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自从2003年8月1日实行了《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以来,南京市救助管理站共接待了一万多人次,并将其中绝大多数受助对象送回原籍。但是记者昨天在救助站了解到,少数人熟悉救助政策,成为救助站的常客,具有骗助倾向。
有些年轻人结伴来到位于栖霞区钟山煤矿的救助站,声称没钱回家,临时遇到困难需要帮助,受理登记后提出过分要求,嫌救助站的饭菜不好吃,他们直接来到食堂,和管理人
员打招呼要多“炒几个小菜”。去年冬天,这几个年轻人在原本就紧缺的棉衣里憋足了劲连抢带挑,根本无视其他困难对象,对一般的衣服也不屑一顾!有人直接找到站里的负责人,声称“不需要你们费劲送我们回家,只要给我们每人100多块钱,我们自己买票回去就行了。”有的人提出要买一张到哪里哪里的车票,而他的口音显然与目的地南辕北辙,据私下了解,他们是把救助站当成了中转站,在这里落个脚,再顺利地到别处打工等。其中有些人在去年下半年短短几个月内进来了四五次!据分析,与一些受助对象离开前偷偷把牙膏、洗衣粉等带走,这些人一般比较年轻,有一定的文化,对救助政策也相对了解,因而提出的要求看似合理实则刁钻。市救助站负责人强调,欢迎社会上沿街乞讨、流离失所无家可归和身无分文等确实需要救助的人主动来救助站求助,但对于有上述骗助倾向的少数人,他们将严厉谴责,对个别扰乱站里秩序的,将交由公安机关处理。(董婉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