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音乐 站点导航 SRSNet Ads.
国内时事 国际时事 体育 财经 科技 游戏 文化艺术 影视音乐 生活娱乐 健康 旅游 社会经纬

《拯救大兵瑞恩》观感:向母亲鞠躬

http://www.srsnet.com 1998年11月30日 10:59  北京日报

  在文明的国度里,最令人尊敬的,不是最高权力的拥
有者,而是人间至爱的象征———母亲。电影《拯救大兵
瑞恩》中,有一位不可替代却始终没有露面的角色,那就
是亚伯拉罕·林肯。正是由于林肯写给在战争中为祖国奉
献了五个儿子生命的母亲的一封情真意切、谨敬有加的信
函,才使得片中八人小分队去营救一个列兵的故事具备了
情理上的根据。这封在影片中不止一次被诵读的总统信札,
可以解释为总统向一位母亲行鞠躬礼,同时也成为导演为
他的银幕文章所立的主脑。

  因执导《辛德勒名单》而名声大噪的斯皮尔伯格,总
能在他的作品中独辟蹊径,夺人心魂。他那独具的哲人兼
慈善家式的人文关怀,使其影片兼备思想的锋芒与人性的
深度。《拯救大兵瑞恩》以全新的角度与视点,让我们重
新审视战争与人生。冷酷的战场不拒温情,救助行动皆为
母亲。最高统帅部下令一支生力军去寻救一位母亲仅存的
骨肉。他不是政府高官、军事要员,也不是怀揣机密文件、
掌握特殊情报的间谍、特工,不过是从头到脚土得掉渣儿
的大兵。影片的趣味、妙味、深味尽在其中。

  不难理解,一部影片《拯救大兵瑞恩》竟然引起一场
由作家发起、媒体操作的关于生命价值的争论。争论的焦
点是,用一个集体的生命去救一个个体的生命,这样做值
不值?其实,这根本就不是值不值的问题。这样的问题只
能问心、问自己;不能问别人,不能问计算机。我们可以
设身处地地想,我们自己是马歇尔将军,接到这份关于母
亲已失去三个儿子的报告后,凭理性也凭感情,我们会做
出什么决定。当然,可能有人更愿意看到一位失去全部亲
子的母亲,胸戴大红花,成为英勇、刚毅的母亲。但我还
是想看到一位胆怯、脆弱、为想念儿子终日以泪洗面的母
亲。因为,人性的高贵就在于不被物化。即便是残酷的战
争,也不会把一位坚强的统帅和慈爱的母亲变成只为功利
目的而运转的机器。

  机器是高效能的,却难称高贵;人心有时是软弱的,
却蕴含至美。人们往往忽视,母亲本身也是一种价值尺度,
在母亲的天平上,人们不再拥有社会头衔与地位,不过是
赤身裸体的婴孩。一位总统与一个大兵具有同等的分量和
价值。如果偏巧大兵是小儿子,母亲还会把天平朝大兵倾
斜。影片中中尉的问题很有深度和力度:“我常在使命与
生命的两难中做出选择。”“为了使命而牺牲生命。”熟
读爱默生的列兵说到:“使命即生命”。是的,当一个使
命崇高到可以无视个体生命的存在时,这使命也够要命的。
打仗为什么?由“阿甘”扮演的中尉说得稀松平常:“为
了早点儿回家。”然而,这一点儿没有妨碍他履行战士的
职责,最终马革裹尸。想家,想妻子和母亲,尽管看起来
有点“软弱”,却很实很美。我们四海为家,我们舍生忘
死,难道不是为了母亲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