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拳击运动员邹市明的妻子冉莹颖在社交媒体上分享一则视频,视频中,她鼓励11岁的儿子克服恐惧打生长激素。
该视频引发了关于生长激素的讨论。有网友评论,不理解家长为了让孩子长高给其打激素,也有人分享自己家孩子打激素的经历。
北京儿童医院内分泌遗传代谢科副主任吴迪表示,生长激素是药物,任何药物都是化学制剂,都有可能的副作用,并不是只要“个子矮”就能打激素。改善生活方式,如多做运动、多睡觉、均衡饮食等,都是能帮助孩子长高的好办法。
生长激素仅适用于特定疾病
新京报:最近生长激素引发了讨论,这是一种什么样的物质?
吴迪:首先要明确的是,生长激素是人的脑垂体能分泌的一种激素。重组人生长激素是一种药物,用于治疗疾病。美国FDA(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生长激素的适应症有十多种,包括生长激素缺乏症、特发性矮小、小于胎龄儿等。
新京报:怎么去定义“矮小”?
吴迪:医学上对于矮小症的定义,是指身高低于同年龄同性别第3百分位线或2个标准差(SD)。通俗来说,假设有同年同月出生的100个人,从低到高排队,排在最前面的第一二个,就可以定义为身材矮小。在国内,成年男性小于160公分、女性小于150公分的,可以诊断身材矮小。
新京报:怎么看待打针长高这件事?
吴迪:现在大家对于孩子的身高比较焦虑,可能孩子略低于同龄人平均身高,但达不到矮小症的标准,一些家长希望通过医学手段来“追高”,这也增加了生长激素滥用的风险。我们能感受到家长的急迫,门诊就有家长听完医生的解释依旧比较执着,说“我不管别的孩子,我的孩子不能矮”。
单纯为了长高而打生长激素的做法是错误的,生长激素是药物,任何药物都是化学制剂,都有可能的副作用。矮小有多种原因,首先要查清楚原因,然后再做针对性的治疗,不一定非得打针。举个例子,有些矮小是甲状腺功能减退导致的,可能口服甲状腺素就能长高;有些是家族遗传,父母个子都不高,属于正常偏矮,孩子没有偏离遗传,这种不建议打针。
或引起脊柱侧弯加重等副作用,需临床严格评估跟踪
新京报:打生长激素有哪些副作用?
吴迪:大家可以看一下生长激素的说明书。生长激素有可能会引起血糖升高、加重脊柱侧弯、一过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等方面的风险。每一款生长激素的使用说明书上,都会描述可能导致的副作用。
新京报:对于需要通过生长激素来治疗的矮小症,临床上怎么规避风险?
吴迪:在正规医院,首先就是进行详细的临床评估,检查孩子矮小的原因,除了查体,还要进行非常细致的全面化验检查,包括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1,生化全项、头颅核磁、垂体核磁、腹部超声、乙肝五项、肿瘤标志物等,根据这些化验检查结果,判断矮小的原因、是否适合注射生长激素。在治疗过程中,需要每三个月定期复查相关指标,监测化验是否正常。
如果化验检查不正常,需要医生根据自己的专业水平和经验,判断是生长激素引起的问题还是其他原因所致,对用药进行相应的调整。
新京报:一些家长说打激素的时候长得很快,停激素后孩子长得比之前还慢,有这种问题吗?
吴迪:理论上来讲,孩子从4岁到青春期前平均每年长高6-7厘米,一般不低于5厘米。用生长激素治疗过程中,大部分孩子的确会长得比较好,明显高于每年的6-7厘米。生长激素用了一段时间后,可能会在体内产生抗体,第一年治疗效果好,第二年不如第一年。停药后,药物代谢完就会回到自然生长的状态,一般不太会抑制自然生长。
积极运动、充足睡眠有助于长高
新京报:对于非矮小症、不满足生长激素适应症的孩子,有哪些长个子的办法?
吴迪:改善生活方式也能帮助孩子长个子。首先就是要让孩子多做运动,尤其是篮球、游泳排球、羽毛球、跳绳、蹦高等纵向运动。其次让孩子多睡觉,因为人体自身的生长激素是在深睡眠期间脉冲性分泌的,睡的时间越长,深睡眠循环次数越多,生长激素分泌越多,所以一定要确保孩子充足的休息,不要为了“卷”学习让他们过分熬夜、早起。最后,均衡饮食也有助于长高。多摄入蛋白质、钙元素、各类维生素等,这些都是能让孩子长高的好办法。
新京报记者 戴轩
编辑 白爽 校对 赵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