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鱼米之乡”牡丹江,迈向特色农业强市

“鱼米之乡”牡丹江,迈向特色农业强市
2024年11月11日 23:53 新京报作者:姜慧梓

  每年11月,黑龙江省牡丹江东宁市的木耳种植户就要忙起来了,他们要开始制作菌包,为明年的收成开个好头。在这个以黑木耳产业为支柱的小城里,这是关系到许多人收入的大事。

  11月也是响水大米收获的季节,“新米下来了”。一年只收获这一季稻,卖得好,这一年才算没白忙活。

  与此同时,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返乡创业,种水稻、卖山货、发展乡村游,沉寂许久的村庄又热闹了起来。

  这边收获,那边播种,牡丹江的土地上总在生长着“鱼米之乡”的新故事。

宁安市国际稻米公园空中鸟瞰图。 宁安市委宣传部供图宁安市国际稻米公园空中鸟瞰图。 宁安市委宣传部供图

  科技加持

  小木耳撬动30亿元大产业

  郭雯,东宁市食用菌研发中心主任。每年这个时候,她都要下乡指导农户,解答他们的技术问题,再组织几场专业培训。菌包生产是种植黑木耳的第一步,这个环节搞好了,明年的收成才有指望。

  一般来说,菌包生产从现在开始,一直持续到明年2月,种植户把锯末、麦麸、豆饼粉等按照一定配比放到袋子里,消灭掉不需要的杂菌,再接入黑木耳菌种,经过30到40天的培育,等到黑木耳菌种几乎长满,菌包就制成了。

  种植户要将菌包码放到地上或者一个挨一个地挂进大棚里,地摆栽培和挂袋栽培是目前两种主流的黑木耳培育方式。在东宁北河沿国家级黑木耳标准化栽培示范园区,一排排整齐排列的菌包煞是壮观。

  人们接下来要做的是等待。黑木耳在菌包里逐渐生长,直到破袋而出。一般来说,5月中旬头茬木耳就破袋了,种植户采摘完后,接着是第二茬、第三茬……“出耳”一直持续到7月,黑木耳会分五茬从菌包里钻出来。

  种植户不用操心销路,木耳晒干后,就有木耳经纪人主动上门来收。多数情况下,他们会将收来的木耳运往东宁绥阳黑木耳大市场,这里是全国最大的黑木耳交易市场,占地144公顷,光商铺就有520个。

  在东宁这个以黑木耳产业为支柱的小城里,菌农有2.8万人,占农民总人数的28%,每年黑木耳种植规模达9亿袋,所生产的木耳干品超过4万吨,产值超过30亿元。

  现在,郭雯所在机构与高校开展合作,引进了“西藏六号”和杂交菌种,通过技术革新,让栽培出的黑木耳肉质更厚,口感更好。当地企业还推出了即食木耳、冻干脆片、木耳酱等深加工产品,高附加值的木耳饮品也正在研发中。

  直播带货

  把响水大米卖出响亮价格

  距离东宁约200公里外的宁安也进入了水稻收获的季节。这里以出产响水大米而闻名,这种大米的特别之处在于,它是生长在石板田上的。

  对水稻来说,石板田是极为难得且难以复制的优渥土壤。上万年前的一次火山喷发,岩浆外溢形成熔岩台地。在之后的漫长时间里,岩石经历了风吹日晒、雨水冲刷、生物破坏而逐渐风化,表面堆积起了一层腐殖土,腐殖土营养丰富,后又演变成了独特的“石板田”。

  渤海镇上官地村就是一个以“石板田”闻名的传统村落。据说,石板大米在唐代渤海国时期就是珍贵的贡米。

  陈雨佳出生在这里。在外求学、工作几年后,2016年,陈雨佳回到上官地村,担任玄武湖大米专业合作社销售经理。

  销售经理要时刻想着的,就是如何把大米卖出去,还要卖个好价钱。到底是年轻人,很快,陈雨佳就尝试起了直播卖货。

  她喊来村里的年轻人跟着她一起干,从水稻育秧、田间管理到秋收的各个环节都通过直播镜头展现给消费者,他们还顺便科普起了有机稻米、稻田鸭、稻田小龙虾这些“时髦词儿”,教消费者如何“避坑”。

  截至目前,上官地村合作社拉动本村及周边农民就业500余人。2023年,上官地村水稻种植面积达到2400亩,大米总产值突破3000万元,社员人均收入3.5万元。

  近两年,宁安还在打造响水·国际稻米公园,除了民俗体验、农业观光外,还配套建设度假酒店等。上官地村将被打造成公园的稻作展示区。

  回乡创业

  一份好事业让人才回家

  考上大学、留在城市,几乎是每一个乡村孩子最理想的未来。“有出息”,村里的长辈每次说到这里时,总会一边向陈雨佳的父母投去羡慕的目光,一边不忘以她为榜样教育自家的孙辈。

  “为什么要回来?”外人不理解,父母很反对,连她自己也不是完全没有犹豫过。

  受父母务农影响,她自小就对庄稼感到亲切,长大后又接触了不少新观念、新事物,认知早已在父母之上,她不甘心乡亲们辛苦劳作的成果只能勉强维持一年的生计,她觉得有些事,她可以做。

  2016年,陈雨佳辞掉了宁安市第一中学体育教师的工作,回到了家乡。不到十年的时间,合作社的大米卖出了销量,卖上了价钱,乡亲们的收入也有了保障。

  和陈雨佳一样,今年是郭雯回家的第十年,她是东宁人,在哈尔滨度过了本科和研究生的时光。2013年,东宁市成立食用菌研发中心,第二年就招录了8名研究生,专门从事黑木耳研发、技术推广等工作,学习食品专业的郭雯是其中之一。

  “毕业的时候也想过走出去,但刚好赶上家乡有这样的产业,又给科研人员提供了这么好的平台,还能陪在家人身旁”,专业对口的郭雯当即决定回家。

  十年之后再看当初的选择,郭雯觉得“挺好的”。她说,她不是选择城市,而是选择了一份事业,“跟一群志同道合的人为一件事去努力,很有意义。”

林口县柳树镇沙棘种植基地,黄澄澄、金灿灿的沙棘果簇拥枝头。 林口县委宣传部供图林口县柳树镇沙棘种植基地,黄澄澄、金灿灿的沙棘果簇拥枝头。 林口县委宣传部供图

  数说牡丹江

  4.2%

  2023年,牡丹江地区生产总值952.6亿元,同比增长4.2%。截至2023年末,全市户籍人口238.1万人,其中乡村人口95.4万人。全年城镇新增就业28510人。

  410.9亿元

  2023年,牡丹江农林牧渔业总产值410.9亿元,比上年增长1.7%。全年粮食总产量295万吨。其中,食用菌产量(干鲜混合)22.5万吨,同比增长4.4%。全市绿色有机食品企业达到88家、207个产品,全市绿色有机认证面积达到532万亩。

  记者:姜慧梓

  编辑:朱丽华

牡丹江市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4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