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云南威信县扎西红军烈士陵园墓碑前多人跳广场舞的视频引发广泛关注和热议。目前,当地已再次划分并公示了保护区、管控区,同时设立提示牌、安排人员巡查,正大门入口处公布的管理通告明确规定“不得在烈士陵园庄严场所开展广场舞、交际舞活动”。
“陵园作为开放式场所,管理难度较大。”威信县红军烈士陵园管理所此前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他们每天都在努力规劝跳舞群众离开陵园,但效果甚微。
威信县相关部门负责人告诉澎湃新闻,得知情况后,当地高度重视并连夜展开整改工作,对陵园的保护区和管控区再次进行明确划分,确保核心区得到有效保护。同时,根据群众的实际需求以及相关法规,合理划定了管控区域,并完善和增设了多个醒目提示牌。“我们虚心接受批评,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也到现场指导整改工作。”
保护区放置的管理通告
“陵园的周边紧邻着居民区,过去也曾出现过类似的状况,不过在核心区这样的情况并不常见,一旦发现,我们都会及时进行劝导。”该负责人表示,公安部门介入调查后,已找到视频中的一名涉事人员,并向她详细宣讲了相关的法律法规。该人员随后明确表示,已经认识到错误,承诺今后不会在此地跳舞。
同时,在烈士陵园正大门处设立了展板,清晰公示保护区和管控区的具体范围,当群众进入到这些区域时能看到温馨提示信息。为加强规范和管理工作,将在陵园保护区建立围栏,并规定开展祭扫前必须向管理所报备登记,由工作人员引导前往。另外,根据天气变化、季节更替以及公众的作息时间,灵活调整和延长巡查的时间,以更好地维护陵园的秩序。
据威信县政府官网资料显示,该县地处云贵川三省交界,位于乌蒙北麓、赤水河畔,素有“鸡鸣三省”之称。1935年2月,中央红军长征途中向威信县扎西镇集结,并召开了著名的“扎西会议”,成为这座滇北小县城一段光辉的红色记忆。
扎西红军烈士陵园位于威信县扎西镇龙井社区老街居民小组,占地面积46700平方米,是为缅怀中央红军长征集结扎西及川滇黔边区游击纵队和云南游击支队浴血奋战、英勇牺牲的烈士而修建。初为扎西红军烈士纪念碑,1977年奠基,1978年落成,1984年扩建为扎西红军烈士陵园,属云南省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唯一的国家级烈士陵园。1988年,该陵园被省政府批准为“全省重点烈士纪念建筑物保护单位”;1995年被民政部批准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1996年被国务院批准为“全国重点烈士纪念建筑物保护单位”。
“80后”陈磊自幼在威信县城长大,他向澎湃新闻表示,扎西红军烈士陵园内绿树成荫,环境优美,是集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等为一体的活动场所。“小时候,陵园旁边有一座小山,是县里唯一的公园,我们在这里照相、玩耍。”陈磊回忆道,孩童时代的照片都在这里取景,陈列馆位置能俯瞰全城,当地人也把这里当作早晚散步、健身的绝佳去处。
陈磊向澎湃新闻介绍,十多年前,陵园正大门前方不远处是老电影院,右侧前方的长途汽车客运站搬迁后,政府规划了一个宽敞的“扎西红色文化广场”,毗邻重建后的老街,现已成为红色旅游景点之一和休闲娱乐场所。每当夜幕降临,这一片热闹非凡。
在9月7日上午,陈磊注意到扎西红军烈士陵园入口处放置了一块展板。该展板被划分为三个部分,标题分别为“扎西红军烈士陵园管理通告”、“扎西红军烈士陵园平面图”以及“温馨提示”。值得一提的是,管理通告中明确规定“不得在烈士陵园庄严场所开展广场舞、交际舞活动”。
“在舆情发酵之后,相关部门才对此事予以重视,这恰恰暴露了此前陵园管理工作的疏忽与不足。”当地一政府部门人士向澎湃新闻表示,庄严肃穆的神圣之地发生此事,教训极为深刻,凸显了公众监督的重要性。目前,陵园里每天都有多名工作人员在开展巡查工作。
(澎湃新闻记者 熊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