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艺术 站点导航 SRSNet Ads.
国内时事 国际时事 体育 财经 科技 游戏 文化艺术 影视音乐 生活娱乐 健康 旅游 社会经纬

中国当代诗词没有“病”

http://www.srsnet.com 1998年11月28日 15:10  南方都市报

  中国诗歌眼下有些尴尬,“水土流失”比较严重。诗
人在“流失”,耐不住寂寞的瞻前顾后跃入商海,“重量
级”的诗坛新人很是少见;读者在“流失”,80年代,
一场大型诗歌朗诵会,参加者达万人之众,如今,想办都
难若登天;诗歌刊物也在“流失”,目前尚在的10种诗
歌期刊,相对于人口12亿且有着辉煌诗歌传统的泱泱中
国,少得不免可怜,连最权威最有影响力的《诗刊》发行
量也从十几年前四五十万册一落而到了3万册。诗集,甚
至是著名诗人的诗集普遍销路不畅……中国诗歌的声音似
乎越来越小。于是,有心人终于要问:中国的诗歌是不是
“病”了?

  最近造访中国诗歌的“业”内人士,他们不以为然。
  “中国的诗歌没有‘病’!”中国作协副主席、党组
书记翟泰丰信心十足。“现在,中国诗人的主体是健康向
上的,诗歌仍然是拥有广大读者的重要文学门类。诗歌的
主旋律与多样化相统一,正在唱响时代的最强音。当然,
诗歌也必须在探索中求发展,既然要探索就应该允许走弯
路、出错误,允许有不同的声音。”

  那么,如何去看待眼下中国诗歌的种种尴尬呢?

  《诗刊》副主编叶延滨这样评说:对于诗歌的现状,
应该用历史发展的眼光来评价。中国人在相当长的时期里,
因为精神需求相对单一,审美观念相对单一。能发表的诗
歌往往迎合人们单一的审美、单一的需求,一呼百应,形
成声势,产生轰动效应。当今时代,改革开放大大激活了
中国人的思维活动,诗人们概莫能外,自由的空间任其遨
游。流派纷呈,“主义”辈出,甚而至于“沙龙”诗……
真正的百花齐放。这前所未有的诗景让急于重点丰富自己
物质生活的人们多少有点应接不暇,诗与人们生活的融合
需要时间。不过,也确有些人心浮气躁,有些诗晦涩难懂,
遭读者冷遇。

  同时,诗歌正在面临空前的历史性挑战,传统的诗歌
靠想象最终实现自己的艺术目的,这需要耗费时间、精力,
电视瞬间结束了想象,让人们轻而易举掌握结果。这种全
新的对传统的压迫是进步的,但也是残酷的。小说、戏剧、
音乐、美术因为“血缘”较近很快被“收编”了,它们各
取所需,既对立又联合,几乎只有诗歌孤零零“站”在一
旁,确实尴尬。这些,也是诗歌发展到今天的必然。

  如何面对诗歌的这个现实呢?舒婷这样说:“百花都
是从根部吸收同一块土地的营养,忠于这片土地,诗人必
须爱祖国爱人民,爱脚下的土地。诗的困难不仅是中国,
也是世界性的。西方诗集的销售也不好。诗集的销售是细
水长流,不会像畅销书那样,一夜之间销售一空。诗人要
耐得住寂寞。”  张继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