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天金报编辑部:
我是一名普通读者,连日关注你们的两会报道。武汉十二五规划出炉了,我也想表达对城市建设5年后的期待,谈谈城市的地下空间建设问题。先分享一次旅行经验,今年10月,我去到广州,南方炽热的阳光把我们从地面“逼”到地铁里。拥挤的人潮在这里川流不息。上班的人们,神色匆匆地在地铁里换乘,告别道路交通的拥堵和公交车的尾气;休闲的人们,从这一站坐到那一站,只为“血拼”和消磨时间。我和朋友走下地铁,就可以体验这座城市的休闲气息:散发着书香的精品书屋,成排的小商店摆满饰品,品牌服装店、包店、购物商场一应俱全……仿佛这里不仅仅是换乘的通道,而是我们旅行的目的地。当时,我感叹,如果武汉也能像这样该多好呀。当然武汉也有地下商场,像武广、徐东,还有去年刚建成的汉正街第一大道。但是,我们总还是有点不过瘾的感觉,经常是匆匆一晃,又回到了地上。还有,现在大家不都在讨论武汉的停车难的问题吗,为什么不多开发地下资源,多修一些地下停车场呢。我喜欢所生活的这座城市,希望它能变得更有立体感更动人,也许这点小期盼在5年后能成为现实。
缓解城市拥堵 向地下要空间
城市地下空间是城市空间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缓解城市交通拥堵的问题,如何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打造宜居之城?市民、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不约而同支招:向地下要土地、要空间。
九三学社武汉市委的委员调查称,武汉市地下空间利用还处于初级阶段,地下空间集中在商业区,主要类型为地下停车场,约占53.5%;其次为设备以及混合功能,各占13%和12%;单纯作为人防的占7%;闲置的占7%;基本为点状浅层分布。武汉市地下空间存在工程数量少、完好率低、布局不合理、不能形成完整的系统等问题。“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到2015年,武汉要基本形成覆盖三镇、城乡一体的轨道交通骨架网络,主城区轨道交通通车里程140公里,各远城区与主城区基本实现轨道交通相连,同时提出要建轨道交通商业带,让老百姓购物消费更便利。
建地下生态停车场创“两型”示范点
“地上大型商业广场林立,地下商业通道四通八达,消费者下了地铁,可以从地下的商场一路逛到地上的摩尔。”市人大代表黄本笑建议,武汉依托轨道交通,让轨道交通商业带与现有的商圈有机融合,打造地上地下连成一体的“立体商圈”。比如,市民下了地铁后,不出站便可在地铁站内直接进入地下商业区,直达地上武广、国广、世贸等商场。通道沿途设各种个性化的商铺,让市民可以“边逛边行”。
代表曾庆喜建议,利用鲩子湖地下空间开发建设大型生态停车场和水下商业城。鲩子湖位于江岸区,现被辟为宝岛公园,周边路网发达,政府办事机构和居民小区密集。湖面污水飘散异味成为污染源头。为此,他建议治湖与开发利用结合,通过兴建地下生态停车场,解决长期困扰本区域停车位严重缺乏的问题,缓解该区域的交通拥堵。建议政府把鲩子湖项目作为武汉市“两型社会”示范点,利用民间资本进行湖泊治理和开发。
地下空间产权模糊开发需统一立法
政协委员陆愈实则直指武汉地下空间开发存在问题:“法律法规不健全,城市地下空间产权模糊。”陆愈实说,虽然两年前完成《武汉市主城地下空间综合利用专项规划》,但开发还缺乏统一、完整规划。同时,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管理处于各自为政的状态,导致重复施工开挖,造成浪费甚至事故发生。
他建议,武汉效仿上海市制定颁布《武汉市地下空间建设用地审批和房地产登记规定》,明确规定地下空间权属范围,从源头上规范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管理;按“1+6”城市格局和城市功能要求进行统一和科学规划;成立统一管理机构,政府分管领导挂帅,委员会协调处理相关事宜;改变传统招、拍土地做法,变为招、拍“空间”,地上、地下协调开发;对于未出让的地下空间范围,其所有权为国有,任何人不得私自进行开发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