关穴、涌泉穴、足三里穴等穴位,可以起到养心安神、调节气血、增强免疫力等作用。

  其他方法:还可以通过拔罐、刮痧等中医疗法来防暑,但这些方法需要由专业的中医师进行操作。

  药物预防:可以根据个人体质和具体情况,注意药物的适应证和禁忌证,在中医师指导下服用一些具有防暑作用的中药,如藿香正气、十滴水、清暑益气汤等,避免自行用药。

  (丰台医院中医科主任医师  何琼)

  来源 丰台时报

  记者 原梓峰 谢麒

  编辑 原梓峰 实习编辑 王傲

  审核 肖媛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4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