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新闻多一度丨广东新冠病例新增1万余例 专家:别恐慌!正常起峰

新闻多一度丨广东新冠病例新增1万余例 专家:别恐慌!正常起峰
2024年08月12日 14:14 新京报作者:新京报

  有网友表示自己在三伏天里又“阳”了。

某社交平台截图某社交平台截图

  近日,广东省疾病预防控制局公布的2024年6月和7月全省法定传染病疫情概况显示,6月份广东省新冠病毒感染发病数为8246,7月份为18384,增加了一万余病例。

  不过多位专家表示这次新冠感染是正常起峰,公众不必过于紧张和担心,目前新冠毒力弱,病例为散发,没有明显的家庭聚集性,这也说明病毒传染性弱。

  关于这次新冠阳性率上升呈现波动性态势,张文宏、李侗曾等也进行了专业的解读。一起来看。

  我国目前新冠感染趋势如何?

  广东7月份新冠病毒感染发病数增加1万余例 专家:正常起峰

  近日,中国疾控中心发布了2024年7月1日-7月31日的全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情况。

  根据相关监测数据显示,2024年7月1日-7月31日,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新增重症病例203例、死亡病例2例(其中新冠病毒感染导致呼吸功能衰竭死亡病例0例、基础疾病合并新冠病毒感染死亡病例2例)。

2024年7月全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情况。图片来源: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24年7月全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情况。图片来源: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发热门诊(诊室)诊疗量从7月1日的12.5万小幅波动下降至7月31日的9.2万,尚未达到我国秋冬季节(2-3月)新冠就诊高峰(约21万人)。

  7月范围内全国哨点医院流感样病例占门(急)诊就诊人数比例小幅下降,流感样病例在4.4%-5%上下波动,相较于我国秋冬流行季就诊比例9.1%也有一定程度的降低。

  值得注意的是,流感样病例新冠病毒阳性率从第27周(7月1日-7月7日)的8.9%持续上升至第30周(7月22日-7月28日)的18.7%。 也就是说,新冠病毒感染呈现上升的趋势。

  与此呈现相同趋势的是,广东省疾病预防控制局公布的2024年6月和7月全省法定传染病疫情概况显示,6月份广东省新冠病毒感染发病数为8246,7月份为18384,增加了一万余病例。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儿科主任医师印根权表示,目前门诊并未发现儿童新冠感染有增多的迹象。大规模呼吸疾病流行病预测预警与医学大数据人工智能应用实验室联合主任韩子天教授认为,“观察看来,这是新冠感染的正常起峰,没有太大的变化,不用担心。”

  病例数上升,病毒株发生变异了吗?致病力如何?

  奥密克戎变异株为主 传染性和致病力与此前相比没有显著变化

  病例数上升,那么病毒株是否发生了变异呢?据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发布的信息显示,与6月份相比,7月份我国的本土病例新冠病毒基因组有效序列,均为奥密克戎变异株,主要流行株为JN.1系列变异株和XDV系列变异株。北京佑安医院呼吸与感染性疾病科主任李侗曾表示,这两种病毒的传染性和致病力与此前相比没有显著变化,患者临床表现也保持一致。

全国新冠病毒感染本土病例变异株变化趋势。图片来源: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全国新冠病毒感染本土病例变异株变化趋势。图片来源: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其中XDV系列变异株占比由6月份的25.1%-32.9%上升至7月的38.8%-43.6%,差不多上升了10%左右的占比。“也不必紧张,现在的新冠毒力没那么强。”印根权认为,目前病毒致病力已经大大降低,大众也不必担心。

  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副主任医师颜文森介绍,“最近门诊偶尔能碰到新冠患者,症状比较轻,以年轻人为主,多数出现咽痛,发热,肌肉酸痛等症状。而且病例往往是散发,没有明显的家庭聚集性。这也说明病毒传染性弱了。”

  此次感染率上升与哪些情况有关?为何呈现波动性?

  专家解读

  世界卫生组织日前警告,巴黎奥运会期间已有至少40名运动员感染新冠病毒和其他呼吸道疾病病原体,国际社会应关注夏季新冠感染异常增多情况,建议为最高危人群接种新冠疫苗。

资料图。新华社记者连漪/摄资料图。新华社记者连漪/摄

  “新冠发病率上升以后,在成年人中的症状一般比较轻,但老年人症状仍是比较明显,所以,一些老年人群、免疫力低下人群、有基础病的人群,如果出现发热等呼吸道症状,应该及时就诊。”北京佑安医院呼吸与感染性疾病科主任李侗曾解释,此次感染率的上升被认为与暑期人口流动有关,同时距离上一次感染高峰期(春节期间)已过去约半年,符合每半年左右出现感染小高峰的周期规律。

  据中新健康受访专家表示,今年夏季报告病例增多可能受到假期人口流动频繁、密闭空间活动时间增多,以及病毒变异、抗体水平随时间推移降低、个人防控措施放松等因素影响。

国家传染病医学中心主任,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张文宏。图片来源:华山感染国家传染病医学中心主任,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张文宏。图片来源:华山感染

  国家传染病医学中心主任,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张文宏介绍,全球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都进入类似的波动性区间。以美国为例,其自2023年8月至今发生了3次新冠流行,基本以5-6月为一周期交替,而流行的主要原因为毒株的变异(2023年底JN.1,近期KP.3)和阶段性免疫屏障衰减的交叉混合导致。与我国情况类似,美国整体ICU的因新冠住院率维持<20%的水平较为稳定,未见明显自2022年后有上升趋势。

  周期性波动特点与毒株变异以及阶段性免疫屏障强度波动相关。根据目前对2023年5月、8月和2024年2月起的三次新冠波动流行监测结果可见,因毒株的不断变异和免疫屏障的阶段性衰减,新型冠状病毒已与流行性感冒等呼吸道传染性疾病类似,逐渐成为我国阶段性流行的呼吸道疾病,但其疾病的严重程度已维持较为稳定的状态。

  张文宏认为,目前,此次出现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在7月处于上升阶段,但根据整体趋势显示,此次感染整体就诊人数相较于去年秋冬季高峰还存在一定程度的降低,不会对当前的医疗资源和人群造成严重的疾病负担。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疑难感染诊疗中心主任彭劼提醒,新冠病毒感染已逐渐成为阶段性流行的呼吸道疾病,可能每隔四五个月就会出现一轮流行高峰,但是公众不必恐慌,做好相应预防可以减少感染概率。

  彭劼也指出,新冠病毒感染与流行性感冒相似,可能每隔四五个月就会出现一轮流行高峰。这种周期性波动,与毒株不断变异以及人体内抗体变弱或消失有关。“疫苗研发的速度总是赶不上毒株变异的速度,如果人体无法产生足够的免疫功能去抵抗新毒株的‘进攻’,就会出现新一轮的流行高峰,不能放松警惕。”

  目前哪些人群应该做好防护?

  一老一小及严重基础病患者、免疫力低下者尤其要做好防护

  彭劼提醒,无论是身体健康人群,还是患有基础疾病、免疫功能低下、使用免疫抑制剂等感染高风险人群,均要关注公共卫生问题,做好相应的预防。

  “身体健康的人感染了新冠病毒,可能病情并不会那么严重,但是总会对身体产生危害。而对于高风险人群来讲,新冠病毒可能是导致病情加重的‘导火线’,严重者可能导致死亡,一定要引起重视。”他说。

  彭劼表示,目前新冠病毒的传染性仍然很强,每个人要当好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做好个人防护很重要。他建议公众,尤其是高龄老年人和严重基础疾病患者等重症高风险人群做好个人防护,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或前往人群密集的室内公共场所时科学佩戴口罩;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经常开窗通风,科学锻炼身体,提高机体免疫力。

  “值得注意的是,儿童群体中不仅存在新冠病毒感染,还有腺病毒、副流感病毒、博卡病毒等其他呼吸道疾病。”李侗曾也强调,对于老年人、免疫力低下者和有基础疾病等高风险人群,应避免前往人群密集、空气流通不佳的场所;若必须前往,则应佩戴口罩并保持手部卫生。一旦出现发热和呼吸道症状,应及时就医。对于确诊为流感的患者,可采取抗病毒治疗,以降低重症风险,缩短病程。

  【防护指引】

  戴口罩

  口罩是预防新冠病毒传播的重要措施,前往人员密集的场所时建议佩戴口罩。

  勤洗手

  保持手部清洁,在触摸公共物品后、外出归家后,应及时洗手。

  少聚集

  尽量避免前往人员密集的场所,减少感染机会。

  加强通风

  保持室内通风良好,每天定时开窗通风,让新鲜空气进入室内。

  增强免疫力

  均衡饮食、适量运动、充足睡眠,有助于增强身体的免疫力,抵御病毒的侵袭。

  出现症状后及时就医

  如出现发热、乏力、咳嗽、呼吸困难、嗅觉和味觉减退等症状,建议佩戴好口罩,及时就诊。

  资料来源: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广东省疾病预防控制局、新华社、人民日报、羊城派、广州日报、华山感染、新京报

  编辑 常江

  校对 赵琳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4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