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艺术 Sina Ads.

   首页>文化艺术>光明日报 >新闻内容

光明日报

普希金之死有新说

http://www.sina.com.cn 1998年12月9日 11:10 光明日报

  1837年,俄罗斯近代文学的奠基人亚历山大·谢尔盖
维奇·普希金在与法国男爵丹特斯决斗时中弹身亡。一个
半世纪以来,世人无不为其意外早逝而遗憾。如若不然,
这位伟大的诗人定会给后人留下更加丰厚的精神财富。

  人们曾从各种历史书中了解到,向诗人举枪射击的凶
手正是那个不学无术、放荡不羁的法国军官丹特斯。当其
对准诗人胸膛抠动扳机的一刹那,他也就成了千古罪人。

  但是,一些研究普希金的学者近来发现,有些过去被
视为重要和有分量的东西正在隐退,次要人物和一贯被忽
视的史料渐渐突显,展现在人们面前的历史已变成另外一
个样子。这些“发现”真实性如何?我们不妨看一看。

                      他

  丹特斯曾被描述成一个十足的无赖和恶棍。事实上,
这位法国军官与他的干爹——圣彼得堡的一位男爵是在德
国相识的,并被迷恋上他的干爹带到了俄国。如同吸引干
爹一样,丹特斯也吸引着圣彼得堡的上流社会。潇洒、英
俊的他不仅以其丰富的学识、机敏的智慧、青春的朝气和
乐观豁达的生活态度赢得了达官贵人们的青睐,而且在上
流社会的女人圈中亦永远是一个成功者。如果不是与普希
金决斗,射出那罪恶的一枪,丹特斯或许称得上是那个时
代的宠儿。

                      她

  普希金的妻子伊达莉娅无疑是昔日圣彼得堡最漂亮的
女人,曾被誉为圣彼得堡的天鹅。尽管她已是三个孩子的
母亲,丹特斯仍然疯狂地爱上了她。她与丹特斯虽是偷情,
但却不乏真意。当丹特斯与普希金决斗后等待军事法庭判
决时,伊达莉娅曾给他写信:“我的朋友,我之所以恼怒,
是因为我并非像您所想象的那样,会忘掉您的存在。您这
样想,只能说明您并不真正了解我,因为我若爱上谁,就
将至死不渝。”

  普希金的妻子是俄国著名伯爵斯特罗加诺夫的私生女。
尽管受其父影响,伊达莉娅从小就擅于言辞,行为放荡。
但从事普希金研究的专家学者至今无法证实,她缘何婚后
不久就突然背叛了自己的丈夫。他们只能依据有限的资料
提出各式各样的假说。

  如今,有的学者提出,普希金冷落妻子,未能尽做丈
夫的职责,这对妻子而言无疑是伤害。女人对这种伤害是
不能原谅的。

                      他本人

  近来,普希金最后一段时光的某些生活细节引起了一
些学者的注意。普希金逝世前曾在乡下的秋日庄园逗留了
一个半月,而且是在众多女人的陪伴之下度过的。风流浪
漫是当时上流社会的生活时尚,普希金“更愿意居住在奥
希波娃老夫人富丽而又温情脉脉的庄园里,正是为了与老
太太风华正茂的女儿们及其表姐妹们谈情说爱”。

  据说,新婚燕尔,普希金便对还沉浸在幸福中的娇妻
炫耀自己与众多女友的交往,这对伊达莉娅自然是一个很
大的刺激,在两人的关系中埋下了芥蒂。

  与诗人相濡以沫的岗察洛夫和谢列缅杰夫还曾在回忆
录中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一次,伊达莉娅当着宾客们的
面,让诗人在她的影集上写上点什么。客人们发现,她的
口气与其说是请求,不如说是要求。普希金回答说,他不
是在像册上撰文的专家。伊达莉娅听后恼羞成怒,大喊大
叫起来。诗人强压怒火,同意为影册题词。第二天,在普
希金家宾客如云的聚会上,女主人拿出了有诗人题词的影
集,普希金赞美妻子的诗句被当场吟咏。诗人这首献给妻
子的情诗写得相当华美。伊达莉娅在听诗时两眼放光,流
露出极度的满足。岗察洛夫在回忆录中写道:“我只知道,
在这首诗中,普希金的每一行诗句都光彩夺目,尤如纯金
环绕的钻石。”然而,后来发生的事情却让人们目瞪口呆。
一小时后,一位仍沉浸在诗境中的客人在反复吟咏后终于
有所发现,不禁高声叫喊起来:“我的天,这是什么?!”
当这位客人将他的发现指点给女主人看时,后者暴跳如雷,
气急败坏,愤怒地将影集抛向门外。原来,普希金在诗后
并未写上当天的日期,而是写上了愚人节的日子——4月1
日。

  这种戏弄要比众目睽睽之下的一记耳光还要让人难堪。
以伊达莉娅的品性,她定要普希金为此付出代价。有人据
此认为,诗人的悲剧是由其妻一手策划并与她的亲朋共同
实施的。

  即使是在普希金死后,这个圣彼得堡的美女也未能扫
除心中对诗人的仇恨。当她得知奥得萨一座诗人雕像落成
后,狂叫着说,她要到奥得萨去,向普希金的雕像唾上一
口。这一点也成为持上述看法者的证据。    汪嘉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