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经纬 站点导航 SRSNet Ads.
国内时事 国际时事 体育 财经 科技 游戏 文化艺术 影视音乐 生活娱乐 健康 旅游 社会经纬

河南建成北方最大的野生猕猴群居地

http://www.srsnet.com 1998年11月19日 14:25  新华社

    新华社郑州11月19日电(记者顾立林)经过数十年的
训化和保护,目前在河南济源市太行山系的五龙口山愁儿
沟,生活着二千多只活泼可爱的野生猕猴。河南师范大学
生物系专家考证认为,目前这里已成为中国纬度最高、数
量最多、范围最广的野生猕猴群居地。

    据资料介绍,太行猕猴因耳朵紧贴头部,又称溜耳猴。
它毛色金黄,尾巴短粗,平均身高零点五米,体重十多公
斤,寿命四十年左右。太行猕猴既是观赏动物,也是高级
实验动物,在医学、生物学中用途极广。联合国组织曾派
员考察认定,这里的猕猴是世界上最进化的动物之一。

    济源市五龙口风景区的野生猕猴,在八十年代初只有
几十只。当时乡政府聘请南阳祖传训猴师匡书明来此训猴。
匡师傅跋山涉水,在猕猴经常出没的地方,因陋就简挖山
洞、搭帐蓬,用红薯、玉米等食物,将时常饥饿难耐的猴
子逐渐引下山,训练过去见人就窜的猴子,渐渐习惯接受
生人的食物。

    一九九四年五龙口风景区管理局成立后,野生猕猴的
保护进入一个新阶段。管理局除建立喂食坪外,还专门请
来生物专家,研究了解猕猴的生活习性和营养配方。目前
他们已建立起花生、玉米为主,兼配四季蔬菜瓜果为辅的
科学喂养方法,每年猴食花销近二十万元。

    定期防疫也一定程度提高了猕猴的健康水准。在游人
经常能走到的地方,管理局定期喷洒消毒液;对消化不良
的猴子开小灶,食物中拌特配的兽药。红糖水则是“产猴”
的特殊补品。

    为了让更多的野生猕猴饥寒无虞,管理局去年又投资
新辟一个喂养坪,并在悬崖的岩山上开挖了三个百米见方
的石洞,为猕猴在恶劣天气提供一个挡风避雨的“集体宿
舍”。

    适宜的气候、科学细心的喂养以及严格的生态保护,
使五龙口的猕猴生育质量不断提高,猕猴数量每年递增百
分之二十以上,目前这里已形成九群“家族”二千多只“
家丁”,每年有上百万的人到偏居一隅的太行幽谷观光赏
猴,流连忘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