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记2004年埃胡德·奥尔默特哈尔滨寻亲(图)

http://www.sina.com.cn  2012年06月05日17:18  国际在线 微博
记2004年埃胡德·奥尔默特哈尔滨寻亲(图)

  奥尔默特的父母在哈尔滨留影 国际在线消息:从19世纪末中东铁路的修筑开始,犹太人就同中国哈尔滨紧密联系在了一起。大批犹太人为逃避对他们的迫害和歧视,纷纷从欧洲来到中国的东北城市哈尔滨。他们在这里安居乐业,先后在面粉、制油、制糖、烟草、畜牧、建筑、印刷、出版、仓储等行业中创办了众多企业。奥尔默特的祖父母就在这批逃难的队伍当中。哈尔滨这座中犹友谊之城曾一度成为远东地区最大的犹太人聚居中心。20世纪20年代,犹太人最多时达到20000多人,哈尔滨至今完好地保存着犹太会堂、学校、商场等典型犹太建筑。

  2004年6月24日,作为原居哈尔滨犹太人后裔、时任以色列副总理的埃胡德·奥尔默特带着寻亲的梦想,第一次踏上哈尔滨的土地。他一下飞机,就向哈尔滨各界朋友表达了激动的心情:“我非常高兴来到我的第二故乡哈尔滨,更十分感谢在我们犹太人最困难的时候给予同情和真诚帮助的中国人民。”

  刚下飞机的奥尔默特就迫不及待地要看看哈尔滨这座熟悉而陌生的城市。25日上午,他先后参观了黑龙江省社科院犹太人图片展览和哈尔滨犹太人古迹。奥尔默特用温情的话语绘声绘色地给妻子讲述他们家在哈尔滨的历史,并在犹太民族的老照片前拍照留念。奥尔默特说:“这些照片能把历史保存下来,历史能比我们活得更久,我的孩子们,甚至我的孩子的孩子们都能看到,知道我在这儿,是这儿的一部分。”

  一张父亲在齐齐哈尔中学参加拳击赛和运动会的照片映入了奥尔默特的眼帘。这曾经是他父亲最引以为自豪的一段经历。他父亲的中文极好,“那个时候他在齐齐哈尔的一所中学当中文老师。我父亲非常骄傲,以一个外国人的身份教中国人中文。”在那所学校里,奥尔默特的父亲莫德哈伊教了两年的中文,并积攒下了足够的回国路费。奥尔默特说:“在我父亲88岁高龄的时候,他的身体状况非常不好。那时候,他的神智已经很不清楚了。从那时候起,他就用中文跟我讲话,虽然我听不懂中文,但我记得他临死前对我讲的最后一句话仍然是中文。”

  奥尔默特的祖父在哈尔滨生活了20多年,并始终认为在哈尔滨生活的日子是他一生中最愉快、最舒心的岁月。尽管有些侨居中国的外国人先后离开哈尔滨去寻求自己新的生活,但他哪里都不去,老人按自己的意愿在哈尔滨生活到1941年逝世。至今,他的墓地仍然保存在远东地区规模最大、保存最好的哈尔滨犹太人墓园中。

  1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