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时事 Sina Ads.

   首页> 国际时事>中国青年报 >新闻内容

中国青年报

分析:美国缘何出现反华逆流

http://www.sina.com.cn 1999年3月18日 06:40 中国青年报

    近一个时期以来,美国的一些新闻媒体连篇累牍地报
道所谓“中国窃取美国核技术”;某些对中国不怀好意的
国会议员也迫不及待地以“中国威胁了美国的国家安全”
为由,抛出几条反华议案。一时间,反华噪音甚嚣尘上,
中美关系阴云密布。这种黑云压城的不正常气氛,使各国
关注中美关系的正直之士感到极为忧虑和不安。

    自中美元首实现互访以来,两国正致力于建设面向21
世纪的中美建设性战略伙伴关系,而且已取得了一定的成
果。两国关系健康稳定的发展不仅符合中美双方的利益,
而且也符合世界人民的愿望和历史潮流,这已是不争的事
实。可是,美国国内有那么一些人偏偏要逆潮流而动。一
见到中美两国关系发展势头良好,他们心里就不舒服,就
要横挑鼻子竖挑眼,老是变着法子跟中国过不去,这到底
为的是哪般?

    细细剖析这次反华逆流出现的深层原因,不难看出问
题主要在于两个方面:党派之争和冷战思维。

    美国的两党政治是彻头彻尾和无休无止的两党争斗。
为了一党之私利,在党派斗争中无所顾忌,甚至不惜损害
公众的利益。基于对美国两党政治这一基本特点的把握,
人们便可以清楚地看到,克林顿政府奉行的对华“全面接
触”政策尽管符合美国的国家利益,却一直遭到某些共和
党人的非难,这完全是党派之争衍生的恶果。以此为基点,
反过头来再观察眼下出现的反华逆流,人们也就很容易明
白:共和党在中期选举和弹劾案中碰壁之后,为了扭转颓
势、争取主导,并为2000年大选捞取资本,势必要与克林
顿领导的民主党政府唱对台戏。随着两党在社会保障和税
收等国内问题上明争暗斗的升级和深化,作为“内政延续”
的外交自然也难以幸免。 朱榕基总理3月15日在回答美国
《时代》周刊记者提问时对此一针见血地指出:“美国出
现的那一股潮流,实际上是美国的内部斗争把中美关系作
为牺牲品。”

    有专家指出,两党斗争是一柄双刃剑,轻则伤及两党,
重则伤及他国。  不久前美国禁止休斯公司对华出口价值
4.5亿美元的通信卫星就是很好的例证。

    远的姑且不论,光是回顾一下1989年以来中美关系的
发展史,我们还可以得出反华逆流“旧病复发”的规律性。
一是它在每年的春季“发作”。 每年3月,联合国要在日
内瓦召开人权大会; 每年6月,美国要对是否延长中国的
最惠国待遇(现已改称“正常贸易关系”)进行辩论。在
这些节骨眼上,反华势力便不遗余力地借题发挥。二是在
两国高层出访前夕“发作”。  1997年10月江主席访美和
1998年6月克林顿总统访华前,美国曾两度出现反华逆流,
典型事件是无端指责中国通过“政治献金”左右美国政策
和通过给休斯、劳拉尔两公司发射卫星获取导弹制导技术。
现在又恰值朱榕基总理访美前夕,反华逆流再度兴风作浪,
真是“惊人相似的一幕”。

    原苏联解体后,持续了半个世纪的东西方“冷战”局
面随之消失。但“冷战思维”却像幽灵一样缠绕在美国某
些人的头脑里,说话办事老是摆脱不了“冷战思维”的羁
绊。主要表现是,处处以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划线,时时
想给自己树立个“敌人”,刻刻不忘充当世界宪兵。美国
这样做的目的无非只有一个: 用美国的价值观一统天下,
进而实现领导世界的全球战略。1998年12月美国白宫公布
的《新世纪国家安全战略》对此直言不讳。所以,对于中
国这个世界上最大的社会主义国家每取得的一点进步,美
国的某些人就会感到不舒服,就感到有“威胁”。这也是
某些人数年来一直散布“中国威胁论”的症结所在。

    在和平与发展已成为主流的当今世界,“冷战思维”
实在可以休矣!爱好和平的人士都能看到,在维护世界和
平与安全中,中国已成为其中的重要力量。从亚洲金融危
机中国的表现可以看出,中国是一个负责任的大国,中国
为世界经济和金融安全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中美关系在经
历了多年的风风雨雨后,正在步入健康发展的轨道。不久,
朱榕基总理即将对美国进行友好访问。只要两国的政治家
和战略家能维护大局利益,坚持原则性和灵活性的高度统
一,相互尊重,加强合作,中美关系就一定能顺利地进入
21世纪。反华逆流的命运最终只有失败。张兴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