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经纬 Sina Ads.

   首页> 社会经纬>广州日报 >新闻内容

广州日报

六年抱病勤学不辍十岁生命搏出美丽人生

http://www.sina.com.cn 1999年3月2日 17:04 广州日报

    周锦莹坚信:我的病一定能够治好,我要努力学习,
长大治好所有的病

    本报讯  (记者吴丹桦)广州市朝天小学六年级学生周
锦莹与病魔顽强地搏斗了6年多,虽然6年来她总共只在学
校里上过不到一学期的课,但她却从未放弃过学习,以坚
强的毅力自学了一至六年级的课程,她的事迹感动了全校
1200多名师生。在昨天的开学典礼上,周锦莹在全校师生
的关切目光下自信地登上主席台,接受了学校的表彰。

    在小锦莹读一年级的那年秋天,身体突然变得很坏,
常常头晕,稍微累一点就发喘,还吐血块,经医院检查,
确诊为特发性双肺含铁血黄素沉着症。这是一种十分罕见
的血液病,至今医学上仍不知道其发生的原因及根治的办
法。自从患病后,小锦莹的生活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她不
能像其他同学那样跑跑跳跳;高兴的时候也不能放声大笑。
最让小锦莹伤心的是,她不能再像以前那样天天上学了。

    但是,病痛并未动摇小锦莹读书的决心,只要病情稍
有好转,她就嚷着回校上课。实在走不动的时候,她就在
家里捧着课本一遍又一遍地看,看不懂的地方就问爸爸、
妈妈。每到晚上,她都催妈妈到同学家里抄老师布置的作
业,然后认认真真地按要求完成。

    由于病情不断反复,小锦莹一年中至少有四分之一的
时间是住在医院里的,为了不影响学习,她把课本都带到
医院里,常常是左手吊针,右手做作业。护士见她的左手
布满密密麻麻的针孔,就劝她在右手扎针,但小锦莹坚决
不肯,说是右手要用来做作业,护士只好在她脚上扎针。

    就这样,虽然6年来小锦莹没上过几天课, 但老师布
置的所有作业都全部完成了。多年来,她的学习成绩一直
保持优秀。当记者问周锦莹为什么这么刻苦读书时,她说,
生病太痛苦了,长大后我要做一个医生,把所有的病都治
好,所以,我现在一定要努力读书。小锦莹一直坚信: 随
着医学的进步,我的病是一定能够治好的。曾经教过小锦
莹的何老师说,一个只有10来岁的小学生竟能有如此坚强
的信念和顽强的毅力是十分难得的,现在的独生子女缺少
的就是这样一种素质和精神。

    受磨难的孩子早成长 

    昨天是开学的日子,孩子们一如往常回到了学校,这
一天对于他们来说或许没有什么特别,但对于朝天小学的
周锦莹来说,却非比寻常。

    锦莹本来可以快乐地去上学的,但一种怪病却几乎剥
夺了她学习的机会,可是突然加诸这个弱小生命的病痛却
未能阻止锦莹的学习决心,在病床上,在那些无法上学的
日子里,她通过自学完成了学业。

    锦莹也是生长在我们这个时代的一个普通的孩子,由
于她的病,她的简单的心愿——我要学习,成了一个难以
实现的目标。但恰恰是为了实现这个心愿,她内心产生了
一股克服一切困难的坚毅与勇气,她稚嫩的生命获得了成
长。

    很多人责备现在孩子在幸福的生活条件下,生在福中
不知福,殊不知孩子们对幸福的错误理解,往往是父母所
造成的,父母们辛苦地为孩子编织着幸福,而孩子却唯有
享用,不论是学习机会还是其它所拥有的一切都被认为是
理所当然的。其实,不给孩子一定的磨难与痛苦,孩子们
怎懂得幸福的涵义,怎懂得学习的机会来之不易? 当然,
这里不是说让个个孩子非得要生病才能得到锻炼,只是想
通过锦莹的事例说明:磨难对孩子的成长也是一种很重要
的条件。

    一位犹太哲人说,一个敢于直面困境,并不懈拼搏的
人才能看到生命的美丽,才能获得生命的成长。

    小锦莹也许并不懂这些大道理,但她却用行动实践了
这种美丽。  阿  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