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郑永年:未来15年,美国在许多领域或将依赖中国原创

郑永年:未来15年,美国在许多领域或将依赖中国原创
2025年03月26日 18:55 环球网

  长期以来,有这样一种观点在社会和互联网上广为流传:“美国长于创新,中国长于模仿。”针对这一观点,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公共政策学院院长、前海国际事务研究院院长郑永年26日在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当前中国早已积累足够基础转向创新,未来10到15年,在不少领域,美国可能反而将要依赖中国的原创。

  在博鳌亚洲论坛年会期间,郑永年对记者表示,每个国家都经历过从模仿到创新的阶段。事实上,美国并非一开始就善于创新。美国的创新始于二战后,美国购买欧洲的技术,从欧洲大量吸引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人才,这才有了创新的基础。

  “美国今天污蔑说我们‘偷’他们的技术。但其实英国才是第一个工业化的国家,这样说美国不也是‘偷’英国的技术?”他反问道,并表示,这并不是“偷”,而是自然的技术扩散。

  郑永年认为,创新建立在技术扩散的基础上,这是后发国家技术发展的普遍规律。“近代以来,很多‘0到1’的原创技术确实来自西方。但这不代表非西方国家没有原创性机制。看看日本和韩国就知道了,在经济起飞的前二三十年,它们普遍应用西方技术。但当它们积累了一定技术后,肯定会转向原创。”

  这名学者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在过去几十年里,中国的确大量应用西方技术,但经过多年发展后,中国已积累足够多的基础转向原创。“中国已经有了‘0到1’的原创。”他介绍称,最近自己在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进行了大量调研,发现“哪吒、DeepSeek和宇树等只是‘冰山一角’,中国的创新态势非常强劲。

  “如果按照目前的发展速度,在未来10到15年,在某些领域,美国可能反而需要依赖中国。”他表示。

  “我上次回老家浙江,有人告诉我,‘美国与中国在AI的竞争,这哪是中美的竞争,这是美国的浙江人跟中国的竞争。’你去看看美国的AI行业多少中国人。”郑永年对《环球时报》记者开玩笑地说道,此外,中国的科技领域非常“年轻化”,以人工智能为例,行业里都是最年轻的中国人,这让这些领域的创新前景更令人感到乐观。

  环球时报-环球网报道 记者 陈子帅 丁雅栀 刘洋 李洁祎

点击进入专题:
博鳌亚洲论坛2025年年会

责任编辑:崔理斯

30条评论|42人参与网友评论
最热评论
郑永年是何许人也?郑永年是新加坡人吗?郑永年知道中国的国家机密吗?为什么郑永年在中国有这么大的影响力?为什么中国大陆许多领导都喜欢郑永年?难道中国14亿人口都没有郑永年聪明?
3月27日14:05举报1回复
用户7145693505广西南宁
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更比一代强!
3月27日10:39举报1回复
LostInTheChaos广东佛山
那为什么我们还停留在低水平复制呢?
3月28日12:48举报回复
最新评论
郑永年是何许人也?郑永年是新加坡人吗?郑永年知道中国的国家机密吗?为什么郑永年在中国有这么大的影响力?为什么中国大陆许多领导都喜欢郑永年?难道中国14亿人口都没有郑永年聪明?
3月27日14:05举报1回复
用户7145693505广西南宁
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更比一代强!
3月27日10:39举报1回复
美国的F47顶多算个5.8代战机。它用的是双发发动机,最大起飞重量不到40吨,这种体型根本达不到六代机那种超远航程和超大弹舱的要求。而咱们的歼36用的是三发发动机,最大起飞重量超过50吨,有超远航程和超大弹舱,这才是真正的六代机。再说,发动机的数量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飞机的发电能力。双发飞机和三发飞机在单台推力差不多的情况下,双发的发电潜力明显不如三发的。这也就意味着,双发飞机上的机载电子...展开全部
3月26日23:28举报回复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5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