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子初二时,我参加他的家长会,语文老师郑重其事地说:“推荐的名著孩子们一定要真阅读啊!”当时,我就纳闷了,读书不是真阅读,难道还有假阅读?回家我跟儿子提起这事,他不屑地说:“妈妈,你不知道吗?我们班很多同学都是不读这些必读书的。他们只管做题就好。”
当人人都只在意结果时,那个真实的、鲜活的“过程”还有意义吗?
读书给孩子们听
20多年前,我刚工作不久,就有意识地给孩子们读书,我一直相信阅读是根植于听觉的。在我还不识字时,就爱听奶奶讲故事。念初中时,英语老师会给我们读故事,每节课读一个章节,一本书读完接着读第二本、第三本……再后来,他就给我们读英文书。大概从那个时候起,我心里便开始觉得,一个好老师应该是一个会给学生读故事的老师。
当我自己成为一个老师时,我也不由自主地想把好故事带给孩子们。最初的方式跟我的英语老师一样,只有我手里这本书,每次读到精彩的地方就戛然而止,孩子们只有捶胸顿足,期待下一节课。那个时候,图书市场没有现在这么繁荣,尤其在我生活的小城,买书也不方便,更谈不上让孩子们人手一本了。除了读书给他们听,我想不出更好的“共读”方式了。
好多年之后,我读到钱伯斯的书,书里说:“有智慧的老师都会给学生大声朗读,不管学生的年龄和受教育程度如何。他们通过这种方式引导孩子们选择自己想要读的书,也通过这种方式,让他们熟悉尚未读过、认为‘太难’的文学作品。”我暗自窃喜,原来自己如此有智慧,却不曾知晓。
读出自己的真实感受
2016年,一个偶然的机会,我见证了一个读写教育公益机构“全国百班千人读写计划”(以下简称“百班千人”)的诞生。这一路上,我和孩子们一起成长着。
成为“百班千人”导师之后,我有机会阅读了大量的儿童文学作品,一本又一本书的累积下,文本解读能力也在逐步提升。带孩子们读一本书,我自己往往要读与此相关的十几本,甚至几十本书,如此这般,和孩子们围绕一本书进行对话交流时,才不至于心虚。
共读的过程中,我会引导孩子们把正在阅读的书与以往的阅读、生活经验关联起来。一年级,我带孩子们共读了一本图画书《圣诞老奶奶》。新书到的那一天,我上了一堂导读课,成功地激发了他们对知晓故事全貌的浓厚热情。发书的那一刻,孩子们几乎是“饿狼扑食”般地打开塑封袋,放学铃声响起也没有一个孩子挪动身子,他们安静地读着,思考着。我心满意足地下班,回到家,看到班级群里一个家长给我留言:“孙一山回家问我,为什么我读完书一点也哭不出来?刘老师说她读完都泪流满面了。”然后,她拍了一张儿子假装难过的照片给我。看到照片中孩子哭笑不得的样子,我一下子明白了成人的阅读感受是很难让孩子们去感同身受的。我读这本书时,想起的是已经离开我很多年的亲爱的奶奶,可是这个孩子的奶奶就住在他家里,每天都能见到,偶尔还会发生小摩擦。故事里的“告别”,对于这么小的孩子,也许是陌生的、遥远的。第二天,我在课堂上跟他们说:“读书,就是读自己。你读到的感受也许跟我不一样,但是,那是属于你自己此刻的真实感受。也许,再过几年,重新阅读这本书,你又会有新的收获。”
想要读出自己的独特感受,离不开思维的参与。我开始身体力行地给孩子们示范,什么叫边阅读边思考。我会有意识地记录自己阅读时的想法,简短的就直接记在书上或者便利贴上,稍长的就记在活页纸上。有时,遇到一些主题宏大、内容丰富的书籍,可能需要查阅很多背景资料,期间也会引发更多的思考,我会把这些想法或疑问一张一张地贴到墙上,然后把它们汇集起来进行“碰撞”。我儿子戏称家里有一面“会思考的墙”。受他这句话的启发,我突然想到,其实我们的班级里也应该有这样一面可以用来互动的墙。从此,我的教室里就多了一面这样的墙,孩子们可以自由地针对一本书发表自己的想法,或者提出自己的问题,其他同学可以利用课余时间来回答这些问题,甚至提出更多的问题。
为了营造真实、流动的交流氛围,我们班的“晨读”也显得不那么“好看”。我允许他们到班级图书角挑选自己喜欢的书读,对于阅读姿态也不做要求,有的坐在凳子上,有的趴在桌子上,有的离开自己的位子,走到好朋友身边,你一言我一语。给他们一些好书,并且允许他们转来转去,让他们安静或者小声地交谈,就是一个让儿童彼此协助的最佳情境了。
不止于书本阅读
随着自己和孩子们读的书越来越多,我们已经不满足于只是把一本书读完,围绕其中的一些话题进行讨论,而是把阅读延伸到更广阔的空间。读《名叫彼得的狼》,我们会一起创作剧本,把其中某个情节表演出来;读《小王子》,我们一起包场看了电影版《小王子》,然后讨论电影与文学的区别;读《讲给孩子的故宫》,我会建议父母利用假期时间带着孩子们去北京故宫深度游,比如可以自己制定行走路线、化身小导游给爸爸妈妈讲解等;读《今天,我想慢吞吞》,我们组织了一场草地上的诗歌会,我们读别人的诗,也朗诵自己创作的诗歌;读《金子》,我们一起完成了一场“春日的市集”项目式学习活动;读《我们的城市》,我让孩子们也去探寻自己的城市,于是他们完成了一份份各具特色的作品——《古诗中的芜湖》《时于此间——芜湖古建筑探寻》《芜湖的美食指南》《“桥见”芜湖》等,这些图文并茂的调查报告就是最独具创意的写作成果。
2016年,和孩子们一起读“百班千人”书目《米兰和爱丽丝聊天》系列。我让他们给18岁的自己写了一封信,然后交给爸爸妈妈保管,等到18岁那一天再打开。2022年的一天,我接到毕业学生家长的电话,她在电话里说:“明天就是卓亦凌的生日,6年前您让他们写的那封信我一直给她保管着,明天打算拿给她。不知道刘老师能否也给孩子写封信,我想这一定是她特别期待的礼物。”我没有想到,6年前的阅读故事,在今天有了一个绝妙的续写。我拿起久违的毛笔,用端正的小楷工工整整地写下:“亲爱的卓亦凌……”
李普曼在《教室里的哲学》一书中不止一次地提到“寻找意义”对于儿童阅读的重要性。关注儿童日常的真实阅读推进,呵护且珍视每一个儿童的真实阅读感受,徜徉在那些与阅读相关的动人故事里……在我看来,这就是最大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