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正文

巴金最后一部长篇小说《寒夜》手稿珍藏本首发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8月15日10:12 国际在线

  巴金先生的《寒夜》手稿珍藏本由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昨天在上海展览中心中央大厅首发,从而成为2005上海书展的“压轴大戏”。

  翻开书,一页页的手稿是由不同色泽的稿纸组成,有些已经破损,字的墨色也是深浅不一、颜色各异。透过这些浸润着岁月洗礼的手稿,我们能感受到在动荡的年代,巴金和他的作品所经历的坎坷。

  《寒夜》是巴金创作的最后一部长篇小说。1944年秋冬的一个晚上,在重庆防空警报解除后的一两个小时,巴金开始了《寒夜》的写作。

  小说的情节与作者的生活几乎是同步展开的:都是在抗战时期的重庆;写完这部小说是1946年的最后一天,上海一个寒冷的冬夜,小说结尾也正是在一个寒冷的夜晚。巴金先生曾经说过,写《寒夜》是在作品中生活,他本人就生活在《寒夜》所描述的生活背景中。在那几年中,散文家缪崇群、小说家王鲁彦,还有他的老朋友陈范予,都是害着肺病痛苦地死去的;抗战胜利后回到上海,他又亲手埋葬了因病得不到很好医治的三哥李尧林。所以,当小说中写到汪文宣为生计而无着、为疾病而痛苦的时候,这些亲友的面孔一一浮现在巴金的脑海中,使他的写作十分投入。

  复旦大学陈思和教授说,看巴老的《寒夜》和《随想录》的手稿,完全是不一样的感觉。《随想录》是巴老晚年体弱多病时完成的,手稿上的每一笔都是艰难地写下来的;而《寒夜》却不一样,巴金写得龙飞凤舞、潇洒流畅,汪洋恣肆的激情顺着笔尖奔涌而出。

  《寒夜》的手稿穿越了岁月的剥蚀,得以基本完好地保存下来。据说抗战时期在重庆,一天晚上,巴金所住的楼失火,他带着一口小箱子匆匆跑出,这个箱子里就有《寒夜》的头两页手稿。巴金后来说,幸好那天的火没有烧起来,否则烧毁了这座作为汪文宣生活背景的楼,他可能不会再将小说写下去了。即便逃过了一个个劫数,由巴金先生捐赠给北京图书馆(现国家图书馆)的现存手稿中第56页整页缺失,第57至62页共六页有部分破损,而整个手稿的最后部分,即全书的第26章至尾声的手稿遗失。为确保作品的完整性,最后采用《寒夜》首次在《文艺复兴》上刊出的文本以印刷体补齐—————因为这部手稿就是当时供《文艺复兴》发表时的排印稿,两者的文字是一致的。

  《寒夜》手稿珍藏本是上海巴金文学研究会计划出版的“巴金手稿集”中的一部,“手稿集”将陆续集印所能搜集到的所有巴金先生的手稿。(记者姜小玲)

  来源:解放日报


新浪友情提醒:看新闻也有“巧”方法! 
收藏此页】【 】【打印】【关闭
爱问 iAsk.com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