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图文:上游水滔天武汉几无洪峰概念

图文:上游水滔天武汉几无洪峰概念

楚天都市报讯 图为:长江龙王庙段,市民在这里欢快戏水消暑,全然没有洪峰当前的紧张

  首席机动记者谈海亮 记者刘昊 徐剑桥 摄影:记者李响

  一轮“超98”规模的长江洪峰,经三峡大坝“腰斩”后余波式微,波澜不惊过武汉。昨晚7时,长江武汉关水位从前晚的26.44米最高值回落至26.41米。这标志着,武汉已告别今年夏汛以来长江最高水位。同时,随着三峡枢纽下泄流量减小,宜昌、沙市水位昨日相继退出设防,监利水位预计6日退出警戒。我省长江防汛形势趋缓。上游洪峰依然来势汹汹,大武汉越来越从容不迫。

  最大洪峰来临汉口水位7天仅涨0.26米

  一块硕大的电子显示屏,正在滚动刷新武汉市内及全省江河水位信息。昨日下午4时许,记者走进武汉市防办值班室,这里忙碌而有序。

  窗外便是浩浩荡荡的长江,浑黄的江水平静东流,没有惊涛拍岸的巨响,也无红旗遍布的紧张场面。沿江大道上车水马龙,和每个周三下午一般景象。今年夏汛以来的最高水位,已经从这个城市中央悄然回落。

  普通市民不会感受到,这间位于汉口沿江大道的办公楼里的紧张气氛。从7月20日武汉启动防汛应急响应以来,武汉市防办值班室日夜灯火通明,工作人员进出不断。武汉市各级防汛部门24小时值守,已苦苦熬了近半个月。

  武汉市防办负责人告诉记者,今年7月7日起的半个月内,长江上游连续形成四轮洪峰,这在历史上都属罕见。7月24日晚20时,三峡水库迎来7.12万立方米每秒的入库流量,超越了1954年和1998年汛期三峡区域过境洪峰的峰值,也是长江上游自1981年以来最大洪峰。

  不过,经过三峡枢纽调蓄,气势汹汹的洪峰,来到武汉时已是强弩之末。长江4号洪峰入库后,三峡枢纽始终按照4.2万立方米每秒下泄,我省江段水位缓涨,汉口站水位从25日8时的26.18米,经过7天才涨至26.44米,涨幅仅0.26米,昨日已回落了0.03米。

  堤防加固三峡守护武汉几无洪峰概念

  面对超越1998年的洪峰,大武汉何以能如此从容面对?

  武汉市防办负责人介绍,4号洪峰进入三峡、逐步通过我省期间,省内没有出现大范围集中降雨;同时因前期江河水位不高,所以水位持续保持在警戒以下。同时,1998年后,武汉市斥巨资对长江堤防进行加固,“铜墙铁壁”不会因为水位过设防而出现较大险情。

  该负责人说,所谓洪峰,一般流量超过50000立方米每秒,形成迅速,流速急,不可控。而通过三峡大坝拦蓄,累计削峰率接近四成,洪水以固定流量下泄,水位平缓涨落,已不能算是洪峰。三峡水库充分发挥调度调蓄作用,这是长江中下游堤防平稳的保障之一。可以说,三峡枢纽工程建成并发挥蓄洪功效之后,我省境内江段已基本不存在“洪峰”的概念了。

  从历史的纵向对比来看,1954年武汉关水位峰值为29.73米,1998年,武汉关水位高达29.43米,一度超保证。而今年汛期,武汉最高水位也只达26.44米,超设防1.44米,距离警戒还有0.86米。

  正因如此,大武汉能够在今年夏汛得之从容。

  曾经的险段今朝成市民休闲乐园

  这样的从容,在长江武汉险段武昌月亮湾、汉口龙王庙,表现为市民的悠闲和轻松。

  昨日下午5时许,汉口龙王庙正在夕阳中迎接浩然江水入怀。68岁的马爹爹,身倚泳圈,起浮于江面,畅游一个小时后,他才慢慢走上岸来。“1998年江水漫浸,龙王庙的亭子淹得只剩檐子露在外面。今年这个水位,对武汉来说,很平稳。”马爹爹笑着对记者说。他领着记者沿龙王庙一路巡看,赤足戏水的孩童,扎着猛子的游泳爱好者,照相留影、遛狗的年轻人,依次出现在记者视线中。一对南京来的夫妻,在景观长廊上细看“武汉历史高水位记录”图,身高超过1.75米的男子踮起脚,伸长手臂去触摸图上的“1998年8月24日武汉关水位线”,江水还在他脚下较远处。

  同一时段,武昌月亮湾,70岁的卢桂生爹爹正在江边锻炼。在他的记忆中,1954年和1998年的洪水,都比眼下的景象要紧张百倍。“我记得1998年时,汉口沿江街道上的水都漫到膝盖了,1954年的洪灾更严重,我那时还是学生,学校里住满了受灾群众。今年的汛期,对老百姓的生活几乎没有造成明显影响。”卢桂生说。

  悲壮抗洪故事但愿仅存记忆中

  不止一个人在拿记忆中的洪灾景象和眼下的悠然自得相对比,并感叹今昔的变化。

  徐东万吨冷库公司总裁办公室主任、50岁的王学峰,昨日在办公室平静地度过了一天,14年前的8月1日,他作为万吨冷库公司防汛办主任,正苦守在月亮湾码头的闸口位置。“单位里组织的抗洪抢险队,日夜不停地在月亮湾码头的堤上巡守了50多天。”他甚至准确地记得当时的情景:万吨冷库100多名职工,当年在月亮码头负责防守300米长的堤坝,包括一个闸口。负责巡堤的职工,每4人一组,每半个小时巡查一次,一步一步检查土堤。负责防守闸口的职工,每8人一组,最紧张的时候,每15分钟便要巡查一次。队员们一日三餐都在堤上解决,晚上睡在堤上的帐篷里,全单位准备了40吨土方,5000条蛇皮袋,5台专用车辆,随时准备应付突发险情。“50多天里,我们没有睡过一个安稳觉,精神高度紧张。”他说。“人在堤在、堤毁人亡”,当年的这些悲壮口号,他至今记得。今年夏天,王学峰既不用巡堤,也不用准备蛇皮袋。下午6时,他准时下班散步回家。“但愿武汉永远不要再有那些抗洪的悲壮故事了。”他说。

分享到:

 
  • 新闻我国专项清理1年停收费高速路屈指可数
  • 体育奥运-于洋/王晓理被取消资格 李永波道歉
  • 娱乐安徽选美佳丽被批惊悚不敢回学校(图)
  • 财经国务院督查各地楼市调控政策执行情况
  • 科技梅耶尔:来到雅虎的“谷歌第一美女”
  • 博客柴静:BBC底线 药家鑫之父:为何告张显
  • 读书揭秘:日本人为何不敢在广西搞大屠杀
  • 教育月入八千遭嫌弃 功利社会加剧名校情结
  • 育儿世界母乳喂养周:背奶妈妈的恒温母爱
  • 健康揭秘奥运禁用药 25岁女主播心源猝死
  • 女性传播率最高的美容偏方 20款爆潮太阳镜
  • 尚品全球最尊贵富人区豪宅 经典飞行员腕表
  • 星座啥血型最不扛事 孽缘会害你倾家荡产吗
  • 收藏伦敦奥运假纪念钞现身 玻璃当白玉买回家
  • 神舟九号飞船发射升空
  • 穆巴拉克病重
  • 朝鲜将发射卫星
  • 印尼8.5级地震
  • 中菲舰船在黄岩岛对峙
  • 香港特首选举
  • 2012年全国两会
  • 中国工人苏丹遭劫持
  •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