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 站点导航 SRSNet Ads.
国内时事 国际时事 体育 财经 科技 游戏 文化艺术 影视音乐 生活娱乐 健康 旅游 社会经纬

《绝对隐私》作者安顿访谈录

http://www.srsnet.com 1998年11月29日 10:29  羊城晚报

    近日有几位读者给本报打来电话 , 说《绝对隐私》
作者安顿在报上发表《安顿告读者》,称“由她主持的‘
口述实录’版,今后一段时间将不再反映有关两性情感方
面的内容。”读者希望本报能就此事采访介绍一下安顿近
期的情况。

    《绝对隐私》和作者安顿应该是今年下半年文化界最
引人注目的焦点。《绝对隐私》在不足 4个月的时间内加
印 9次 ,在全国各地的书店中高居畅销书的行列 ,绝对
“洛阳纸贵”。

     一位北京同行介绍说 ,目前每天都有上百人找安顿
倾诉,他形容“情况像在医院等待挂号看病”。

    那么安顿撰写《安顿告读者》一文的目的是什么呢?
会不会也像某些名人那样为自己“炒作”?还是有什么隐
衷呢?

    11月13日上午,安顿在北京通过长途电话解答了记者
提出的问题。

    记:感觉你在写《安顿告读者》时,心情不太好,是
        否受到了什么压力?

    安:写这篇文字时,我确实很伤感,不情愿。作出这
        个决定是报社领导和我反复讨论后做出的。

        目前有关“隐私”的混战已经混淆视听,报社方
        面和我本人只能以这种方式来表明态度。报社要
        保护“口述实录”这个版面,我则要对自己工作
        的媒体负责。

    记:《绝对隐私》出版后,出版界出现了“跟书”现
        象,各路“隐私”纷纷登场,引来一股全民追逐
        “隐私”的热潮 ,您怎么看那些“跟 风”出版
        的隐私类书�
�

    安:有些人将隐私片面理解为婚外恋、第三者,等同
        于出轨的性、不 规范的性;理解为暖昧和龉龃。
        让人无可奈何。

      《绝对隐私》每一篇都代表了一种情感类型。其他
        的隐私书其实是拆解 《绝对隐私》的篇目。比如
       《贞操隐私》就是拆解了《绝对隐私》第二篇。

  记:把您在 《北京青年报》上发表的“口述实录”文
        章汇成《绝对隐私》,这其中有什么新意吗?

  安:这个书名我觉得很好。“绝对”是一个哲学范畴。
        对我的受访者而言,在没有找我倾诉之前,是绝对
        的个人心事。但在倾听后可能就成为与人分享的心
        事。

      我个人更看重本书的副标题——当代中国人情感状
        态的口述实录。它说明了我工作的时间、地域、研
        究领域和工作方法。

  记:您一直不认为《绝对稳私》是目前大家谈论的“隐
        私”?

  安:《绝对隐私》更像是一个小小的窗口,标志着当代
        中国人从闭塞到开放,从自我压抑到自我释放,再
        到反观自我的真实情感历程。

      我的受访者的本意是希望以自己的经历让他人引以
        为戒,所以《绝对隐私》有劝善的目的。现在陷入
        “隐私”的混战,对我的受访者是一种伤害。

  记:但有人认为《绝对隐私》只展现了中国人情感状态
        的阴暗面?

  安:我们通常在谈论经典爱情、真挚情感的同时,其实
        也意识到伊甸园里也有毒蛇。《绝对隐私》采用了
        呈现破碎的方式,我想中国人不应该脆弱到不能正
        视现实。我相信眼睛看到的东西远比逻辑推导来得
        可靠。

  记:既然是口述实录,但受访者们的思路显得太有条理
        了,您能确保 真实性吗?

  安:不排除部分人是有备而来 。我关注两方面的真实:
        一是受访者的倾诉对他本人是真实的;二是受访者
        叙述状态的真实。

      可以说“口述实录”没有什么技术含量,难度在采
        访上,凭什么他的心事要让你知道,这里面有一些
        心理技术。

  记:虽然您是一名记者,但《绝对隐私》的出版让人很
        容易将您当成一个畅销书作者。

  安:当畅销书作者不是我的理想 ,所以从未想过“炒”
        自己。《绝对隐私》出版后,我告诉我的丈夫和朋
        友:“如果我有一点张狂的话,你们有权利骂我。”
        到现在我还没挨骂,我想他们应该是最了解我的。

  记:但从传统的理论讲,记者这个职业往往是和新闻事
        件结合在一起的……

  安:我认为记者就是“记录的人”,至于记什么,看个
        人。我做过社 会新闻记者、时尚记者… 但最后我
        选择做“情感记者”。

  记:很多读者关心您是否依然会做“两性情感”方面的
        口述实录?

  安:我是循序渐进地在做这件事。12月中旬和明年 2月
        我将推出两本新书。在新书中我会加大受访者自由
        回忆状态中的自由情感状态。今后“口述实录”的
        主人公将会是那些善良的,对生活有所感悟的小人
        物,关注他们的人生经历。

  记:新书会有一个什么题目?

  安:恕我保密。因为盗版者太凶了。我真担心透
        露出去会弄出一本 “假”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