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正文

赞八旬翁修伞技高叹好手艺后继无人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8月15日12:28 新闻晚报

  下午两点,阳光直射下的上海依旧是火辣辣的,在四川北路1999弄1号门口停放着一辆破旧的推车,满头白发的张学臣老人坐在小板凳上,仔细地缝补着雨伞。自前两天本报夏令热线报道了《“有恙”雨伞面临修理难题》后,有不少市民向热线提供了这位80岁老人的信息,张老伯在上海修伞已经有48年的历史。

  高超技艺屡获奖

  张老伯已经80岁高龄,但看上去相当精神,说起话来条理清晰、铿锵有力。1958年,张老伯刚参加工作,在虹口区百货商店第二修配站,由于工作的内容是修伞,他特意到制伞公司取经。在制伞公司待了几个月后,每天回到家中,拿家里的伞做实验。

  修配站的工作没有持续很久,单位解散后,张老伯转到市百七店的维修部工作,一干就是几十年,直到1988年退休。“当年我参加各类的技能比赛,每次都获奖,在市里面的比赛中还获得第一名呢!”张老伯显得无比自豪。

  退休后,不甘寂寞的张老伯当起了“修伞个体户”,将摊铺设在了这条小弄堂内。

  顾客浦东赶浦西

  在张老伯这里修伞的大多是回头客,记者在采访时,就碰上了几位从宝山区赶来的顾客。一位中年妇女拿着把半旧的长柄雨伞匆匆向张老伯走来,嘴里还叫道:“张师傅,这趟又要麻烦侬了。”张老伯接过伞,这儿捏捏,那儿钳钳,一刻钟后,一把牢固的伞就诞生了。

  在张老伯的记忆中,这位妇女并不算住得远的。曾经有位顾客,家里原先是住在虹口区宝山路上,随着房子动迁,他们家搬到了浦东,要到四川路来简直是横跨半个上海。但只要是家中的伞坏了,女主人总会前后转乘三辆公交车找到张老伯,请他为自己修伞。

  年轻徒弟难寻觅

  下午5点左右,张老伯准备收摊回家了。经过一天的忙碌工作,年近八旬的张老伯看上去还是相当疲惫,毕竟年纪大了。张老伯表示,自己在单位工作的时候,曾经带过许多徒弟,退休后在弄堂里摆摊,也有人找上门来要求学习的。但都是很久以前的事情,而且大多数来学习的都不是上海人,学完后他们就各自回家乡了。

  “现在哪有年轻人会跟着你学修伞啊,他们弄的都是什么高科技,这个东西怎么会看得上眼。修伞属于技术和体力活,又不赚钱,年轻人不肯来学的。”张老伯无奈地说,“我也没办法,看来这套特制的工具也没人能够接过去的,就留作纪念吧!”

  不图钱就图感情

  其实张老伯的退休工资并不少,三个儿女的工作也相当出色,经济方面完全没有问题。随着他年龄的增大,儿女与老伴都不希望他继续摆摊,深怕他太累。对于他们的苦心,张老伯也知道,但他还是表示,修伞已经从当初的工作转变成如今的爱好,实在难以割舍。“修了几十年,有感情了。”张老伯说道。

  如今的张老伯,每天早上7点准时开始摆摊,直到下午5点收摊。一天大概有近40位顾客前来修伞,手脚再快,也要从早修到晚。不过张老伯倒是很享受这份忙碌,他说到:“修伞就像是给伞新的生命,累是当然的,不过看到伞修好了,开心的感觉更多了。与其让我待在家里休息,还不如让我找自己的乐趣干着,这样人才自在嘛!”作者:程怡实习生 吴颖嫣摄影报道


新浪友情提醒:看新闻也有“巧”方法! 
收藏此页】【 】【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