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艺术 Sina Ads.

   首页>文化艺术>新华社 >新闻内容

新华社

河北保存着500年前的古乐

http://www.sina.com.cn 1998年12月1日 17:22 新华社

    新华社石家庄十二月一日电(记者杨守勇)冬季来临
了,河北省固安县屈家营村的几位老人又拿起乐器,教村
里的年轻人学习古乐。这清脆悦耳的古乐声,已在这个冀
中小村庄奏响了五百年以上。

    在固安县的十余种古音乐会中,屈家营音乐会保存的
古乐是最完整的一种。据传说,屈家营音乐会始自春秋战
国进代的大音乐家师旷。

    专家说,固安古乐的乐谱、乐器、曲目、音乐会的规
范程序等,至少已有五百年以上的历史。如北马村古乐,
其独木鼓侧有“明永乐重张鼓皮”的字样,已作为文物保
存。因此,固安古乐被认为是“继西安古乐、北京智化寺
音乐之后中国发现的又一民族瑰宝”。

    据史料记载,固安明代就分布着大大小小的戏楼,戏
剧十分发达。一种产生于清末的当地独有剧种----诗赋弦,
目前仍有四、五个村的村民能够演唱。

    专家分析说,固安为“京南第一县”,是古代南来北
往的交融之地。特别是宋代,战争频繁,这里吸收了众多
外来音乐品种。在传授技艺上,此地古乐多为口授,不易
受染。相对闭塞的教、学、欣赏环境,使固安古乐基本保
持了原貌,并得以留传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