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艺术 Sina Ads.

   首页>文化艺术> >新闻内容


叔本华与佛教

http://www.sina.com.cn 1999年1月13日 10:58 中华读书报

  在西方诸多思想家中,叔本华是受东方文化影响较明
显的一位。在他的书桌上,只有一尊释迦牟尼的塑像和一
幅康德的画像,由此我们便可以看出他思想的两大来源—
—康德哲学与印度哲学。近人在论及东方文化向西方的传
播时,也总不忘将叔本华作为受佛教影响的典型。

  在本世纪上半叶,汤用彤先生早就对这种结合提出了
批评:“世界宗教哲学各有真理各有特质,不能强为撮合。
叔本华,浪漫派之哲学家也,而时人佥以为受印度文化之
影响。其实氏之人才非如佛之罗汉,氏之意欲不同佛说私
欲,其谈幻境则失吠檀多真意,苦行则非佛陀之真谛。”
虽然说叔本华与印度全无关系有些过分,但汤用彤先生的
这段话对于某些急于“融贯中西”的学人仍无异于当头棒
喝。

  我们不妨先看一下叔本华与原始佛学的关系,因为他
们看起来有些相像。几乎每一个阅读过叔本华著作的人,
都会对他对世间痛苦所作的描绘留下深刻印象。一反传统
将痛苦作为幸福之缺乏的成见,叔本华指出:“在这个世
界中,惟有痛苦才是唯一真实的东西,而幸福不过是痛苦
暂时的缺乏,不过是欲望与无聊较为迅速的交替。”这种
西方文化中罕见的悲观很自然地让人联想起佛教对尘世之
痛苦的描述,然而我们却不能因为他们都关注人世的痛苦
就认定两者间存有内在的关联。关键不在于提出痛苦的现
象,而在于阐明痛苦的原因。具体说来,释迦认为,一切
痛苦的根源在于无明。无明就是无知,但这不是普通的无
知,而是对缘起性空之理的无知:世间万物本是相互依存,
人们偏固执独立的自我;世间万物本是无常,人们偏要希
求永远占有……这种无知地偏执就是无明。然而无明并不
是欲望,是无明产生了欲望,灭除欲望并不意味着解脱。

  理论上的不同必定导致行动上的差异,叔本华倡导的
消除痛苦的方法与佛教的解决方案可谓是大相径庭。概括
说来,叔本华提出三种解决方案:艺术、禁欲与绝食自杀。
他认为,在艺术直观中,对象与主体的界限已经模糊不清,
所以意志的追求暂时得到缓解。但这种办法并不彻底,因
为艺术带来的沉醉往往如过眼云烟转瞬即逝,要想得到永
久的解脱,必须否定意志走禁欲之路,关键在于放弃性欲
并自甘于痛苦,其中最彻底的办法是绝食自杀。这种办法
看起来有些荒唐,但毕竟是一个合乎逻辑的推论,与他的
前提相一致。在佛教提出的解决方案中,也含有禁欲的成
分。我想任何一个头脑清醒的人都会适度收敛自己的欲望,
就像弗洛依德所指出,压制自己的欲望是自我的本能之一。
然而佛教却决不倡导苦行,恰恰相反的是,释迦自己组织
教派的目的之一就是反对当时印度盛行的苦行主义。释迦
本人也实践过苦行,有一些骷髅似的释迦像表现的就是这
一时期,但他认为这并不能带来生命的觉悟,所以就放弃
了。

  有人比喻说叔本华像小乘而尼采像大乘,这一比喻虽
有道理但并不确切,因为叔本华之思想也有与大乘佛学相
近的地方。

  他在《作为意志与表象的世界》中开始便点题:“世
界是我的表象。”这种将宇宙万有化为虚幻的观点与佛教
唯识学十分近似,然而叔本华此说自有其西方文化里的源
头。从贝克莱至休谟到康德,一步步将实体抽空,到叔本
华干脆说:“世界是我的梦。”这种表达对于东方传统中
的读者来说一定不陌生。叔本华的这种观点较接近印度教,
他所讲的“摩耶之幕”一词就原于此,指世俗中纷繁的现
象乃是遮蔽真实世界的一块帷幕。但这种观点离佛教就比
较远。为什么这样说呢?

  固然,在佛教中无论般若学还是唯识学,都着重强调
世界的“如梦如幻”,但他们的根本意趣,却与叔本华大
不相同。唯识学认为世间的所有现象,都是人深层心识的
变现。它进一步阐明,能够变现世界的主体本身也并非实
在。这是佛学比较独特的观点。主张人生如梦的人不少,
但他们一致认为“世界是我的梦”——现象尽可虚幻不实,
然而现象背后一定要有一个坚定的实在。这是大部分思想
派别,甚至大部分人的思路。恰恰是在这一点上,佛学同
他们划清了界限。佛教义理的核心是“无我”:一切都是
有条件的存在,在幻象之后并没有什么实体。叔本华的理
想是达到绝对的虚无,而佛陀教化的目的是亲证无我的空
性。在虚无中,一切存在都消失了;而在空性之中,一切
存在之物才能够存在。恰如《中论》所揭示:“以有空义
故,一切法得成。”其实世界本身无所谓真假,关键在于
怎样看待。如果站在叔本华那样的立场,从“我”的角度
来看,那么世界未尝不是虚幻;而如果以世界本来的面目
来看,那么它可以说是无比的真实。

  一位著名禅者曾说:老僧30年前,见山是山、水是水;
后来略有领悟,见山不是山、水不是水;及至大彻大悟,
见山仍是山、水仍是水。第一重境界所描述的无疑是常人
状态,认为一切都是实实在在、天经地义;后来对万物之
实在性发生怀疑,这便是哲人境界;最终悟到虚妄的不是
外物而是自己的偏执,去掉无明,见到世界依旧是它的本
来面目,这可谓是佛家境界。        聂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